王君敏《书法小技巧:牵丝忌布算》

莲花文趣 2024-02-26 17:17:31

在书法中,牵丝是点画之外的线条,其本质,是笔画之间的过渡,是因书写的“惯性”而在笔划之间留存的运动痕迹。

这些连接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细线,就是牵丝,也叫映带。例如:

怀素《自叙帖》中“继颠”两字之间的连线,“谁曰”之间的连线,“颠”字“真”与“页”之间的连线,就是牵丝。

据清代《续书法论》载:

“作书有两转字。转折之转在字内,使转之转在字外。牵丝有形迹,使转无形迹。牵丝为有形之使转,使转是无形之牵丝。此即不着纸处,极要留意。”

牵丝除了使书写更流畅快捷,还能影响整行,甚至整篇作品的章法与气质。牵丝赋予了行草书更强的表现力,使原本四平八稳的字活泼活跃起来了,让读者看到了汉字跳舞的痕迹,就像一个平静的人,突遇喜事,整个人立马变得心花怒放神采飞扬起来。

艺术要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切忌单调重复。

如图中有四条硬拉的牵丝斜线,几近平行,仿佛是四根平行线斜插在整个作品中,显得单调乏味,破坏了整篇作品的美感。

清朝冯班《钝吟书要》云:“钟公云:点不变谓之布棋,划不变谓之布算,最是大忌。”意思是:点没有变化,就叫做排列围棋子,横划或竖划缺乏变化,就叫做排列小棒棒。

牵丝,其实就是笔画的延伸。笔画忌布算,牵丝也忌布算(平行排列的小棒棒)。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羲之《丧乱帖》中的牵线怎么处理的。

如图中紧挨着一就有三处牵丝,而其角度、弧度各不相同,变化自然,没有单调呆板重复的问题。

所以,在行草书创作中,运用牵丝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要自然,要丰富,要变化,切忌生拉硬拽,尤忌平行排列。

0 阅读:0

莲花文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