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敏《书法小技巧:拒绝“面书”,确保水准》

莲花文趣 2024-02-28 10:10:32

经常看到一些书法家在大庭广众之下,众人簇拥之中,洋洋得意,一挥而就。然后观众叫好鼓掌。

其实,这是违反书法创作规律的。但是,即使是书法大家往往也不能免此俗。

明代书法家傅山,就常常苦于被人逼着当面书写。他曾诉苦道:“俗物每逼面书,以为得真。”意是说,世俗庸人往往逼着我当面书写,以为眼见为实,得到的才是真品。

傅山书法作品

傅山总结说,其实被人逼着当面书写的作品,“无一可观”。况且被人逼着,心中先就不高兴了,哪能做到心手双畅呢!实实在在,这些是外人根本不知道的。

其一,书法是讲究“意在笔先”的,恰如赋诗作文之构思,即起草之前的一段思维活动,它包含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安排结构等,所谓“打腹稿”是也。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对此有言:“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其二,艺术之佳妙者,多有潜意识之光辉闪耀。而书法家一旦面对客人,就会不自觉地戴上“假面具”,“真我”何可得?当然,这是社会人的必然。人没有办法既要演戏,又要“自我”的“真面目”。

其三,书法本不是表演艺术,也不适合有众人围观时创作。“凝思静虑”之际,岂容他人在旁咻咻。

所以,为了排除干扰,确保书法水平的正常发挥,书家要坚决拒绝“面书”。

当然,也有书家知道“面书”在所难免,属于应酬之列,当不了真的,就来了个“心眼”:落款处的印章是不同的,也即有一套用于“应酬”的印章(这是书家秘而不宣的)。

0 阅读:1

莲花文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