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方法消积食,清内热,坚持30天,增强免疫力,孩子少生病!

琚奶奶讲孩子成长 2025-03-09 13:41:09

中医常说:“积食是百病之源”,临床上,很多儿科常见病都和积食有关,比如外感、发热、咳嗽、湿疹、便秘等等。想让孩子少生病,就得想办法减少积食的发生。

孩子积食的时候,身体会发出好多 “信号”。要是家长能早点发现,基本上80%的病痛都可以避免。

小儿积食6大信号

❶口臭:如果孩子嘴巴里有口臭,甚至有酸腐的味道,就跟食物发酵了似的,那多半是积食了。

❷舌苔厚:如果舌苔比平时厚,大概率是积食了,如果舌苔颜色发黄,那说明孩子有积热了。

❸腹痛或腹胀:肚子看起来鼓鼓的,轻轻一按,感觉硬邦邦的,孩子还表现得不舒服,这是因为食物积在胃肠里,让胃肠里的气体变多了。

❹大便不正常:如果孩子平时大便正常,突然出现大便干结、羊屎蛋、便秘、拉稀、有残渣,酸臭酸臭的,那可能就是积食了。

❺手脚心热:积食的孩子,手脚心会发热,甚至还会出汗。有的孩子还会有点低热,这是积食化热,影响了身体的温度调节。

❻睡不安稳:孩子睡觉的时候频繁翻身、踢被子,甚至哭闹,可能是积食内热、肠胃不舒服,弄得孩子心神不宁。

那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该怎么办呢?给大家分享4个方法,坚持30天,积食没了,内热清了,症状缓解了,免疫力也强了,孩子自然就少生病了。

1、调整饮食

孩子积食了,首先就是帮脾胃减负,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少吃一点。

其次,先吃素食2-3天,不吃荤腥滋腻、煎炸难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粗粮,像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玉米、燕麦这些,膳食纤维丰富,能让孩子胃肠蠕动加快,大便通畅,把身体里的热邪带出去。

最后,还可以给孩子吃点有消食作用的食物,比如熬点山楂水,做点山楂糕,对消化肉食积滞有帮助。还有萝卜,顺气消食,做成萝卜汤给孩子喝也不错。

2、小儿推拿

顺时针揉腹(3分钟):每分钟揉100-120次,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食导滞。

分推腹阴阳(3分钟):这个手法能调和肝脾、让气机通畅、和胃消食、理气降气。

揉板门 (2分钟):每分钟揉120 -150次,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清胃经(2分钟):每分钟120-150次,能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清大肠经(2分钟):每分钟100 -200次,能把肠道内的积热排出去。

3、多户外运动

多鼓励孩子出去活动,像散步、慢跑这些简单的运动就挺好。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孩子消耗能量,积食就不容易发生了。

4、巧用好中药

孩子积食内热,得先分清是实热还是虚热,热的来源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有经验的大夫,不会一上来就给孩子用清热的药,会先辨证,看看孩子是该用消食导滞的,像山楂、麦芽、神曲;还是清热泻火的,像芦根、连翘;或者健脾和胃的,像山药、茯苓等等。根据不同证型给孩子用药,效果才好。

除了分证型,大夫还会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合适的剂型。有的孩子喝不了太苦的汤药,就熬制成膏方,有的孩子什么药都喝不下去,就用穴位贴敷、推拿这些外治法。总之,方法很灵活。

就说前段时间我看诊的一个小男孩,平时就厌食挑食,脾胃虚弱,还爱吃香辣重口味的零食,一到正餐就吃不下饭,近半年经常低烧、长口腔溃疡、腹痛、便秘,不想吃饭,舌苔黄厚腻。

我一看就知道他积食内热很明显。根据孩子的情况,我给他开了中药膏方,还叮嘱家长回家后,按照我说的那些方法做,帮孩子把体内的火邪排出去,清除内热。

调理了不到一个月,积食内热基本都没了,吃饭也好多了,家长可高兴了。

0 阅读:0

琚奶奶讲孩子成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