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晒出儿子的奥数金牌,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O型血果然聪明!”
前些天幼儿园体检刚结束,婆婆就悄悄地拉住我,问道咱家孩子的血型,是A呢还是O呢?这可是会影响到学习的呀!”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满心疑惑?
血型真能决定孩子智商?这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
01科学打假!血型智商论的3大谎言
血型和智商到底有没有关系?
权威机构,早就明确地指出,血型与智商,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智商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共同决定的。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血型基因(ABO),以及智力基因(像FOXP2、BDNF等),根本就不是同一码事儿。
智商测试,像那韦氏量表,主要去评估逻辑方面以及记忆能力,而且这跟血型其实根本就不搭界,它只是专注于特定的认知领域罢了。
那为啥“血型智商论”还能这么流行呢?
这得归咎于认知偏差。
比如大家总说“O型血学霸多”,而且其实这只是幸存者偏差而已,那些O型血学渣竟然都被我们给忽略掉了。
还有自我实现预言,家长要是因为血型标签对孩子期待过高或过低,孩子的发展可能真就被框住了。
别忘了商业炒作的推波助澜作用,某些“血型潜能开发班”,早就已经被曝光为虚假宣传了。
02 4种血型智商排名大起底!
再看看4种血型的“智商排名”。
先说O型,在流行说法中,它被称作“逻辑王者,学霸血型”。
而且其实,O型人群的基数较大,这样的话,高智商的个体自然看起来就会比较多。不过说真的,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它与智商有直接的关联。
北京某重点班,O型血的学生占比40%,全校范围内,O型血的学生占比45%,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A型血常常被认为“专注力强,而且细节控”,不过说真的,性格和智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A型孩子,可能因为做事较为严谨,所以更受老师的青睐。
B型血被说成,“创造力强,偏科天才”,其实艺术天赋跟血型,真的没啥太大关系。
AB型血,常被贴上“高敏感思维跳跃”的标签。敏感度只是气质方面的特征,与智商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BBC的《脑力大挑战》实验也表明,血型和认知测试成绩毫无相关性。
日本NHK的《血型迷信大调查》更是指出,78%的“血型智商论”根本没科学依据。
03真正拉高智商的3条黄金法则
真正影响孩子智商的,其实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
双胞胎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基因相同,而且分开抚养的话,智商差异竟然能达到15点。
这种现象着实让人感到惊讶,毕竟基因相同的情况下,环境因素对智商的影响如此之大。
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早教儿童的认知发展差距就很能说明问题。
哈佛研究还发现,0-6岁语言输入量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实际上会导致未来,词汇量差3000万。
实操建议很简单,每天亲子共读20分钟,多问开放式问题,比如“你觉得为什么?”
关键营养素同样得跟得上,而且缺铁这种情况竟然会致使注意力下降百分之二十七,另外锌元素缺乏的话,反倒会让记忆力减弱百分之三十三。
睡眠的确非常重要,而且每晚要是少睡那么1小时的话,其结果就是,智商测试的成绩居然会降低6分。
心理学书籍《终身成长》告诉我们,“成长型思维比先天智商更重要”,《聪明养育》也指出,“智商40%靠遗传60%靠后天激发”。
04家长反杀指南!血型PUA破解术
家长怎么做呢?
首先得破除“血型标签”。
当老人说“A型血学得慢”,你可以回答:“妈血型不影响学习,咱们多鼓励孩子提问就行。”
孩子要是问“我B型是不是笨”,就告诉他:“你的机器人奖牌证明,努力比血型重要100倍!”
还可以通过游戏提升孩子的认知力,比如数独、编程积木锻炼逻辑力,卡片配对、故事复述提升记忆力,番茄钟挑战、舒尔特方格增强专注力。
全媒体资源也很多,纪录片Netflix的《宝宝大脑的秘密》、书籍《父母的语言》、李玫瑾的讲座《0-12岁心理发展关键期》都很不错。
孩子的智商不是血型彩票,而是父母用爱和科学浇灌的果实。
你曾被“血型智商论”影响吗?
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别再被血型忽悠了,真正影响孩子智商的其实是这3点,快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知道吧!
#亲子育儿##家庭教育##血型智商论#
真心感谢您花时间看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