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济本想借手中的那根金头银簪子,要挟孟玉楼就范,没成想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被人家孟玉楼、李衙内两口子来了个将计就计,将陈经济请君入瓮,押入严州府的大牢。
也算是陈经济这小子命大,好在严州府的正堂徐知府,觉察出这个案件事有蹊跷,决心将它慢慢地查个水落石出。
徐知府唤来左右心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番交代,让他们找人假扮作犯人,和陈经济关在一处,去打听出实情来。
三下五除二,手下人办事很给力,卧底进去跟陈经济关在一处,很快就把事情弄清楚了。按照陈经济的说法:“小人本是清河县西门庆女婿,这李通判儿子新娶的妇人孟氏,是俺丈人的小,旧与我有奸情的。今带过我家老爷杨戬寄放十箱金银宝玩之物来他家,我来此间问她讨锁,反被他如此这般欺负,把我当贼拿了。”
其实陈经济的这番话,除了前面关于他和孟玉楼身份的话是真的,剩下的全都是假的。但那个探子哪里知道这些,自以为打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回去就跟徐知府做了“如实”汇报。
次日升堂,这徐知府将陈经济、陈安这主仆二人提上堂来,问过口供,便当堂喝令释放。一旁的李通判还不明就里,再三说道:“这厮贼情既的,不可放他。”
没想到惹来徐知府的一番责备讥讽,说李通判不该和他儿子合谋,“假捏贼情,拿他(指陈经济)入罪”。有些话还说得挺刺耳:“我居本府正官,与朝廷干事,不该与你家官报私仇。”李通判被徐知府一席话说得面红耳赤,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通判回到本宅,心中十分不悦,夫人见状问起,也被李通判一顿数落:“(你)养得好不肖子,今日吃徐知府当堂对众同僚官吏,尽力上落了我一顿,可不气杀我也!”
李通判随即便把儿子李衙内叫到跟前,喝令左右:“拿大板子来。”熟悉《红楼梦》的读者,读到这里,可能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小说的第33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的那个著名桥段——“宝玉挨打”。
盛怒之下的李通判将李衙内一顿暴揍,打得李衙内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夫人见儿子被打得不成模样,在一旁哭泣劝解。孟玉楼则在后厅角门处眼泪潜听。
李通判责令儿子李衙内将孟玉楼“打发出门,令她任意改嫁,免惹是非,全我名节。”人要脸,树要皮。中国人的看重面子,自古至今,依然不变。
但李衙内这次要坚决捍卫他的爱情,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宁可被打死,也舍不得跟孟玉楼分开。李通判夫人下面的这一席话,彻底让李通判服软:“相公,你做官一场,年纪五十余岁,也只落得这点骨血。不争为这妇人,你囚死他,往后你年老休官,倚靠何人?”
李通判的面子碰上儿子李衙内的性命,到底李通判的这个“面子”要让位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这个“里子”。李通判只得退而求其次,限令李衙内三日内起身,打点车辆,同孟玉楼回到原籍枣强县家里攻书去了。
到此为止,孟玉楼也就彻底地消失在我们读者的视线之中了。沙扬娜拉,孟玉楼!再见,孟玉楼!再见,就是再也不见!江湖上再也没有孟三娘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