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用咏春追着黄觉民打,结果咏春寸拳在追打的过程中,却让黄觉民躲了3分钟,才最终放倒了他。
于是他就开始反思,他借鉴了许多国家的武术,所有的意义都是在最快的时间内放倒对方。
他也把自己的身体练到了极致,但这并不是为了练身体强度而已。

他在练习的过程中,想的最多的是运用于实战。
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放倒对方。
这才是实战武术的真正意义。
那么多冠军都服气李小龙的原因,就是你跟他一比划,一两句话相印证下就发现自己学的都是花架子,实战太弱。
这样的人有很多,有练中国拳的严镜海,练空手道的木村,罗礼士。还有乔刘易斯本来是空手道冠军,后来拜李小龙为师以后,自创了美式踢拳。
这些人都放下了自己曾经的所学,甚至推翻过去所学,去学李小龙的截拳道,为什么?
因为要让对方尽快躺下这件事,只有截拳道的理念在当时最先进。
包括很多专业的擂台表演者。

擂台这玩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倒对方,限制太多。
腿不能用,还有拳套对击之间算比分。
而真正的格斗,就是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用最有效最快的手段,让你躺下。
如果你们有看一些凶案,往往就是一锤子的事。
而正面放倒人,裆部,眼部,颈部等部位,被快速一击往往就是一下子的事。
就那么一下,人就不行了。
而重量级、轻量级只有在擂台上才分级。实战的意义更多在于一击致命。

李小龙是一个非常有悟性,且开放的武术宗师。
成龙说我练习的难度比他难100倍,让他赢吧。
洪金宝又说我刚要和他打,李小龙的腿已经在我脑袋上。
而甄子丹说,李小龙不是谁都能赢。
甄子丹为什么那么说,因为他也练过咏春。
香港很多人都练过咏春。
但是真的改良咏春拳用于实战的,只有李小龙一人。
这也是他从小好斗的性格造就的。
所以他才会不断的学习,改良、练习与领悟。
没有人有李小龙这种性格与领悟力的,所以不能理解他,非常的正常。
而真理一般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上。
总之,李小龙之所以是世界武术家。武魂才是他的核心。
而他拍电影只是为了人们认识他,认识截拳道,宣扬中国武术。在我看来演员并不是他主要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