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楼市展望。
关于2023年连云港楼市,我个人觉得没啥大行情,但不会比2022年更差。成交量来看,或许比2022年多些。
至于楼市分化局部微涨等,暂时看不到相关迹象。因为大家过去两年收入能力没有追上上一波优质板块房价涨幅,2023年再复制2021年部分优质次新的分化行情,不太容易。
宏观方面,疫情放开了,各行业得到纠偏,有关部门又不断出来表态,有些人可能对今年的政策预期比较高。但我个人觉得,至少在上半年,市场主要以内生力量、自我复苏,所谓的政策扶持基本靠“喊话式”,以表态为主。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没钱。另一方面,则是要救的行业实在太多,救不过来了。但复苏归复苏,和大牛市还是有区别的。
尤其地产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个矛盾体。一方面你希望他对它好,但公众又不希望对它好。动态清零,可以一夜转向。房住不炒,个人觉得很难,毕竟这是民之所向吧。至于购房信心,我倒没有太担心。市场,自身就是博弈状态。人人都有信心,那就是泡沫了。
当然,这也不是看空地产。即便没有强刺激,只要不折腾就足够了。市场,有它自己的韧性,行业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那只手只要静静待着,就很好了,这大概就是无为而治的精髓吧。
微观层面,政府为了把地卖出去,去年不得不低价甩卖压箱底的优质地块。除了政府兜底,市区去年共成交了十宗地块,海州区5宗,赣榆5宗。这个土地数量,对于当下的楼市,供应是绰绰有余的。尤其是海州区,对比往年,去年算是超额土地供应了。
对于今年的土地市场,我个人觉得不会有特别大的回暖。首先,大房企仍然以休养生息为主,暂时不会到三四线城市拿地。本土小房企,上场一家便少一家。尤其是,政府不像去年那般急迫,没有继续低价甩卖土地的动力了。
具体来看各板块。每年三四月是苍梧板块成交高峰期。第一季度,苍梧房价整体较为坚挺,但后续也没有继续上涨的动力。因为收入增幅和对学区的刚性需求,不足以支撑。从个人角度,我不看好继续投资老破小/大学区房。首先是人口出生率问题,其次是学区回报率问题,有些家长会慢慢意识到,就算上了985,考公才是出路。
至于万达板块,我并不是不看好。只不过就目前来看,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空间,进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政府为了卖地,去年万达板块一下子拿出了三块地。一边是即将陆续交付的新房,另一边是充足的潜在新房供应,整个万达板块是不缺房子的。
凤凰新城,我比较好奇和关注翡翠朗庭的去化。经过前年和去年的消耗,苍梧板块改善客户,还能剩下多少呢。
花果山大道东,不评价了吧。这个板块畸形的地价,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只能讲,国企蛮不容易的。市中心板块,天然居地块真的挺好,因为周边没有可替代的楼盘了。
海州城西和猴嘴板块,继续卷。本来这两个板块,过去两年房价也没涨多少,今年继续下跌空间也有限了。我个人觉得,海州城西买的是价差,猴嘴买的是配套。两个板块,卷的因素不一样,评判标准也不一样。
发现没,有一个板块今年比较幸运,那就是海州区政府板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整个海州区政府板块是没有新增供应的。去年海州区政府板块,二手房流动性相对较好,今年依然。
连云区,云山板块继续卷。而且有万润星河国际这个巨无霸+陈年老地块存在,周边楼盘相对较难。
赣榆,待入市的新盘主要集中在老城和义塘片区。今年,赣榆城区各方向都不缺房子,新盘压力相对较大。而且,赣榆能往中心,就去中心。新老城结合部,当然首推易居新地块。
此外,我对今年改善市场有一定的担忧。去年,土地端几乎以改善类用地为主,刚需用地几乎零供应。面对相对有限的改善客群,今年的改善楼盘毫无疑问,会面临比较大的竞争。
还有就是,手里有二三十万闲钱的小伙伴们,还是放过自己吧,别想着去投资。
少折腾是赢,少亏也是赢。不要太在意绝对数字的变化,而是努力争取相对位置的稳定。别人亏10%,你亏5%,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