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5遍《百年孤独》,我发现这5个人生真相,让人越活越清醒

幻翠聊文化 2024-11-21 03:47:22

马尔克斯大概是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了。

在《百年孤独》里,他讲的故事,荒诞离奇,有凭空消失的小镇,跟魔幻一样;有飞升的少女,和仙侠一样;有可以传染的失眠症,一个人失眠,全世界失眠。

总之,故事很有脑洞。

然而,马尔克斯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一再强调,他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他说:

“现实往往比虚构更加精彩,最伟大的作家是现实,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贴近现实,无论以怎样谦卑的态度或趋于完美的方式。”

确实如此,当你读完那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你都会发现现实的影子,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就是让你能看到现实,反省现实,最终学着超越现实。

一次次反复读这本书,读来读去,最终发现,荒诞的不是书中的故事,而是现实。

01人生而孤独。

越来越明白,人生来就是孤独的。

你跟别人声音不一样,想法不一样,长得不一样,人生追求也不一样。

在千千万万人面前,你只是你自己,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你,也没有人能永远陪伴你。

就算你身边有很多朋友,有亲人陪伴,可是当你夜深人静醒来之时,你依然只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你终究会明白,能始终陪伴你,不离不弃的,只有你自己的。

在《百年孤独》里,第一代布恩迪亚娶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乌尔苏拉,由于家族传说,娶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就可能会生出带有猪尾巴的孩子。

由于这个原因,妻子乌尔苏拉晚上睡觉,都穿着铠甲,不让布恩迪亚近身。

连自己的妻子都无法亲近,布恩迪亚成了很多人眼里的笑话。

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忍无可忍的布恩迪亚,在决斗中杀了人。

由于良心的谴责,他时常感觉自己被死者的鬼魂缠身,乌尔苏拉也是如此,共同的良心谴责,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布恩迪亚终是难以忍受,为了摆脱良心的折磨,他带着一群人远走他乡,经过十几个月的跋涉,最终来到了马孔多。

在这里,开始了一个家族百年的传奇与孤独。

在马孔多,布恩迪亚带领大家安居乐业,他规划村子,建设生活,大家平平静静。

后来,吉普赛人来到了马孔多,打破了布恩迪亚的平静,也唤醒了他的雄心壮志。

吉普赛人带来磁铁,布恩迪亚脑洞大开,想要用磁铁去寻找金子。

斥巨资换来磁铁,此后几个月,费尽心思想实践自己寻找金子的梦想,却一无所获。

布恩迪亚的做法,换来的也是冷嘲热讽,大家都觉得他疯了。

后来,吉普赛人再一次到来,他看到吉普赛人用放大镜在阳光下点燃干草,又异想天开想用放大镜制造战争机器。

他忘我地进行实验,险些把自己烤熟,又差点将房子烧了,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制作成图纸,汇报给当局,却没有回信。

布恩迪亚的一系列做法,在妻子看来就是不务正业,让妻子痛苦不堪,当他又一次宣布,地球是圆的,像个橙子。

乌尔苏拉说丈夫疯了,整个马孔多的人,都觉得他疯了。

面对疯狂实验的丈夫,乌尔苏拉试图让他回到生活,去看到孩子,看到责任。

布恩迪亚朝窗外看去,两个孩子已经是半大小子,光着脚在菜地里玩,布恩迪亚叹息一声,接受了现实。

布恩迪亚是孤独的,他孤独地探索,却没人能理解他,唯一理解他的吉普赛人死后,布恩迪亚彻底失去理智,被妻子绑在一棵树上,孤独死去。

在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

能真正喜欢的事情不多,却要应付那么多不喜欢的事情,真正喜欢的人不多,却要应付那么多不喜欢的人。

孤独,不止百年。

马尔克斯说: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这世间,陪伴很好,可是所有的陪伴,终究都只是慰藉,我们终究要学会与孤独作伴,终究要与生命的孤独共处。

唯孤独永恒。

02人都是要死的。

越来越明白,人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偶然的,你的钱,你的名,甚至你所拥有的物质,都是偶然的,它们只是图经你的生命,说不定走一圈,又去了别人那里。

唯有一样东西,是必然的,谁也逃不过,谁也躲不开,那就是死亡。

管你穷人富人,管你好人坏人,终有一死,并且你不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你只有等待,知道它就在你身边,随时可能下定决心给你最后一击。

当死亡到来,这一生的功过是非,就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是别人眼里的故事,他们怎么讲述,都已经与你无关。

《百年孤独》,一个家族,七代人,百年历史,死亡贯穿其中,最终,也以死亡作为结束。

灾难过后,马孔多离奇消失,马尔克斯这样描述:

“这是往昔的最后遗存,这往昔日渐衰落却不会彻底消亡,因为它是在自身之中无休无止地败落下去,每过一刻便向彻底灭亡更进一步,却永远无法抵达最后的终结。”

布恩迪亚家族里最后一个孩子,长出了猪尾巴,刚出生没多久,就被白蚁啃噬而死。

马孔多小镇,离奇消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好像不知道为何而来,最终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又好像不得不离开。

所有的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走完这一遭,就只留下一个故事,跟小镇马孔多一样。

《百年孤独》七代人的故事,也是七代人的死亡,其中,活得最长的乌尔苏拉,也不过一百多岁,在见证了几代人的死亡后,也惨淡离世。

所以,无论你在这个世间是做什么的,你都要记得,生命就只有这一次,而且死亡始终是悬挂在你头顶的一个结局,结局落下来,你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一切归于虚无,一切归于死亡。

记得有种心理学上的说法,每个人都在对抗死亡,我们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不过是为了有能量去面对死亡。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在完成《战争与和平》及《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后,也陷入死亡的阴影之中,看不到活着的意义,觉得一切最终都是一场空,为了防止自己忍不住自杀,还要将可以用来自杀的工具锁起来。

为了探寻活着的意义,他不断阅读人类的各种研究成果,可是他发现,没有一种研究成果能解决生命问题。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说:

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的。

死亡,这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问题,唯有理解死亡,人才能真正活得坦然。

然而,即便死亡就砸前面,可人生依旧要努力活好,向死而生。

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礼上,他说:

“虽然如此,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饿、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

我们每一天都在走进死亡,但我们依旧要用最爆裂的方式去绽放。

03名和利,皆虚妄

世间熙熙攘攘,人们利来利往。

很多人就为了这些东西,奴役自己,折磨自己,明明是自由的,却过得像奴隶一样,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不问内心,只问结果。

在庄子看来,这样的一生,是极其悲惨的。

在庄子最著名的哲学思考《齐物论》中,庄子讲: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大概就是说,人们疲于奔命,互相摩擦伤害,却一辈子也不见成功,困苦劳累一辈子,也没有真正安心,终生驰骋于是非名利之间,不能停止。

真是悲哀。

大多数人对待名利,难以洒脱。

庄子则不然,庄子很洒脱。

有一天,庄子正在钓鱼,楚王派人来请庄子去做官,庄子拿着鱼竿,头也不回地开始讲故事。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精美的布匹把它包好放在盒子里供在宗庙里。”

讲完之后,他问: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尊贵呢?还是愿意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答案很明显,没有啥玩意愿意死后珍贵,都只想开心活着。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也宁愿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名利常常像一个暴君,奴役了很多被困在里面的人,让人甘愿为此付出努力,它善于控制人心。

《百年孤独》里,奥雷里亚诺是一个孤僻的人,可是发动革命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他率领军队取得无数胜利,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可是,在名利的驱使下,他渐渐变得冷酷无情,并一步步走向通往暴君、独裁者的路上。

回到自己的故乡,他身边还带着许多护卫,就连住进家里,护卫也要率先搜遍房间的每个角落,生怕他的家人会谋杀他一样。

奥雷里亚诺还颁布命令,不准任何人走进他三米,就连母亲也不例外。

他拥有了权力和地位,这些东西也给他带来危险,他一生躲过了14次暗杀、71次伏击和1次枪决。

九死一生,最后,他开始反思自己,感觉“被分裂,被重复,从未感到这般孤独”。

他的朋友劝告他:

你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为代价。

他也渐渐意识到,他惶惑的心灵永远失去了平静,他反思自己:

他被迫发动三十二场战争,打破与死亡之间的所有协定,并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最后耽搁了将近四十年才发现纯真的可贵。

最终,他回到马孔多,醉心炼金,最后孤独死亡。

《百年孤独》里的每个人,都主动或者被动地困于名利场,有些人成为数一数二的富人,最后却由于无聊只能把钱贴在墙上。

人活着,需要钱,需要物质。

然而,钱和物质,只能让人活着,或者是像动物一样,无休止地追逐物欲,被物欲驱使,永无满足。

然而,多余的钱却买不到多余的幸福。

真正能让人活好这一辈子的,是物质生活满足后的精神生活。

就算你有再多钱,你身体需要的能量也只是那么一点,身体需要的衣服,也只是那么几件。

然而,让你拼命追求名利的时候,就意味着它们对你的奴役已经开始了。

名和利,一场虚妄。

04爱是一种不老不死的欲望

奥雷里亚诺上校年轻的时候,像父亲一样沉迷于炼金,他是父亲最好的助手。

除了实验,他对外在的一切,漠不关心,然而,当哥哥向他讲述爱情的美妙,他问:

那是什么感觉?

哥哥说:

好像地震。

奥雷里亚诺就对这种感觉充满好奇。

多年以后,布恩迪亚家族一位叫奥雷里亚诺的孩子长大了,他跟曾经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一样,沉迷炼金,疯狂地研究带着预言的羊皮卷,过着一种幽闭的生活。

然而,一位叫做阿玛兰妲的姑娘闯进了他的世界,她的天真率直、无拘无束,一排现代自由女性的风范,阿玛兰妲深深地吸引着她。

两人也在命运的安排下开始相爱,此时的马孔多,灾难未去,天空长久扬尘,酷热难耐。

然而,他们疯狂地爱着。

他们被爱包围着,孤独的爱情,他们幽闭在因红蚂蚁疯狂啃噬而难以入睡的家里,可他们却觉得,他们是唯一幸福的生灵,世界上再没有人比他们更幸福。

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阿玛兰妲感叹:

最让我难过的是,我们竟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无论什么样的人,在这世间,总是渴望爱,总是需要爱,没有爱的人生,如同一片荒漠,爱是水,能将荒漠浇灌成绿洲。

杜拉斯说:

爱是不老、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当然,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爱,而应该包含对一切的爱,给山河,给岁月,给梦想,给未来。

05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真的不一样

人生只有一次,每个人都一样。

只是对这唯一一次的人生,每个人却都过得不一样。

有些人过得精彩绝伦,有些人二十八岁就死了,剩下的日子不过是在重复往昔的经历。

而在决定将人生过成什么样的因素中,认知是最关键的。

《百年孤独》如此精彩,马尔克斯为何能写出这么精彩的书?

一方面,是天赋。

另一方面,是他的阅读和经历。

天赋是老天给的,人无法随意改变,有些人学东西就是不如另一些人学得快,这就是天赋决定的。

人没法要求自己的天赋,但其他东西,却是可以说一说的。

马尔克斯小时候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婆是讲鬼故事的高手,讲故事绘声绘色,马尔克斯从小就是在故事中长大的。

傍晚过后,外婆就不准马尔克斯乱跑,她说,亡灵一旦受到惊扰,就会出来吓人。

如果马尔克斯不听话,外婆就神神秘秘地说:那边房间里的姨婆正在睡觉。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那空房间。

外婆讲故事的方式,深深地影响着马尔克斯。

后来,读到卡夫卡的小说,他终于明白,原来故事还可以这么讲。

然而,除此之外,他还大量阅读,创作《百年孤独》的时候,家里到处都是资料,他随时都要翻阅。

写出海,为了力求真实,他就查找航海者的文章。

写炼金,他就研究炼金术士的文字。

写马孔多的失眠症,他也到处查找。

要描写战争,他就去查找关于战争的描述。

为了分辨虾的雌雄,他查了很多资料。

马孔多种香蕉,为了辨别香蕉质量,他也查找了很多资料。

小说里有一个场景,四个孩子发现一堆金币,为了确认四哥孩子能不能搬动7214枚西班牙古金币,他去计算他们的重量。

小说之所以动人,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真实。

可是一个人,又能经历多少?小说里面那么多人,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很多东西,就只有大量阅读,才能真正得到灵感。

对马尔克斯来说,书籍是写作的资料库,对于我们来说,读一本书,就是经历了一种人生,书中人物的悲喜和选择,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

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

不读书的人生,只有一种选择。

读了书,人生的路就会变宽,因为你的眼界会变得开阔。

文|不有趣灵魂

0 阅读:59

幻翠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