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振因疫情导致的车市销量下滑,5月31日,财政部和税务局发布了“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6月1日起至年底,将开启新一轮的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与此同时,封控两个多月的上海,也宣布将于6月1日正式解封。
似乎一切迹象都在证明,被按下暂停键两个月的上海车市将重新焕发生机。然而,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本以为在购置税减半政策助推下,被积压了两个月的消费需求会集中释放,但现在来看,还是过于乐观了。”“解封”后,上海某哈弗4S店销售经理陈宇对解封后的车市回暖充满信心,但现实却背道而驰。
“工作日每天到店看车的顾客只有1-2组,上周端午节人流量要多一些,大概有10多组,但与疫情前相比还是要差很多。”面对低迷不振的到店客流和寥寥无几的成交订单,陈宇这段时间天天都愁得彻夜难眠。
据陈宇介绍,截止6月9日,他们店本月总共只成交了6份订单,如果按照去年6月完成60份订单算,解封后的9天内,该店的订单量只有去年同期的33.3%。
为何在购置税减免政策推动下,哈弗依旧没有太大起色?这是个例,还是现下上海地区自主品牌经销商普遍遇到的问题?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和新势力,又是否出现回暖迹象?这轮疫情对上海车市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
“入冬”的自主品牌
位于上海某区的汽车城,聚集着包括吉利、MG、荣威、长安等在内的众多自主品牌4S店。往年即便是工作日,车市里面也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来来往往的看车客户也是一波接着一波。
然而,往日的繁荣景象如今却已不在,没有了催促挪车的喇叭声、没有了人声鼎沸的议价声,有的只剩下稍显空旷的停车场,以及坐在店门口不断吆喝抢着拉客户进店看车的汽车销售。
这里的MG 4S店一直都是上海销量最好的几家之一,疫情前他们单店月销量基本能维持在150台左右,但解封后却遭遇从未有过的“寒冬”。
“解封后,到店量相比疫情前下降了40%,到9号只成交了几单。这个月预计大概能有30单左右。”从月销起码150台,到如今9天时间成交不到10份订单,销售经理王灿也没想到,这轮疫情对他们的影响会如此巨大:“如果到月中到店量和成交量都无法回暖,那到时只能开展一些促销活动,看看会不会有点效果。”
事实上,不只是到店量和成交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解封后自主品牌也出现了“退订潮”现象,很多疫情前下订的客户,疫情结束后选择了退订。
“疫情前我们店有十几份订单还未交付,解封后到现在已经退订了6个,还有几个想要退订的客户在与销售洽谈。”王灿略显无奈地说。此外,包括吉利、哈弗等多家自主品牌经销商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订情况。
不过也有例外,相较于其它自主品牌4S店的门可罗雀,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4S店的情况要好很多。“从端午节开始,到店量和成交量就在不断回暖,不过跟疫情前还是没法比,只恢复到7成左右。”某王朝网销售经理魏岚告诉《新车新技术》。
然而,比亚迪只是个例而已,更多的自主品牌并没有因为解封以及购置税减半政策而出现明显的回暖现象。“我们还算好的,毕竟是一线品牌,据我所知,有部分三四线品牌经销商,由于2个月没有营收,资金链断裂而倒闭退网了。”陈宇说。
逐步回暖的合资、豪华品牌
相比准备“过冬”的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与豪华品牌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
“疫情解封到端午节最后一天,基本处于井喷状态,被疫情封控积压的需求一下子爆发。端午结束后,到店量出现一定下滑,但也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80-90%的水平。”某东风本田4S店销售经理苏岚称。
“情况比预想中的要好很多,本以为解封以后大家怎么可能会去4S店。”突如其来的“爆发”,有点超出了苏岚的预期:“原本想着解封后,大家可能会去买大点的冰箱,会再屯点生活物资,毕竟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再来一次疫情。”
据苏岚介绍,端午节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待30组左右客户,工作日相对少一些,一天接待8-10组。而截止6月9日,他们店已经成交了26份订单,相比疫情前100台的月订单量,成交量基本恢复到八成左右。
无独有偶,其它合资品牌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
某别克4S店销售经理唐帆告诉《新车新技术》,他们店解封后平均每天到店量在30组左右,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成交量方面,去年同期店内卖了130台左右,这个月9号成交了30多台,他预计6月份能成交120份订单,达到去年同期的9成。
此外,长安马自达的恢复情况也不错,某店销售经理赵云称,他们3月份成交了近40份订单,而6月到9号已经成交了10份订单,也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新车新技术》走访调查发现,上海解封后,除月初两天外,从端午节开始,合资品牌的到店量和成交量恢复情况都要远超过自主品牌,最差也能够恢复到疫情前或去年同期的70%以上。
但即便如此,恢复情况最好的并非合资品牌,而是一线的豪华品牌。
位于外环边上的某宝马4S店,虽然地段比不上市区的那几家宝马4S店,但工作日店内依旧有6-7组客户在销售人员陪同下看车。
“恢复得还可以,比之前预想得要好。端午节三天总到店量超过100组,疫情前月销量在120-130台之间,而这10天时间平均每天订单量有3-4个。”店内展厅经理钱鸣告诉《新车新技术》。
而走进离这家宝马4S店不远处的奔驰4S店,能够明显感受到店内客户要更多。虽然这家奔驰4S店拒绝接受采访,但据钱鸣称,奔驰店内的客流量和成交量要比他们宝马店里还高,完全恢复到甚至是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除到店量和成交量恢复得更好外,合资、豪华品牌的退订量也要比自主品牌更低。多家合资、豪华品牌销售经理表示,他们店虽然也有解封后退订的客户,但基本不超过2-3单。
“回暖乏力”的新势力
为了进一步提振车市回暖,促进纯电动车消费,在国家推出的购置税减半政策之外,这次上海市政府也推出了置换纯电动车补贴1万元的政策。这是在新能源地方补贴之外,上海市首次推出纯电动车购车补贴。
按照常理,效果不说立竿见影,起码也能加快纯电车市场回暖,但《新车新技术》走访调查发现,新势力的回暖情况不但达不到豪华品牌的水平,甚至连合资品牌都不如。
“疫情前即便是工作日每天都能有20多组客户看车,但疫情后平均每天到店看车的客户只有10组左右。成交量也不太理想,到店看完车后下订的客户,不到疫情前的一半。”某理想展厅销售孙云称。
据孙云介绍,往常遇到节假日,他们展厅每天能够接待40多组客户,但这次端午节三天加起来只有不到80组客户,订单转化率也出现了明显下滑,10天成交量不及疫情前的50%。
不止于此,孙云还称,疫情前原本已经订车,疫情后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退订现象。同时,疫情前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疫情后多数也表示打算推迟购车。“很多客户这几天都表示,准备过一个季度再订车。”孙云称。
如果说,理想汽车的回暖速度慢,可能是因为只有理想ONE一款增程式电动车,无法享受到1万元的纯电车置换补贴的话,那么在拥有小鹏G3、P5和P7三款纯电车型情况下,却仍旧出现到店量和成交量的大幅下滑的小鹏汽车,则更具代表性。
“到店量跌了30-40%,店里订单只有疫情前50%不到。”某小鹏汽车展厅店长李莉称:“我们也向上面反馈了情况,希望能够在营销方面做一下支持,但从短期来看,局面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虽然不少消费者赶在5月份蔚来车型涨价前进行了下订,提前释放了一部分购车需求,但解封后蔚来汽车的回暖情况,依旧要好于同为“新势力三强”的理想和小鹏。“店里客流量和成交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70%的水平。”某蔚来展厅销售周深告诉《新车新技术》。
回暖情况呈“倒金字塔型”的上海车市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上海的豪华品牌恢复情况要普遍好于合资品牌,而合资品牌又明显好于自主品牌,回暖情况呈现较为明确的“倒金字塔形”趋势,而导致这种趋势诞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不同消费群体的抗风险能力不同
汽车行业分析师吴鑫认为,与不同品牌消费群体的抗风险能力有一定关联:“收入水平越高、工作越稳定的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的抗风险能力越强;收入水平越低、工作越不稳定的消费者,抗风险能力越差。”
这一点在调查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包括吉利、哈弗、MG在内的自主品牌4S店的退订用户,以及取消或推迟购车打算的用户,明显要高于合资与豪华品牌,而退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钱买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MG。由于王灿店里主销产品主要是售价10万元以下的MG5,因此这次疫情对他们影响更大,与疫情前相比,订单恢复了不到20%,是调查的所有经销商中最艰难的。甚至有位解封后来店里退订的消费者,直接对王灿表示:“我都失业了,饭都吃不上了,还买什么车。”
相比而言,豪华、合资品牌的消费群体普遍收入更高、工作更稳定,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被压制了两个月的购车需求,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助推下,得到了充分释放。
购置税减半政策:越贵的车,越“便宜”
国家推出购置税减半政策落实到终端时,出现了“越贵的车越受欢迎”的情况,这也一定程度加快了豪华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回暖速度。
前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主要面向的是1.6L排量以下的车型,受惠的对象集中在自主品牌的绝大多数车型,以及合资品牌的部分小排量车型;而此次减免对象则是2.0L排量及售价30万元以下的车型,受此影响,包括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在内的大量20万元以上车型,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据钱鸣介绍,解封后他们店的宝马320和宝马X1的销量占比要远超过疫情前。苏岚也表示,到他们店咨询艾力绅、CR-V的顾客也要比以往更多。“以消费者购买30万元的车为例,那么光购置税减半政策,就能享受到1.3万元左右的减免,这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非常大。”钱鸣算了笔账。
相比而言,自主品牌由于单车价格更低(多数在15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受惠力度更小,因此叠加抗风险能力因素后,购置税减半政策对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就越低。
新势力的回暖情况与客户群体强关联
新势力方面,从调查结果来看,“置换纯电车补贴1万元”的政策,对以“蔚小理”为首的新势力,并没有带来明显的销量提振效果。
对于这种情况,吴鑫认为,这与此前新势力车型价格经历过一波上调有关:“很多刚需消费者已经赶在涨价前抢先下订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5月份蔚来在上海的订单量创了新高,就是因为很多消费者要赶在涨价前下订。需求的提前释放,也导致解封后,即便是有电动车置换补贴政策,新势力回暖情况仍然不如预期。”
《新车新技术》在调查中还发现,蔚来恢复情况要好于理想和小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客户群体不同。
孙云称,一方面理想无法享受到置换补贴,但更重要的还是,购买理想ONE的消费者中,增购、换购的比较多,受两个月疫情封控影响,这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换车意愿也降低了。“疫情前的一位意向客户,疫情后称准备再攒点钱,准备过一个季度再买车。”孙云说。
李莉也认为,小鹏回暖情况不佳与客户群体有关。“小鹏的客户主要以30岁以下年轻人为主,由于积蓄不够,他们购车要么选择贷款、要么需要父母支持,因此,在疫情可能出现反复导致还贷压力提升,以及父母的建议下,不得不选择取消或推迟购车。”李莉说。
相比而言,蔚来的客户群体更接近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要明显高于理想和小鹏。“蔚来的消费群体多数从事的是较为稳定、收入较高的工作,也有一定积蓄,如律师、公司高管、高校教师等,疫情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周深说。
今年5月中旬,乘联会也对今年车市总体预期悲观,认为2022年全年汽车销量相对2021年将同比下降6%。
不过,随着减税新政的出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淑也顺势调整了预期:“该政策将带来的效果是直接导致销量增量200万辆,在此带动下,预计今年车市将从原来预计的2022年6%的负增长,回升到2022年的增长4%,这意味着,政策将为2022年车市带来10%的国内零售增长速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相比合资、豪华品牌的率先复苏,自主品牌普遍仍未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但采访的所有对象都表示对第四季度充满信心。“从以往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影响来看,每到第四季度的时候,都会迎来一波爆发。”陈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