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一张珍贵留影

兰台 2025-03-31 18:19:38

尽管只是家庭聚会,李鹏和朱琳却格外认真,两人都穿得很正式。唱歌时,他们随意地坐着,茶几上摆满水果和饮料,氛围轻松愉快,看得出他们很投入。这张照片一度很火,生动展现了李鹏和朱琳恩爱和睦的夫妻生活。

李鹏第一次见到朱琳就喜欢上了她,两人在吉林相遇时,都是积极上进的年轻人。1948年9月,组织派李鹏去苏联深造,后来他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读水电专业,因为表现突出,还被选为中国留学生会的主席。

1955年3月,李鹏完成在苏联的学业后回国。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各方面都需要建设人才。作为留学苏联的优秀毕业生,李鹏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他出身革命家庭,父亲李硕勋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母亲赵君陶早年就投身革命,是周恩来总理在法国留学时的同学赵世炎的妹妹。

值得一提的是,李鹏日后的成功与其父亲密不可分,他一直以父亲为楷模。李硕勋生前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央军委委员、江苏和浙江两省的省委秘书长及军委书记等职。1931年,他在海南英勇牺牲,当时才28岁。

李鹏的三姨赵世兰在党内资历很深,邓颖超和蔡畅这些老同志都亲切地叫她"大姐"。关于工作去向,李鹏有自己的考虑。他觉得虽然在苏联学了不少水电理论,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下基层干活才是最好的锻炼途径。

当时电力工业部的负责人刘澜波找到李鹏,商量工作去向问题。他提出两个方案:要么留在北京给自己当助手,要么到一线电厂锻炼。

1955年3月,李鹏主动申请到一线岗位锻炼,被分配到吉林丰满水电站担任实习厂长。后来他谈起这段经历表示:

我想到一线水电岗位锻炼。从历史经验看,海外学成归来的人若不投身实践,很容易脱离实际、犯本本主义错误。要让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更好结合,基层工作是最佳选择。

李鹏调到丰满水电厂时,没有任何领导架子,像普通技术员一样认真了解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他踏实肯干的作风和出色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同事们和上级的称赞,时任厂长李旭就对他非常赏识。

李旭在公开场合提到,李鹏为人随和,从不摆留学生的高姿态,能和基层工人融洽相处。他当时评价李鹏:"在丰满的干部里,数你最被看好。"1955年底,李鹏升任丰满水电厂副厂长,同时兼任副总工程师。

联谊会还没开始,吉林市长张文海在致辞中引用了不少古诗,难住了在场的俄语翻译。关键时刻,朱琳主动上前,用一口地道的俄语准确传达,连苏联专家都竖起大拇指夸她水平高。

李鹏第一眼就被这个姑娘迷住了,瞬间心动了。她本名朱霁凌,1933年生于上海,曾在哈尔滨外语学院学俄语,毕业后去了吉林市化工厂当俄语翻译。

晚宴上,李鹏碰巧和朱琳分到一桌。当时跳舞正流行,他鼓起勇气连续邀她跳了两支舞。这次相遇后,李鹏想方设法要再见朱琳,还托人给她捎去一封信和两样小礼物。

没过多久,朱琳拆开那封信后,又和李鹏碰了面。这次会面中,两人互相聊起了各自的生活,尤其回忆了青春岁月。这场谈话仿佛一场迟来的告白,双方都感叹没能早点相识。

李鹏后来提到:"朱霁凌先说了说家里的事,我也跟她聊了我的家庭背景。这次交流后,我俩就明确了恋爱关系。"1958年过年期间,李鹏趁回北京休假,专门带朱琳去见了自己的母亲。

赵君陶非常喜欢朱琳,还专门让她陪自己住了一个月。从吉林回来后,朱琳告诉李鹏:"和你母亲相处的日子,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妈妈般的温暖。"1958年7月10日,30岁的李鹏与25岁的朱琳在北京正式登记结婚。

那天晚上,赵君陶为儿子李鹏和儿媳朱琳操办了一场小型婚礼,地点在北京,只邀请了关系最近的亲友。婚后两人感情和睦,养育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堪称夫妻典范。2008年庆祝金婚时,李鹏曾感慨:"能遇到这样的伴侣,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