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李讷来到毛岸青的家中,看望二哥、二嫂,一张罕见的合影

兰台 2025-03-31 18:04:13

1992年秋天,9月23日这天,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特意去北京看望二哥毛岸青。照片记录了她与二哥、二嫂邵华聊天的温馨场景。画面里,三人紧挨着坐在桌前,亲密的姿态显示出他们感情很好。

这张李讷与二哥、二嫂的合影十分难得,充分展现了他们待人接物的风格。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毛岸青和邵华的爱情故事,当年毛主席还曾为儿子的终身大事发愁。

1960年初冬,张文秋带着放假的次女邵华前往大连。当时毛岸青正在南山宾馆疗养,她们专程前去探望。值得一提的是,张文秋的长女刘思齐是已故烈士毛岸英的夫人,因此她与毛泽东主席有着亲家关系。

张文秋性格直率,开门见山道:"岸英英年早逝,毛主席一直很悲痛...现在岸青年纪也不小了。咱们两家是世交,我想再结这门亲事,主席应该会同意,就不知道两个年轻人自己愿不愿意?"

毛岸青的婚事让父亲操碎了心。这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谈过几次恋爱,却始终没遇到合适的对象。父亲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谈对象时别提你的特殊身份,就说在中宣部做翻译工作。找个普通家庭的姑娘更合适,这样对你更有好处。别把标准定太高,否则对方条件太好反而看不上你,到时候闹得不开心多没意思。"

邵华返京后,和毛岸青频繁通信。毛泽东得知此事后非常欣慰,特意给儿子写了封信。这封信的手稿副本目前保存在大连档案馆,具体内容如下:

岸青,我的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邵华和毛岸青都萌生了结婚的念头。邵华后来回忆道:"我特别理解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我自己也吃过不少苦。小时候在敌人监狱里待了八年,父亲也牺牲在狱中。我们之间不仅是爱情,更有着相似的遭遇带来的共鸣,彼此扶持、互相鼓励。"

1960年6月25日,37岁的毛岸青与22岁的邵华在大连结为夫妻。和兄长毛岸英的婚礼相似,他们的仪式同样简朴。由于健康原因,毛岸青当时身体状况欠佳,因此由邵华代为向来宾致谢。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主席并未出席这场婚礼。

邵华表示:"我和岸青是真心相爱的。婚姻只是我们爱情长跑的第一站,未来的日子会有晴空也会有暴雨。但只要我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定能共同开创幸福生活!"

邵华的话很实在,她与毛岸青结婚后确实共同面对了不少挑战。由于毛岸青年轻时和哥哥毛岸英在上海漂泊期间头部受过重伤,这个旧伤一直没好彻底,不仅让他时常头疼,还影响了记忆力。作为妻子,邵华就像亲姐姐一样细心照料着他的生活起居。

毛岸青外出前,邵华总会细心帮他整理衣物,连擦汗的手帕也不落下。由于毛岸青需要规律服药,邵华不仅认真记录用药时间,还会准时提醒他吃药,并提前预约好医生,亲自陪他就诊检查。

毛岸青对邵华的体贴体现在日常细节中,散步时总会牵着她的手,天冷时还会给她披上外套。1970年初邵华分娩时,毛主席亲自为刚出生的孙子取名为"毛新宇",老人家对这个喜讯感到格外欣喜。

2007年3月,84岁的毛岸青在北京去世。仅仅过了12个月,69岁的邵华也离开了人世。遵照父母生前嘱托,毛新宇将二人的骨灰安葬在长沙板仓的杨开慧烈士陵园。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