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署了《双十协定》。整个重庆谈判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虽说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毛主席对国内的和平并未抱乐观态度。
首先,国共两党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阶级矛盾是不可能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的。其次,蒋介石向来不讲契约精神,仅靠一纸和约岂能约束蒋介石独裁的野心?
次日,毛主席一行人不辞而别,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返回了延安。当飞机降落在延安机场时,前来迎接的干部欢呼雀跃,庆祝毛主席能够从这场“鸿门宴”中脱身。
从1927年开始,蒋介石就将毛主席、朱德等人列为了重点通缉对象,毛主席究竟做了什么事,从而帮助他从重庆全身而退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了《终战诏书》,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经过十四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对外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彻底的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一片废墟,但全国人民依然对未来的中国充满希望。人们厌倦了战争,准备全身心的投入到战后建设之中。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曾将主力部队调往了西南。如今抗战胜利了,蒋介石一面禁止全国各地的八路军、新四军接受投降日军的物资,一面调动西南各省的主力部队控制各个主要城市的交通枢纽,试图独吞胜利果实。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日益显露,不仅遭到了全国和平人士的谴责,美苏两国也从自身利益出发,反对中国爆发内战。
美国在二战中迅速崛起,一直想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为了遏制苏联,美国一直通过物资援助的方式拉拢重庆国民政府。
但美国人的算盘打的很精明,杜鲁门政府本意是希望援华物资用在制衡苏联上,而不是帮助蒋介石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所以美国代表一直在积极推动国共两党进行谈判。
在美国的督促下,蒋介石在8月14日向毛主席发送了第一封电报,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进行谈判,电报内容十分简短,从中看不出丝毫诚意。
蒋介石此举的目的非常明显,与其说这封电报是发给延安的,倒不如说是发给美国代表看的。话外音就是:电报我已经发了,他毛泽东不来,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仗还是得打。
毛主席也没有直接表示会动身前往重庆,只是回复蒋介石:“如果同意朱德总司令之前所提关于和平建国的建议,便会考虑前往重庆。”
蒋介石步步紧逼,五天之后发送了第二封电报,这次电报虽说篇幅很长,但内容大多没有实际价值,基本以嘘寒问暖为主,对于朱德之前所提的意见均未提及。
很明显,蒋介石第二封电报是写给全国人民看的,假装摆出一副要和谈的样子,试图在舆论上占据上风。
全国各大媒体都在大肆宣扬“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这件事,斯大林多次给延安发报,催促毛主席动身:“如果重庆谈判不能推进,中华民族有灭亡的危险。”
毛主席原本打算派周恩来代表我党与蒋介石进行谈判,但被狡猾的蒋介石拒绝。随着蒋介石的第三封电报发出,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延安。
中国人讲究事不过三,面对蒋介石接二连三的催促,如果毛主席一直推脱,蓄意内战的帽子很可能会扣到我党的头上。即便如此,依然有大多数干部不同意毛主席亲临险境。
据毛主席的秘书胡乔木回忆:“我与毛主席相处的十几年里,只见过他有两次犹豫不决,一次是重庆谈判前,一次是朝鲜战争前。”
关于是否前往重庆,政治局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毛主席在会议上发言:“......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意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的,也是必须去的。”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在国民党左翼代表张治中、美国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前往了重庆。
毛主席赴重庆之前,赫尔利曾多次来到延安,撮合双方谈判。即便赫尔利承诺“绝对保证中共代表的安全”,毛主席动身之前依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毛主席赴重庆前的安排主要有两个:第一,推举刘少奇为代理主席。第二,重新选举了中央军委。这两项安排保证了我党在军事、政治两个方面没有毛主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
对于毛主席的到来,蒋介石感到有些出乎意料,他甚至都没准备好谈判的相关方案,所以谈判初期,进展的非常不顺。尤其是在军队的问题上,我方提议保留人民军队48个师,但国民党却只允许我党保留12个师,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筹码,蒋介石给阎锡山发送了一封密电,大体内容是:晋绥军应在重庆谈判过程中挑起与共军的冲突,争取打一次歼灭战,让共军看到国共两党的实力差距。
毛主席早已预料到了蒋介石的阴谋,离开延安前特意召见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司令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如果蒋军在谈判期间进攻根据地,你们一定要狠狠的打,你们打的越好,我在重庆越安全。”
1945年9月10日,国民党第19军某部率先向解放区发起了进攻,考虑到敌军人数、装备占据优势,刘邓决定发挥我军游击战、运动战的光荣传统,用农村包围城市、围点打援的方式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战役主要围绕上党地区(今长治)展开,晋绥军虽说装备精良,但阎锡山优柔寡断,导致刘邓大军只用了一周的时间便拿下了长子、屯留、壶关、潞城、襄垣五座长治外围县城,晋绥军38师被全歼,86师和暂编37师被击溃,开战之初,阎锡山就损失了六千余人。
9月20日,刘邓大军开始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对长治发起了进攻,敌军守将史泽波慌不择路,落入了我军在北面预留的包围圈,部队损失惨重。
阎锡山急忙派彭毓斌率领第七集团军解长治之围,见敌人援军已经出动,刘伯承抽调围城主力北上,配合太岳纵队阻击敌第七集团军。
敌军劳师远征,很快被我军分割包围,经过一夜的激战,我军共歼敌一万六千余人,彭毓斌在乱战中被我军击毙。
史泽波见援军无望,于是在10月8日率残部向西突围,两天之后,太岳纵队成功咬住史泽波部,史泽波兵败被俘,上党战役以我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之后我党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此战共歼灭敌军13个师,共计3.5万人,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
上党战役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军事上,更多的体现在政治上。这次战役粉碎了蒋介石试图用武力使我方代表在谈判桌上屈服的阴谋,实现了我方“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目的。
毛主席给予了这次战役极高的评价:“人家打来了,我们就打,打是为了争取和平,如果不能给予进攻解放区的反动派以沉重打击,和平是不会来的。”
虽说重庆谈判前期进展非常不顺利,毛主席一刻也没有闲着,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拜访重庆的爱国人士和民主党派的代表,据统计,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共拜访了100多名进步人士。
毛主席风趣幽默、豁达友善的气质成功征服了所有民主人士。前往民盟主席张澜家中做客时,秘书每次给毛主席敬茶,都会获得他的一声“谢谢”,这让一向儒雅的张澜都自愧不如。
“我也出身贫寒,高高在上几十年,逐渐沾染了一身士大夫习气,毛主席对待家仆如此温和,实在令鄙人惭愧。”这次会面结束后,张澜还感慨道:“得天下者,必是毛润之!”
毛主席在文学、书法上均有很深造诣,所以此次重庆之行,必然会与文人朋友们见面。8月30日晚上,毛主席在下榻的桂园接待了爱国诗人柳亚子。
两人就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进行了深入讨论,柳亚子对我党的主张非常认同,他非常钦佩毛主席深入虎穴的勇气,并称此次赴渝是“弥天大勇”。
9月6日,毛主席以诗会友,拜访了诗人孙俍工,并以一首诗作为见面礼。孙俍工打开毛主席递上的画卷后,只见画卷上的字迹苍劲有力,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诗词读起来更是郎朗上口,大气磅礴,孙俍工爱不释手,当即吩咐佣人将其挂在墙上,这首诗便是著名的《沁园春雪》。
毛主席离开重庆后,这首《沁园春雪》传遍了整个重庆城,当陈布雷给蒋介石读完这首诗后,蒋介石又拿过去读了好几遍,也被这首诗的文采所吸引。
得知毛主席来到了重庆,民主人士鲜英邀请他参加酒会,鲜英嗜酒如命,特意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枣子酒来招待毛主席。
毛主席平时很少饮酒,刚到重庆时,参加蒋介石的酒会,他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想到这次却开怀畅饮,喝的酩酊大醉。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早就听说毛主席擅长书法,鲜英在酒会结束后吩咐佣人拿来笔墨,邀请毛主席即兴创作。毛主席从容的提起笔,在宣纸上写下了“光明在望”四个字,宴会上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除了与文化界人士见面,毛主席还主动与一些国民党右派见面,比如何应钦。何应钦是个坚定的反共分子,抗日战争时期,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就是由他策划,很多人对毛主席主动拜访右派人士的做法表示不解。
毛主席却解释道:“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左派是不行的,不能放弃与右派的接触。”
虽说毛主席未能说服那些国民党右派,但他向全国人民展示出了我党领导人的胸怀,证明了我党一直以来都是呼吁和平的。
由于毛主席在重庆广结朋友,我方在舆论上占据了很大主动。如果蒋介石不能保证毛主席的生命安全,他将成为众矢之的,被全国和平人士唾骂。
蒋介石也认清了当时的形势,于是他将军统头子戴笠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毛泽东的安全就交给你了,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我就将你送到军法处。”
于是戴笠挑选了精兵强将,时刻在桂园附近徘徊,不允许任何可疑人员靠近。曾经手上沾满革命人士鲜血的反动特务,如今却成为了我党代表的保护者。
经过长达43天的艰难谈判,国共双方虽说没能在军队、行政等问题谈妥,但在“避免内战,和平建国”这一点上基本达成了一致。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等人安全返回延安。
人们原本以为“双十协定”标志着和平的降临,但在蒋介石的眼里,这不过是一张废纸。1946年6月26日,距离“双十协定”签署不到一年的时间,蒋介石便命令30万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就此开始。
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重庆谈判虽说未能阻止内战的爆发,但他向全国人民显现出了我党的包容性,让我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之后三年的解放战争,看似是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是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民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蒋氏集团最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
毛主席威武
毛主席伟大
伟人毛主席。
说真的,全世界媒体都在,还有美国人在,老蒋不敢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