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温杀手”热射病!热射病到底是啥?该如何急救?

盼盼聊健康 2023-06-29 06:42:00

6月16日北京一中年女子午后户外带娃,回家后开始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暑症状,由于没有及时采取缓解中暑措施,导致出现昏迷状态后才被家人送至急诊科,被诊断为热射病,经过7个小时的全力抢救后,最终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6月18日下午,北京又一名68岁的大爷在家午睡时,家人发现其昏迷不醒,被紧急送进朝阳医院进行急救......

近期北方多地区的持续高温天气,气温一度突破40度,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炙烤”模式的煎熬,也让“热射病”这一名词,再次频频登上热搜榜。

“热死人”真的不是开玩笑!警惕热射病的发生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在2023年夏季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热射病作为“高温杀手”,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我们也将其称为重度中暑。临床中把中暑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而重度中暑又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

热射病主要是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者剧烈运动后,导致身体的体温调节失衡,身体的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量大量积蓄,身体的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体温超过40度,继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主要表现为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等),同时伴有多器官系统的损伤的临床综合症,若未经过及时有效治疗,死亡率可高达80%。

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故名阳暑。中医学中把中暑分为三种:阳暑、阴暑和暑厥。

阳暑是指夏天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者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没能及时补充,人体温度调节发生失衡导致的中暑,一般称为“中阳暑”,也叫“中热”,通常表现为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淡苔黄,脉洪数等,严重者可致昏迷。

中医学中讲暑性开泄,容易耗气,中暑后暑热之邪易耗伤我们的元气,患者会出现头晕,疲乏,四肢酸软等表现,一旦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中成药“十滴水和仁丹”(但是注意婴幼儿、孕妇禁用),或服用中药汤剂如“白虎加参汤”、“清暑益气汤”等。

同时呢,也可以在饮食中可加用适量的沙参、西洋参、麦冬、玉竹煮汤代茶饮,可以达到益气养阴的效果。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喝一些绿豆汤、荷叶茶、吃西瓜等祛解暑热,但是一定要注意:脾胃虚弱,容易腹泻者慎用。

注意,以上药物、食物都是针对阳暑的。阴暑相比阳暑而言,往往起病相对缓慢但缠绵不去。例如在极热状态时突然进入空调房猛吹凉风,或者大汗淋漓时马上冲冷水澡,吃大量冷饮等,都会导致原本张开的皮肤毛孔,条件反射性收缩,这个时候会使暑湿之气困于体内,身体难以散热,而导致“中阴暑”。阴暑常常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鼻涕、头身困重、关节酸痛、神疲倦怠、腹泻腹痛、舌质淡、苔薄或白腻,脉弦细等。

中医学中对于阴暑,有来自于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藿香正气水,其中包括中药藿香、白芷、紫苏、大腹皮、半夏、陈皮、厚朴、白术、生姜、大枣等药物,主要还是用来理气祛湿和驱寒,适用于治疗因避热贪凉引起的“阴暑”。

一定要注意:藿香正气水适用于阴暑,如果错将其用于阳暑时,不但不能缓解疾病,还会加重病情。另外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对酒精过敏或不宜饮酒者、开车者等,需选用不含酒精剂型。

热射病就是中医所说的“暑厥”。“厥”,常有晕倒,气闭之意。“暑厥”则是因感受暑热之邪,热入营血,耗伤阴液后扰动厥阴以闭阻心窍出现的高热、神昏、抽搐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暑重症。

一旦发现患者中暑晕倒,应该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然后迅速把患者转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解开患者的衣服,用风扇或者冷毛巾给患者迅速降温,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把患者放在冷水中浸泡,有经验的中医生也可以给患者进行放血降温。

注意对于热射病患者,有时会发生肌肉痉挛和抽搐,这时候要防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也不要给病人嘴里放任何东西,也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或其他液体等。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的情况,要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保持侧卧位,确保呼吸通畅。

炎炎夏日,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热射病呢?

降低热射病的死亡率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避免到高温(高湿)以及不通风的密闭环境、减少或者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脱水情况的发生。

一旦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度,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头痛、肌肉痉挛、呼吸浅快、恶心等表现,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如果患者出现昏迷、意识模糊、谵语等情况,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高温天气,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劳逸结合。饮食也要清淡,家中可以准备一些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如绿豆汤、凉茶、西瓜、黄瓜等。

天气炎热,没有要紧事就不要出去得瑟了,好好在家防暑吧,该开空调就开吧,千万别把自己搞中暑了。

0 阅读:0

盼盼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