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久病之人,调理脾胃是关键。因为久病会伤脾胃之气,只有脾胃中气足了,胃的收纳能力才强。胃功能好,产生的气血就充足,疾病才有望痊愈。
要是只盯着病症治病,不管脾胃,比如针对某个病用特定药物,不但病治不好,还会弄坏脾胃,身体只会越来越差,病也永远好不了。
《伤寒论》里经常出现炙甘草,就算没有炙甘草,也会有大枣或者人参,这都是为了保护脾胃,所以《伤寒论》的核心就是 “保胃气、存津液”。补土派的李东垣重点调脾,温病派的叶天士着重调胃,都是因为脾胃是后天的根本,是气血产生的源头,气血足了就不容易生病。
就拿鼻炎来说,患者老是流鼻涕、打喷嚏,鼻涕是由津液化生的,津液一直流出去,营养也跟着流失,脾胃就得不停地制造津液来补充,时间长了脾胃就吃不消了。这个时候治肺是没用的,得先让脾胃恢复。脾胃好了,津液不再外流,营养也能留住,鼻炎自然就好了。
再看高血脂的人,血脂为什么会高呢?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痰浊杂质太多了。这些痰浊杂质变多,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下降,水湿痰湿排不出去。要是只吃降脂药,指标可能暂时降了,可脾胃的负担却加重了,结果就是病情越来越严重,到后面加大药量也没用,甚至会导致血管堵塞。
中医看病常常会问 “胃口怎么样,消化好不好”,这很重要。比如八珍汤是补气血的,但如果身体消化不了,一吃就上火长痘,这时候加些神曲、麦芽、鸡内金,就能增强消化功能。要是看到舌苔厚腻,像舌苔白厚、舌质淡,平时怕冷手脚凉,这是阳虚的表现,要先补脾,可以参考四君子汤、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等,这就是阳虚调脾的做法;要是舌红少苔、口干舌燥、五心烦热,那就是胃阴虚,就得参考用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等,这就是阴虚治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