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时做足功课:开发商资质、楼层采光、户型动线...谁能想到最后栽在电梯上?
“站在28层的楼道里,看着电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苦笑。”
“早晨追电梯追出百米冲刺,晚上回家电梯比外卖还难等!”

图源网络
这种“电梯难民”现象实正在各个城市的高层住宅上演。
明明梯户比2梯4户还不错的房子,为何依然要排队等电梯?
01

别被梯户比忽悠
算清电梯"养人"数量
买房时销售总爱拿梯户比说事,可真正住进去才会发现,关键得算他"养得起"多少人。
梯户比是电梯数量与每层楼住户数的比例。

图源网络
现在大多数新房都是2梯4户的房子,听起来还行。然而,梯户比并不能完全预测实际的居住感受。
“养多少人”才是决定电梯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来说:
① 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单元电梯数量不应少于2台,且各单元内每部电梯平均服务户数不多于75户;
② 25层及以上,每单元每层户数多于5户的,电梯数量不应少于3台,且各单元内每部电梯平均服务户数不多于70户
③ 34层及以上每单元每层户数多于5户的,电梯数量不应少于4台,且各单元内每部电梯平均服务户数不多于65户。

以两栋高层住宅为例,一栋是 33 层的 2 梯 4 户设计,每部电梯服务 66户;另一栋是 28 层的 3 梯 6 户设计,每部电梯服务 56户。
虽然前者梯户比看起来更好,但实际使用中,后者可能更舒适,因为服务人数更少,电梯等待时间更短。
对于改善型住房,建议瞄准每梯<50户的配置,超70户就需要谨慎考虑了。
某物业公司统计显示:当单梯服务超过75户时,住户日均电梯等待时间累积达28分钟,相当于每年浪费170小时在轿厢外徘徊。
这解释了为何某些梯户比看起来还不错的楼盘,实际体验却大打折扣。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量还是选择两梯两户、一梯一户的小洋房,这类房子楼层一般在十一二层,住户较少,居住体验会更好。
02

“梯梯”不同
电梯也分三六九等
同样的梯户比,同样的服务人数,为什么豪宅不需要等电梯呢?
电梯的配置往往决定了居住的品质与体验。不同的住宅项目,其电梯的档次和性能也大相径庭。
一般情况豪宅用的都是高配版电梯,改善型住宅用高/中配版电梯,刚需型用的一般都是中配版电梯,保障房和回迁房则用的是低配版电梯。

电梯档位和三项基础属性有关系:尺寸、载重和速度。
·梯速0.1秒背后的经济账
电梯的速度是影响居住体验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楼层的升高,电梯的速度也需要相应提升,以确保居民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然而,电梯速度的提升并非没有代价。

图源网络
电梯速度可以分为不同的档次,其中1.0m/s至2.0m/s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区间,适用于大多数中高层住宅项目。
2.0m/s到3.0m/s的电梯则多见于高端住宅或超高层建筑,能够提供更快的运输效率。
在每个速度档次内部,不同梯速之间的价格差异相对较小,一般在10至20万元/台之间。

但一旦跨越档次,成本就会出现显著的跳档。例如,从3.0米/秒提升到3.5米/秒,成本差异将近50万元/台。
·载重看不见的成本博弈
电梯载重影响一部电梯能装多少人,这可是影响咱们住得舒不舒服和成本的重要因素。
800kg电梯(可容纳6-8人)是高层刚需盘的常见选择,它能够满足基本的垂直交通需求。
但在高峰时段,由于载重量相对较小,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运行来运送乘客,这不仅会增加等待时间,还可能让乘坐过程显得较为紧张,舒适度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1000kg级别的电梯(可容纳8-10人)逐渐成为改善型住宅的新宠。
1000kg电梯相比800kg电梯,运行频次可降低30%,这意味着在高峰时段可能无需长时间等待,能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电梯尺寸空间舒适度就靠它载重是直接影响结果,但电梯的大小,可不仅仅是看起来宽敞这么简单,它直接关系到咱们住得舒不舒服。
如果电梯空间狭小,不仅会让你在搬运物品时感到局促不安,甚至可能因为无法容纳大型家具而成为整个搬运过程中的“卡脖子”环节。
试想一下,当你兴高采烈地购买了一件超大尺寸的沙发,却发现它无法顺利进入电梯,,最后只能通过吊车才能进入家里,将带来极大的不便。

图源网络
普通电梯轿厢高度在2.2 - 2.4米,门高2.0 - 2.1米,但要是能有2.6米以上的轿厢高度,门高2.3米以上,那空间一下子就敞亮了,住着也更舒心。
按照GB/T 7025.1-2008标准,住宅电梯属于第IV类电梯(乘客电梯),常见的参数有:

调研上海地区120救护车的担架尺寸,常规为长1900mm,宽600mm,最小尺寸为长1800mm,宽450mm。
根据上海2019年的住宅新规,住宅客梯得兼顾无障碍功能和担架能进去的需求,宽度最少1600mm,深度最少1500mm。

图源网络
所以可能会出现同一幢住宅中的两个电梯尺寸不一样的情况,如果买高层电梯房,就要注意选择靠近无障碍点电梯的那个户型,一般电梯会更加宽敞。
03

品牌售后
最重要的保命符
目前,无论是电梯整机产品还是电梯配件产品,中国的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中国电梯制造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电梯品牌也开始多样化。

然而,品牌只是安全的基石,维修保养才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
上海全市拥有 349620 台电梯,2024 年只发生了 3 起电梯事故,可见上海在电梯维护方面确实下了大力气,管理较为严格。

图源网络
当电梯进入“老年期”,维修保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上海徐家汇的豪庭东方曼哈顿小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34 台服役 20 年的电梯如同喘息的老人,状况频发。
“每次坐电梯总是提心吊胆的,就怕关在里面。”
“维修一次也管不了多久,治标不治本。”
“大概2020年前后,电梯经常出现故障,不仅维修频次高,许多零部件也不再生产,造成居民出行不便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

图源网络
业委会在比较维修和更换新电梯的花费后发现,维修成本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与更换新电梯成本相近甚至更高。
一部好电梯,不仅能提升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还能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业主的安全。
在高层住宅林立的今天,电梯不仅是垂直交通工具,更是生活品质的试金石。
电梯的配置,从速度、载重到尺寸,再到品牌和维保,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日常的居住体验。
那些在购房时被忽略的电梯参数,可能在未来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变成无法忽视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