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非常钟爱的一首词,充满缠绵悱恻的情思,生前从未正式发表

执笔读春秋 2023-11-08 11:40:15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毛主席诗词十九首》正式出版。远在长沙的李淑一看到以后,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于是李淑一填词一首寄往中南海,并在信中向毛主席索要他在二十年代写给妻子杨开慧的一首情词——《虞美人·枕上》。

这首词是毛主席生前给杨开慧烈士留下的唯一一首“情词”,充满了缠绵悱恻的情思,不过毛主席生前却从未把它公开发表过。

《虞美人·枕上》赏析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是在一九二一年春夏之交,毛主席和友人易礼容、陈书农到洞庭湖一带做社会调查的时候。

因为毛主席和杨开慧二人新婚燕尔,正是你侬我侬之时,突然离别,骤生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排解心中的愁闷。

毛主席在词的开头把胸中的愁烦进行了具象化,让它以“实物”的形态“堆”积到了枕上。并形容这种与爱人离别之愁来势之汹涌,堪比江海翻起了滔天的巨浪。

由于离愁来得太猛烈,让毛主席感觉长夜难眠,出于寂寞难耐,他只能披衣坐起,抬头望着天空数星星。

在这个夜晚里,毛主席内心中翻涌出百般思念与万种情绪。或许他也曾想过,爱人正在依偎在身旁,彼此说着缱绻的情话,耳鬓厮磨。

等到了天亮的时候,百般的思念与幻想全都化成了灰烬,他的脑子里仍然深深地印着爱人与他离别时,留下的倩影。

此时毛主席抬头望向天空,正是明月西沉的时候。明月不在了,他的相思之意又该寄托到什么事物上去呢?面对这样的情形,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一串眼泪。

尽管毛主席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作诗,但是事实上他学习填词的时间,是在进入湖南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大学之后。

不过一九二一年的毛主席,在填词方面还谈不上有什么成就,因此这首词看上去也有一些明显地拼凑与模仿的痕迹。但是这首词表达出来的感情,却是非常真挚的。

杨开慧的性格是外柔内刚的,尽管她从十五岁时就喜欢上了毛主席,但是她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和他结婚。是他主动频繁地写信向她表达爱意,他们才能走到一起。

毛主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杨开慧和他才是彼此相互最了解的知己,因为他们志同而道合且情意相投。但是为了革命,他不得不时常与爱人别离,这让他们两人的内心都十分痛苦。

不过为了心中理想,毛主席只能暂时割舍小情小爱。抱着扫荡全球的巨大决心去干革命,希望革命成功后,夫妻团圆重比翼。杨开慧从少女时代结识他以后,就在思想上与他靠拢。

一九一八年前后,毛主席在担任《湘江评论》主笔时,发表过好几篇文章宣传妇女解放。杨开慧随之就敢公然剪短头发去上学,结果被女子中学除名。

后来毛主席在湖南搞农运时,杨开慧直接就当了他的秘书,怀孕时都还帮他抄着文件,这件事毛主席记了一辈子。因为他认为妻子杨开慧的字写得工整,是他最好的帮手。

后来二人因故分开,杨开慧被敌人逮捕,至死都不肯背叛革命。毛主席终其一生,都很爱杨开慧。他对杨开慧的爱,并没有因为她的牺牲而变淡,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增加的。

一九五〇年,毛岸英牺牲以后葬在朝鲜,当时彭德怀让人在当地给他刻碑。纪念碑上写了他是毛主席的儿子,毛主席看了就表示很遗憾上面没能写上他是杨开慧烈士的儿子。

一九五八年,李淑一写信去向毛主席索词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嫌弃这首词填得不够好,或者是有别的原因,毛主席一口回绝了,于是重新写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奉上。

在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里,毛主席对杨开慧的爱,已经全部升华为对烈士的牺牲的沉痛惋惜。但是词中“忽报人间曾伏虎”一句,还是暴露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原来在创作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两年前,当年杀害杨开慧的元凶何键,已经在台湾病死了。

结语

上世纪三十年代杨开慧遇难后,毛主席一直没有放弃复仇。他先后找到了几位当年对她执行死刑的人,并将他们正法;可是真正的元凶何键,却一早跑去了台湾。

幸好老天爷开眼,让这个何键在一九五六年归西。由于当时海峡两岸间不通消息,这件事毛主席肯定是后来才知道的,因此他才会在词中写道:“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烈士成千上万,除了杨开慧,还有谁值得毛主席心心念念二十八年,一直盼着替她复仇呢?

所以一九五八年李淑一写信向毛主席索要《虞美人·枕上》时,他不肯把这首词交出来,其实是因为这首词中对于情爱的表达,太过“小儿女”了。

那一年,毛主席和杨开慧只是新婚小别,到如今早已生离死别。当初短暂地分离就让他彻夜难眠、泪如雨下,但是现在他不会再哭泣了。

因为毛主席对爱情和死亡的认知,早就已经起了变化。他不止是爱杨开慧,同时也敬佩杨开慧。毛主席认为——杨开慧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是死得其所的,是光荣伟大的。

杨开慧是人间奇女子,女中大丈夫。她和所有为了革命牺牲的烈士一样,在离开之后早已经进入天堂,而当初残害她的那些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所以毛主席后来就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来歌颂杨开慧。比起《虞美人·枕上》,《蝶恋花·答李淑一》显然更配得上杨开慧个人美好、光辉的形象。

因此这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也更加具有传世的价值。

参考资料:

《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作者:徐四海,东方出版社;

《毛泽东诗词鉴赏》,作者:田秉锷,上海三联书店;

1 阅读: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