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处于人生低谷时,写下了一首重阳词,充满诗情画意人生哲理

执笔读春秋 2023-10-24 00:46:47

众所周知,如今的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的节日。不过,它在古代曾经是一个登高祈福、宴饮团聚的好日子。

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说的就是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祈福的节俗。

孟浩然《过故人庄》里面的那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的就是重阳节与亲朋团聚、饮宴,喝“菊花酒”的习俗了。

如今我们提起重阳节,除了敬老、爱老之外,还有一项活动,那就是“赏秋”。从前在读书的时候,学校每年秋季都会组织同学们云“秋游”。

学校里的老师组织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到近郊公园去“看菊花”,然后回来再写点什么。

一九二九年十月十一日也是重阳节,当时毛主席在闽西上杭县也赏了一回菊,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采桑子·重阳》,全词境界辽阔格调高昂,充满诗情画意人生哲理。

一、《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词的第一句,化用自唐代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的:“哀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过,毛主席在原句的意思上有所翻新。

李贺原诗的意思是说:上天看惯了人世间的沧桑变幻,朝代的兴亡更迭,假如它也像人类一样富有感情,只怕也会为这些事情感到忧伤、难过,进而衰老吧。

原句叙事重点在于渲染“无数个王朝兴衰起落的故事反复上演”,给诗人带来无尽的忧伤。而毛主席化用后,意思就变成了:人很容易衰老,而上天总是不会老。

句子侧重渲染的是——对比宇宙的永生不老,个人生命显得何其易老的无奈。所以这首词的开头,其实是带着几分伤感情绪的。

毛主席生性乐观、积极向上,平时写词很难见到有这样的情绪。何况一九二九年的他,事实上才只有三十六岁,正值壮年,为何会生出“人生易老”的感叹呢?

其实,这主要还是由于毛主席在创作《采桑子·重阳》时,刚刚遭受了事业与健康上的双重打击。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陈独秀离开中共领导岗位。

向忠发上台没多久,旋即被捕叛变。之后共产国际扶植王明上台,毛主席因与其革命理念不合,遭到边沿化。

红军到达中央苏区以后,一度丧失了红军领导权的毛主席,刚好又患上了严重的疟疾,差一点危及生命,于是只好留在闽西上杭一带养病。

在毛主席生病的这一段时间里,上杭一度被敌人攻陷。当时他被迫和警卫员一起撤退进深山。因为敌人误传其死讯,共产国际还发了讣告。

后来红军又打回了上杭,人们才知道闹了一个大乌龙。等毛主席一行人返回上杭住进临江楼的时候,正是这一年的重阳节,于是就有了开头我们提到的“赏菊”填词的故事。

所以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是带着淡淡的伤感的,不过词的第二、三句,却又立马让人精神振奋起来了。因为这个时候,身为作者的毛主席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捷报。

于是毛主席写下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名句——“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里的战地黄花,其实就是毛主席在一九二九年十月十一日当天登楼远眺,看到江岸上盛开的小黄菊。

“菊花”因为陶渊明而出名,所以在普通人的眼里,它本来只是品性高洁、淡泊名利的“隐士”的象征。不过“黄菊”在古诗里面,却另有一个“杀气冲天”的意象。

唐代秀才黄巢曾有一首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反诗”——《不第后赋菊》,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菊”的煞气最重,毛主席把它拿来和“战地”联系到一起,让人不禁想起“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历史故事。

如此一来,前两句词里的伤感与暮气,就被这遍地盛放的“黄花”带来的“冲天香气”一扫而空了。词的上阕情绪转折颇大,但是却非常真实、自然,完全符合作者当时的个人际遇。

到了词的下半阕,作者的心境发生了逆转。词中写到“一年一度秋风劲”,这是以“秋风”比喻国民党带来的“白色恐怖”。

自毛主席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到后来红军在江西落脚建立中央苏区,国民党蒋介石一直没有停止对红军的围追堵截。

深谙蒋介石个性的毛主席知道,红军以后还要面临更多的危机,但是此时的他,内心全无畏惧。因此面对杀气严霜的来临 ,他偏要叫一声好,还要说这个秋天,比春天的光景还要好。

其实说秋天比春天好的,毛主席并不是第一人。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就已经在他的诗《秋词二首·其一》中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不过刘禹锡之所以说秋天比春天还要好,看上去只是为了和古代文坛“逢秋必悲”的风气“唱反调”而已。

中国古代的诗人,一直都有“悲秋”的传统。据说这是因为战国时候屈原的大弟子宋玉曾经写过一篇《秋声赋》,把秋天的悲凉情绪渲染到了极致。

后来的人们纷纷模仿宋玉,一提到秋天就开始抒发伤感情绪。可是秋天本来无所谓悲喜,它只是一年当中的四季之一,是人们用来划分自然界现象的一种名词罢了。

所谓“悲秋”,“悲”的主体本来不是“秋”而是“人”,但是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见到秋天就产生悲伤的情绪呢,这根本没有道理。

刘禹锡是发现了“秋天”也有自己的美,所以故意说“秋日胜春朝”。毛主席在这首《采桑子·重阳》中表面上说了类似的话,但是背后的“动因”却完全不一样。

因为毛主席在词里刻意强调了“秋风劲”,证明他之所以说秋天的景色更胜春天,是因为他天生热爱战斗。

一九一七年,毛主席曾经在长沙写过一首小诗叫做《奋斗自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生在世上,要想按自己的想法去活,就不得不鼓起勇气去“与天斗”、“与地斗”。

“与天斗”,斗的是命数,通过努力学习去提升自己的见识,改变自己的气运;“与地斗”,争的是公平,借用革命的武器推翻旧的秩序,为自己创造一个生存的新环境。

但是要做一个真正的强者,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自胜”,即战胜自己。战胜懒惰、战胜怯懦、战胜面对死亡的恐惧等等。为了无坚不摧的革命信仰,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强人。

敌人十倍于我、百倍于我,很可怕吗?并不可怕。因为两军对阵,最终拼的还是脑力,靠的还是智谋。

以智胜勇,方能百战百胜,而毛主席最擅长的就是用智谋与敌人周旋。即使正处于事业的低谷之时,他仍然对革命的前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想到这里,毛主席站在临江楼上,再度眺望远处的风景。发现此时的寒霜,已经把江水和天际都“冻”成了一片,造出一派空阔无垠的美妙景象。

这首词从开篇对“重阳”的伤感印象,转变到后来对“秋风劲”的期待,仍在病中的毛主席展现出了一位伟大领袖越战越勇,顽强、宝贵的革命精神。

二、“战地黄花分外香”的隐喻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的隐喻,在这首词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真实的历史上,黄巢是晚唐一位书生,因为对唐代科举制度的不公产生不满,于是立志要杀进长安城,改天换日。

尽管后世的史书对黄巢的褒贬不一,但是他这种敢于反抗制度与权威的精神,仍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毛主席一向欣赏历史上这种具有反搞精神的人物,他晚年时曾著有《贺新郎·读史》一词,当中说:“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正所谓:“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天下的是非曲直、天理公道,并不是由哪个王侯将相说了就算的。

像盗跖、庄蹻、陈胜、吴广这样的人敢于挺身而出,为下位者说话的人才是真英雄。黄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这样的英雄。

因此说,人生易老又何惧,生命短促又何惧呢?只要能够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一切就都值得了。

也别说什么形势一年比一年更严峻,时势造英雄,我现在只怕那“秋风”吹得不够劲呢。“秋风紧”,说明属于我们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把革命的逆境当成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视江天一色的肃杀秋霜,为如画般的风景。之所以说毛主席这首《采桑子·重阳》境界高,格局大,也就在这里了。

结语

古人写重阳诗词,心中想的是与兄弟登高,与友人饮酒。或者还有别人写重阳诗词,想的是家中老人与山中隐士,想一切与私人生活相近的事物。

毛主席写重阳诗词,既不思念亲人,也不思念朋友。因为他心里想的,还是他那个远大的革命理想。

但是,你也不要以为这种话题很沉重。前一阵子听到一首邓丽君的老歌《漫步人生路》,其中有一段歌词,个人感觉很像毛主席的这种性格,那歌词是这么唱的:

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炼,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

作为新中国永远的精神领袖,毛主席一生都在为追求理想而活着,并且一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他的这种快乐呀,境界低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参考资料:

《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作者:徐四海,东方出版社;

《毛泽东诗词鉴赏》,作者:田秉锷,上海三联书店;

21 阅读: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