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老先生老年痴呆了,生活上是女儿老伴在照顾,但是经常出现乱扔东西、大吵大闹等症状,弄得照顾的人想发但是又不敢发脾气。
像严老先生这样的老年人,人数比较多。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60岁以上人群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约3877万人,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老年痴呆患者约983万人[1]。
出现老年痴呆的老年人,一般情况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1、认知能力下降
患上老年痴呆的老年人会逐渐失去记忆能力,会忘记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会忘记自己到底做菜放没放盐,会忘记刚做的事,甚至会忘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
2、思维和判断力下降
对日常的事情失去思考能力。比如不知道根据天气冷暖加减衣物,没办法清晰地思考问题,衣物,没办法理解日常穿衣、上厕所等。
3、人格改变,出现幻想
出现老年痴呆后,很多人的脾气性格会发生变化,这是大脑出现病理性变化导致的。
比如生病前性格温和,生病后变得多疑、自私、固执。比如经常怀疑家人偷东西,还可能产生幻想,比如说有人总想伤害自己。
4、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的生活自理变得非常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
符合4个特征的人,更容易老年痴呆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与其自己患上高血压,都不愿意自己得老年痴呆。其实,有以下几种特征的人,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1、家族遗传史
如果家族中有老年痴呆患者,或者遗传了APOE e4等位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PSEN1和PSEN2等基因的话,可能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就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病。
2、教育程度低
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大脑的认知储备较少,缺乏复杂思维活动的锻炼,而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健康意识往往更高,更懂得保养。
当大脑出现退行性变化的时候,教育程度低的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症状,患老年痴呆的风险相对更大。
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像高血压、高血脂、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大脑出现神经元受损、死亡,加速大脑的老化和萎缩过程,增加了老年痴呆发病的可能。
4、长期缺乏运动的人
缺乏运动是老年痴呆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长期久坐不动,身体和大脑的活力都会下降,影响认知功能。
有研究人员针对“运动在减缓大脑老化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展开了研究,选取了69名参与者,并根据运动频率分成两组:一组是经常运动的,另一组是不经常运动的。
然后测试这些参与者的记忆、逻辑推理、语言等能力,还是用了影像技术来观察大脑结构。结果发现,经常运动的那组人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更好,大脑灰质体积也更大。
所以,经常运动能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痴呆。
小结患上老年痴呆的老年人,往往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性格改变等症状,给照护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根据权威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非常庞大。
老年痴呆的发生和很多种因素有关,有家族遗传史、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史、教育程度低、缺乏运动等特征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的概率更大。
参考资料
[1]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4, 57(7): 715-737.
[2]侯莉娟,李炬,刘冉,等. 运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脑结构基础[J]. 中国体育科技,2020,56(9):14-19,65.
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