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觉得腰膝又酸又软,还冷痛得厉害,特别怕冷、尿频、动不动就腹痛拉肚子,那可得小心了,很可能是肾里面有寒湿了!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肾脏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寒气一侵入身体,肾阳就会先收到影响,要是寒气长期不散,还会消耗肾阳,肾功能就会减弱。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什么都没干却还总是感觉身体乏力,这都是肾脏的寒气太多,导致肾阳虚弱了。
今天分享一个可以除肾中寒湿,补肾阳的方子—— 真武汤,真武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为温阳利水而设的经典方剂,它的组方有茯苓、芍药、生姜(切)、白术、附子。
中医认为肾属水,脾属土,土能制水,肾阳亏虚时,水湿泛滥,而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真武汤既补肾阳,又健脾运,从根本驱散体内寒湿。
方中附子可以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其大辛大热之性,能够直达下焦肾经,驱散肾中寒邪,让肾阳恢复温煦与推动水液代谢的功能,防止水液聚湿。
白术苦甘而温,入脾经,能健脾燥湿,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将水湿化为津液输布全身,它与附子配合,一个温肾,一个健脾,共同解决肾阳不足和水湿内生问题。
茯苓能利水消肿,健脾助运,与白术相伍,白术燥湿,茯苓渗湿,一燥一利,可以打通水湿的排泄通道,减轻肾脏负担。
生姜辛温,能协助附子温阳散寒,宣散水气。
芍药(一般用白芍)性微寒,能利小便、助利水消肿,还能敛阴缓急止痛,同时制约附子和生姜的燥热,让方子达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
真武汤适用于肾阳虚弱、水湿内停之症。对于肾中寒湿导致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畏寒肢冷等症状,调理效果很好。
在现代临床中,对于一些由于肾阳亏虚导致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肠炎等疾病,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使用真武汤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患者男性,38 岁,主营着一家肉铺,长期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工作。
初诊:近几个月来,频繁感到腰膝酸软且冷痛,受寒后加剧,怕冷,下肢浮肿,还伴有尿频、清长,舌苔白腻且厚,舌体胖大有齿痕;脉象沉迟而弱。
中医辩证:肾阳亏虚,肾中寒湿内盛
治则:温补肾阳、散寒祛湿
我开方:真武汤辩证加减
组方:茯苓、芍药、生姜(切)、白术、附子、桂枝、细辛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患者半月后复诊,反馈腰膝冷痛的症状减轻了不少,继续调理3个月左右,患者下肢浮肿基本消失,畏寒肢冷情况得到;腰膝酸软冷痛症状基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