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幸福的方法:认知本我、自我和超我

映阳谈职场 2024-06-15 22:43:12

人想要认知自己太难了,因为人类从远古进化而来,既带有原始的本能,又生存在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需要去压制本能扮演好在工作单位、在家庭中,在不同关系中的各种角色。尽管大多数时候这种压制本能的做法并不是自己能察觉的,但我们确实经常这样做。如果一个人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自身和周边的世界,或许就能活得更加自在从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便对此有所帮助,《自我的探寻》一书是精神分析实践者戴军对弗洛伊多精神分析学的解读,可以为读者了解弗洛伊德的思想打开一扇很好的大门。

弗洛伊德把人的灵魂或内心世界划分为两张地图:

一张是心理结构地图,包含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一张是人格结构地图,包含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在精神疾病领域有着数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他以解析梦境闻名于世,通过对梦境背后的心理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那些被压抑的欲望,被隐藏的自我。

本我包含了我们从人类远古基因中继承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指生存和自我繁衍的本能,因此,我们会去追求原始欲望的满足,也就是古人说的“食”与“色”。死本能包含了攻击与毁灭本能,在远古社会,人类为了争夺有限的食物、地盘、配偶会相互杀戮,即使在现代社会法制和道德的双重限制下,这种本能也会时常表现出来,而人类历史上不间断的战争正是死本能的体现。

生本能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死本能带来了人类的痛苦,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所以,人生实“苦”。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6岁以前靠本我驱动,从6岁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之后不断发展。通过自我觉醒,人开始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因此,本我受到压制。

超我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从越来越多的外部他者接收观念后形成的人格结构,如国家教育我们要成为栋梁之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父母对我们望子成龙,亲朋邻里希望我们有出息。在这些综合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形成了内心想要追求的超我,即“理想自我”和“良心”,理想自我代表我们努力的方向,良心代表着外部道德。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要扮演调和者的角色,超我则是内化了的他者看法和社会意志。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就是我们以他者的视角思考自我的思想和行为。

当我们快乐或痛苦时,可以调用“元认知”,去探寻这种感觉是来自本我、自我、超我的哪一部分,如果是欲望带来的痛苦,则可以用自我来调节,如果是帮助他人带来的喜悦,则可以发展超我的满足。养成了这种思维习惯后,内心就会变得豁达,或许就可以收获幸福人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