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很火的电视剧《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中,男主人公丁元英对女主人公芮小丹说过这样一句颇富哲理的话“你不知你,你才是你,你若知你,便不是你”。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这一生其实也是不断认知自我的一个过程。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自己的优势、缺陷、性格、喜好等等潜在的特质后,往往就能够作出理性而正确的选择,获得平和而宁静的内心。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我。
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之父,当很多人纠结于因果论中,深深地沉浸在被伤害的童年或有创伤的过去无法自拔时,阿德勒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何种意义”。《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这部阿德勒的代表作中,汇集了他关于个体心理学的核心理念。

在这本书中,阿德勒通过很多现实中观察到的案例,去找寻人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幸的原因,进而帮助人们看清自己可能一直无意逃避的内心,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径。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很糟糕的上司,这个上司对待工作吹毛求疵,还喜欢骂人,丝毫不顾下属的感受。于是这个人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并时常抱怨自己怎么会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上司,但他又不得不为了生计咬牙忍耐。
按照阿德勒的观点,这个在工作中感到痛苦的人就是一个归因论者,他把自己工作中的不愉快归因于自己没有一个好的上级,这样便隐含了一种暗示:“如果没有这样的上级,我的工作感受就会变好”。其实这个上级对任何人都是差不多的态度,过多在意他对自己的态度便会渐渐失去自我,活在他人的评价当中。所以,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专注于自我的价值创造,我通过这个工作,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我有了哪些成长,别人怎么看,与我何干!只要我有了价值和能力,可供选择的工作空间便会豁然打开。
阿德勒说,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处理好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我与地球”的关系,指的是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工作去利用这个地球有限的资源;第二个问题关于“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身份与他人相处;第三个问题关于“我和他/她”,如何对待亲密关系,正确地接纳自我。
我们如能处理好三大问题,便能拥有幸福的一生。尼娜翻译的这本《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语言流畅,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