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箱操作9年,疯狂占用170亿,他们把股民和监管机构骗得团团转

灰鸽观看 2025-02-14 04:10:39

我国古代皇权至高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切都是皇帝的。

但即使如此,皇帝的钱和国家的钱也是分开管理的。

周朝就设有九府,钱财归大府管,而大府下又设立了玉府作为天子的小金库,而国家的用度则都在外府里。

秦朝以后,皇帝私库和国库的分离制度愈加完善,虽然各朝代在具体细节上有所不同,但都基于一个核心,皇帝也不能随便用国家的钱。

这一点,和现代的企业制度有点类似,比如一家上市公司,不管老板的持股比例有多高,公司的钱也不是他的,他想用,也只能通过工资或者分红。

然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总有人要破坏游戏规则。

古代有荒诞之君,会挪用国库的钱来满足私欲,而现代也有胆大的上市公司老板,敢把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

近日,华微电子收到了证监会发来的一张合计金额高达3780万的罚款单,处罚事由就是华微电子的老板及相关方疯狂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根据处罚公告,这是一场长达9年(2015-2023)的暗箱操作,涉案人员众多,有的被处罚人员甚至都已经离职了。

金额特别巨大,累计占用数量高达170亿,虽然是循环使用形成的,但在A股曝光的资金占用案例中,这也算是相当突出的了。

而最让人瞠目的是情节恶劣,华微电子的组织者们一直毫无悔改之心,曾经面对证监会的4次质问都拒不承认,多年来把股民和监管机构骗得团团转。

2019年、2020年、2022年、2023年,证监会先后对华微电子发过监管问询函,而华微电子的回复都相当肯定:

“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情形。”

华微电子也很幸运,那些年的会计师一个都没能审计出问题来,直到2024年,随着证监会对“看门人”监管和处罚的加强,华微电子的运气没了。

2024年4月,在2023年度的审计过程中,华微电子的问题被揪了出来,会计师对华微电子的内控审计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

这一否定,华微电子变成了ST华微,事情也就包不住了。

紧接着,2024年5月,证监会对华微电子进行立案调查,终于揭露了其连续多年的丑陋恶行。

也许有人会说,占用资金不算什么大事,还上就行了。

确实,2015年-2018年,华微电子被占用的钱都在当年还上了,但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从2019年起,就开始欠账了,还一年比一年多。

公告显示,2019年,未偿还金额1.08亿,2020年就飙升到了11.4亿,2021年14.4亿,2022年14.7亿,2023年14.9亿。

而当华微电子的钱被控股股东占着不还的时候,华微电子却要从别的地方花高额利息去找钱来用。

根据财务数据,华微电子的财务费用(利息)就是从2019年开始大幅增长的,一年比一年多。

当然,占用的资金余额是必须还的,为此,证监会对华微电子出具了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责令华微电子向控股股东追讨欠款。

这个监管措施并不简单,相当于给华微电子下了10个月的“死亡期限”,如果10个月内追不回,将被终止上市。

而值得一提的是,预期可能不太乐观,从逐年递增的未偿还金额就能看出,控股股东的资金状况令人担忧。

虽然控股股东已经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了上市公司做还款担保,但按当前市值满打满算也才10亿,还有5亿的缺口。

华微电子也算是A股的老人了,上市于2001年,本来是国企。

1965年,吉林省吉林市半导体厂成立,主要生产功率半导体器件,这可以算是华微电子最早的前身。

1998年,吉林市半导体厂被国有独资的吉林华星电子集团合并,然后华星电子集团又联合四川长虹、广州乐华、厦门永红、吉林龙鼎共同组建了吉林华微电子。

引入几个合作伙伴是为了业务,比如四川长虹,一年要从华微电子购买大量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比如厦门永红,则是华微电子引线框架的供应商。

几个行业国资巨头组建的公司,在那个审批制的年代,上市自然不难,2001年,华微电子就成功登陆上交所。

然而,作为控股股东的华星电子集团是带着问题上市的,也正是它的问题,改变了华微电子的发展路径。

早在1997年,华星电子集团曾为吉林省4家国有企业的债务做连带责任保证,而那几个企业把华星电子给坑了。

2002年,华星电子与上海盈瀚科技达成合作,准备一起开发高端路由器,由华星电子出技术,上海盈瀚出资金。

上海盈瀚给钱很干脆,签完合作协议不久就把1.63亿现金打入了华星电子指定的账户,结果,钱一到账就被银行划走作为抵债款了。

钱被划走了,项目也就干不成了,上海盈瀚就把华星电子告上了法庭,要求归还1.63亿,但华星电子也没钱,于是就用华微电子的股权来抵。

2003年,华星电子28.58%的股权被法院直接划转给上海盈瀚抵债,就这样,上海盈瀚就被动成了华微电子的第一大股东。

2008年上海盈瀚更名为上海鹏盛,就是如今欠华微电子近15亿占用款没还的控股股东,不过,如今上海鹏盛背后的股东早已不是当初上海盈瀚的那帮人了。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鹏盛原实控人本来叫王宇峰,但2015年,王宇锋就把股权转让给了现在的实控人曾涛。

曾涛是个横空出世的人物,发家史不明,但华微电子被违规占用资金就是从曾涛接盘之后开始的。

前后9年,腾挪了170亿的资金,都用来干啥了呢,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用于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偿还对外借款及利息、收购股权、对华微电子增资配股、解除所持有的华微电子股权质押以及维持日常经营等用途。”

换成一句大白话就是,但凡有用钱的需求,就从华微电子拿,太目中无法了。

值得一提的是,华微电子被立案调查的时候,华微电子曾发布自查公告,说实控人曾涛不承认自己是实控人,而是代持的。

自查报告众还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时任董事长夏增文决策的,传递出的信号是,似乎董事长的权威比实控人还大。

公开信息显示,夏增文从华微电子上市到2024年都是董事长,一个没有持股的董事长在一家上市公司干这么多年,也是少见。

而就在华威电子2024年4月遭受审计质疑的时候,夏增文因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履职了,要去治疗和休养。

当然,夏增文2024年是72岁,有什么身体原因也合情合理,只是时间点上显得有些巧合。

夏增文还有一点与众不同之处,他是华微电子被处罚的10几个人中唯一提出申辩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还要跟证监会辩一辩。

所以,在此次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并没有夏增文,但证监会居然联系不上夏增文了,在公告中用的措辞是:

“因无法与夏增文取得联系,我局已启动公告送达程序,将对其依法另行处理。”

2025年了,还有证监会联系不上的人,这背后的故事内容丰富啊。

当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人能逃脱处罚,现在股民唯一关心的是,被占用的15亿何时回归。

0 阅读:137

灰鸽观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