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崩盘之前,江苏老板完美抽身,一次性落袋6亿

灰鸽观看 2025-02-09 03:05:25

又一个到A股卖公司的老板落袋为安了。

近日,上市公司富淼科技发布公告,实控人施建刚已签订转让协议,拟转让29.98%的股份,一次性落袋6个亿。

这一卖,控制权也转移了,施建刚实现了完美抽身。

说他完美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时机,赶在了崩盘之前。

富淼科技上市于2021年,2023年就开始业绩变脸,2024年已经陷入亏损,再不撤,未来难料。

二是价格,足以让很多老板羡慕。

按照A股的惯例,协议转让价大多是当时股价打8折,但施建刚的出售价格相比富淼科技股价却溢价了12%。

实际上,6个亿还不是全部,即使卖掉29.98%后,施建刚还持有18.68%的股权,以同样的价格测算,还能再卖3个多亿。

遥想20多年前,施建刚从集体手中把富淼科技的前身买过来时只花了几百万,而如今不想要了,转手一卖就是数亿,太完美了。

富淼科技诞生于江苏张家港,主营功能性单体和水溶性高分子,听起来很晦涩,但如果简单点说就是一些特殊的化学助剂。

比如功能性单体是涂料、油墨的关键原料,再比如水溶性高分子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运用较广泛,按行业分类属于精细化工。

张家港的化工业发展较早,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很多化工类社队企业,而改革开放后,这些社队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性质的工厂。

1980年,19岁的施建刚进入了张家港助剂厂当工人,由于头脑相当灵活,一路被火速提拔,到1986年已经成为张家港天星化工厂的厂长,1993年又调任张家港飞翔特种化学品厂厂长。

众所周知,张家港在80、90年代是“苏南模式”的标杆之一,一直以集体经济为主,但到90年代后期,逐渐暴露出集体经济的弊端,于是又改走私营经济的路。

集体改私营,以厂长为代表的管理团队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2000年,飞翔特种化学品厂以自身净资产出资,与施建刚等9个自然人共同注册成了飞翔股份,也就是现在富淼科技的前身。

然后2004年,飞翔特种化学品厂又把自己的股份全部卖给了施建刚等人,完成了集体经济向私营经济的转化。

产权明晰了,该甩开膀子加紧干了,而施建刚也确实甩开膀子了,但他却并不甘心于只在富淼科技这一棵树上开花。

网络上对施建刚有一个别称叫“牛散”,是有来头的,他曾经入围了《A股顶尖个人投资者实力榜》,是炒股高手之一。

其中最骄人的战绩是2015年豪赌龙生股份重组,赚了超过10倍的收益,龙生股份就是现在的光启技术。

当然,施建刚也没少干违规炒股的事儿,更没少被证监会点名、处罚。

2012年,上市公司东华能源非公开增发,施建刚参加了,一次性认购了5.14%的股权,直接形成了举牌。

然后2014年,东华能源再次非公开增发,施建刚还想参与,但又不想让自己的公开持股比例太高,就找了个代持者新开账户参与认购。

这次增发完成后,施建刚的公开持股比例从5.14%被稀释到了4.35%,不再是大股东,但实际上,代持账户还有3.64%的持股,施建刚的实际持股比例已经达到7.96%。

为啥要刻意避开5%以上大股东的身份?为了方便买卖,5%以上的股东买卖要先提前披露,而5%以下股东则不用。

而之后,施建刚确实就利用了这一规则频繁地买卖东华能源股票。

不过,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2016年,施建刚的伎俩还是被发现了,不得不披露了真实的信息。

而这一披露,证监会就找上门了,施建刚因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被证监会警告,并罚款38万。

同时,施建刚作为5%以上的股东,频繁买卖股票就违反了大股东6个月内不得买入卖出同一公司股票的规定,构成短线交易,又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多罚了6万。

行政处罚之后,深交所又给施建刚补了一个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计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公之于众。

公开谴责,用一句网上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施建刚没法干董监高了,辞去了富淼科技的所有职务,只剩一个实控人的角色。

实际上,施建刚不仅是股市里的“牛散”,也是股市外的“买手”。

1976年,美国人伯恩丝在旧金山创教了早教品牌金宝贝,然后2003年,金宝贝就被引入了中国。

一开始,金宝贝凭借其稀有的“进口”身份发展了不少加盟商,但后来,这一舶来品逐渐表现出水土不服。

2010年,金宝贝被私募基金贝恩资本收购,想再度进军国际市场,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然后2016年,施建刚就以1.27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金宝贝全球的早教业务,用媒体的话说,施建刚成了金宝贝真正的“爸爸”。

可见,在富淼科技上市前,施建刚就已经是资本市场的老玩家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富淼科技的IPO或许原本就是一场计划好的兑现游戏。

实际上,富淼科技从IPO一开始就饱受质疑,包括施建刚被处罚的黑历史,以及富淼科技招股书中的前后数据不一致。

当然,富淼科技最终还是抗住了所有的质疑上市了,但并没能完全实现自己的融资目标,富淼科技原本是计划募资6亿,但IPO的时候实际只获得了4.15亿元的认购。

IPO出师不利,但并不影响施建刚做大动作,2023年4月,上市的第三年,富淼科技抛出了总投资56亿、首期投资21亿的扩产计划。

计划一出,质疑又铺面而来,大家都很好奇,产能扩张5倍,富淼科技怎么消化,同时,也很关心,富淼科技哪来的钱投资,当时富淼科技总资产都不到21亿。

不过,和IPO一样,质疑也拦不住富淼科技的脚步,2023年11月,投资扩产项目在安徽安庆开工,当时宣传的是预计建成后年产值60亿。

60亿,相当于富淼科技当前营收规模的3倍还多,等于再造了两个富淼科技。

然而,这些并没给富淼科技带来振奋,2025年1月18日,春节的前几天,富淼科技预计2024年业绩亏损。

而这个亏损预告就像施建刚离场的触发器,1月24日,富淼科技抛出了筹划实控人变更的停牌公告,而如今节后刚开工,就签订了协议。

施建刚曾说IPO是新的开始,他说得没错,富淼科技迎来了新的老板。

0 阅读:1274

灰鸽观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