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先生解说“老子”的“革命”

太极三皇 2025-03-31 11:20:42

司马迁是公认的史学家,客观严肃,然而也不免有个人的好恶偏向,例如,他对孟子持肯定甚至赞扬的态度,以至于此后儒家以孟子为孔夫子的“接班人”;然而,孟子通《诗》、《书》,但对国家治理的方案却知之甚少,反而是荀子在典章制度方面的学问规模宏大。这一点,如章太炎先生等国学宗师皆作判别。

不过,司马先生对“老子”的品评应该是得到了主流学者一致认可。

《史记》记载,老子是一“隐君子”,另引孔子的话,说老子“犹龙”,另又说出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事情。

后世“九流十家”中的“儒家”很少承认孔子向老子学习,原因在于,他们要自立一派,占据学术高峰,所以不以老子为本师。

章太炎先生,可谓近世国学第一人,即便钱穆先生也曾问道于太炎先生;其弟子之一——鲁迅,对太炎先生的人格与学问无不顶礼膜拜。

太炎先生说,自老子出世,中华思想便有几大转折,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颇深。

第一,所谓“道家”者,以自然为归依,“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太炎先生说,商汤的第一功臣伊尹,便是道家。商朝崇尚简朴,但又崇信鬼神,多属迷信。姜太公也是道家思想,虽灭商兴周,可风俗习惯应该还有六百年商朝的痕迹。至齐桓公,有管仲出世,虽也属道家,但又掺杂阴阳学说,《管子》一书便有许多“鬼话”。大概,这也是商朝“尊天右鬼”风气的延续。

老子出世,因他是周朝征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所以博览群书,知世间“成败祸福,悉在人谋”,因而排斥鬼神,并把它扫除得干干净净。

在太炎先生看来,这是老子的重大贡献之一,并把这思想传至孔子,因此,孔门也不信鬼神,只是“扫除”得不如老子干净。

老子像

孔子像

章太炎先生

0 阅读:8

太极三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