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选题待在草稿箱里很长一段时间了。
但我不想再犹豫,我想勇敢一点,写不写得好是一方面,先写就对了。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冲动去做的时限仅限48小时以内。
一旦我们超过这个时间零界点,这件事做起来的可能性将会低于1%。
就像我们在很多个普通的日子里,忽然冒出想要学什么技能的想法一样,往往都是先冒出想法,然后反复做各种思考比较后直接放弃。
因为心里会给自己列出无数理由,就以画画举例吧:
我都三十了,现在才学画画太晚了吧。买东西也挺费钱的,就不要浪费这个钱了。若是我们能转换思考,用兴趣爱好作为画画敲门石,而不是用各种推脱借口堵住自己,兴许我们就能学下去了:
爱好嘛,先自己画爽了再说。随便买一些画笔和纸,根据自己心情先画着,看看能坚持多久。很多时候,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成,取决你用什么角度去思考。
谨记,不要深陷完美主义。
这句话不仅是和读友们说,也是和白杨自己说的。
源于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但因为害怕失败以至于拖到现在还没有丁点进度。
因为想要一个完美的开始,所以一直不敢尝试。
甚至,我到现在连把它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
希望在2025年,我能拥有说出口的勇气。
永远都想做好100%准备才开始,大概率都无法开始。
就像白杨无法说出口的事情,因为内心想要一个完美开始,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停留在原地。
还有曾经的无数爱好,因为想要一出手给人很厉害的感觉,但一直没有行动,就一直停留在准备阶段。
其实心里很清楚,但凡有一个开始的动作,也不会一直停滞在当前状态。
你得先投入进去,再不断改进,才有可能成功。
算是一直重复的一个观点:有开始,才有后面的无数可能。
比如我想要练字,不过心里觉得当前的字丑,所以一直不敢开始练,担心练习了也没有进步,索性停在那里欺骗自己:
只要我一行动起来,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直到目前,我也不敢说自己完全想通了,但肯定比之前的想法要通透许多。
正因为如此,我才敢和自己说:“没关系,想做就先去做,就算失败了也是一种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
你的每一个行动和选择,只是漫漫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不要把失败视为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