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国内航空公司来说,虽然表面上看着旅客运输量大涨、风光无限,但实际一算账就会发现,公司根本不赚钱,甚至是亏损的。
目前,国内四大航空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情况如下:
国航:预计亏损1.6亿元-2.4亿元。
东航:预计亏损33亿元-43亿元。
南航:预计亏损12.5亿元-18.7亿元。
海航:预计亏损8.5亿元-12.5亿元。
可以看到,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四家航空公司,2024年无一例外都是亏损的,经营业绩十分惨淡。
但相比航空公司,国内其他民航央企的日子则好过很多,中航信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中航信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盈利超过20.5亿元,同比增幅不低于41.4%,这样的经营业绩着实喜人。
中航信过去五年的经营业绩如下:
2015年:营收26.3亿元,盈利11.6亿元。
2016年:营收62.23亿元,盈利24.21亿元。
2017年:营收67.34亿元,盈利24.73亿元。
2018年:营收74.72亿元,盈利23.25亿元。
2019年:营收81.22亿元,盈利25.43亿元。
2020年:营收22.9亿元,盈利3.6亿元。
2021年:营收54.76亿元,盈利6.64亿元。
2022年:营收29.69亿元,盈利8.18亿元。
2023年:营收69.84亿元,盈利13.99亿元。
可以看到,过去十年中航信保持每年盈利,即使疫情三年也保持着稳定的盈利能力,疫情后盈利水平直线上升,不得不说其基本盘非常稳健。
中航信之所以拥有如此稳定的盈利能力,这就不得不提到其在民航系统里的垄断地位,国内支撑民航业运行的两套底层系统,订座系统和离港系统,均是由中航信开发和维护的。

订座系统主要为航空公司和机票销售渠道方提供票价管理、座位预定、收益分析等功能,只要航空公司每卖出一张机票、预定一个座位,中航信就要按人次收取相应的费用。
离港系统主要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航班管理、离港控制、值机登机、行李管理等功能,只要有一个人到机场坐飞机,中航信就要按人次收取相应的费用。
2024年,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7.3亿人次,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为中航信贡献了收入,这就是中航信能够拥有如此稳定盈利能力的核心所在。
除此以外,因为每年有如此庞大的旅客信息和航班信息载入中航信系统,这也使得中航信沉淀了巨量的民航生产经营数据,在当下这个时代,这些数据是具有无限价值的,中航信的护城河可谓是滔滔不绝、奔腾不息。
不管怎样,作为民航央企的三大保障企业之一,中航信在国内民航业的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小觑,希望中航信越来越好,为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