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了解金门岛还是学生时代读作家刘白羽散文集《万炮震金门》一书。

刘白羽散文集《万炮震金门》▲
金门,一个古称浯州,形似亚鈴的小岛。
近几十年来,因了金门战役(台称古宁头战役)和八.二三炮战举世闻名,又因了厦、金小三通而引世人瞩目。所以久有游览小岛的愿望,二十年前一个机会到了金门。半小时的航程,一眨眼功夫就到了。
厦门和金门,距离最近的地方不到10公里,门对门,两邻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从厦门的五通码头出发,船在海上与其说是航行着,不如说是跳着去金门的。和厦门的繁华热闹相比,金门迎接我们的,只是一股淡淡的闲适和宁静。

站在古宁头遥望厦门▲
真是咫尺天涯啊!只一弯浅浅的海水,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把一个国家,变成了两个世界:
厦、金两地,虽广播喇叭之声可闻,两岸人民却老死不相往来。过去,未来这里时我出行厦门从望远镜里遥望过金门,只见海岸上碉堡林立,海滩上、浅水里,密密麻麻地满布了轨道砦,一种用以阻碍我方舰船登陆的嵌入了带钢轨的结实的水泥墩子。而今,轨道砦没有了踪影。倒是轮渡码头楼顶上“金门欢迎您”五个大字格外醒目,游人在海上远远就能看见。

厦、金两地,广播喇叭之声可闻▲
金门岛位于大陆福建九龙口,与厦门岛比邻,除本岛外,还有小金门、大小胆及周围小岛屿15个,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岛的东西两端宽、中间窄,形如金锭。海岸线有洁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湛蓝的天空、峥嵘的岩石,岛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景致优美,素有“海上公园”之誉。莒光楼前的晚霞、慈堤的落日、中正公园清晨薄雾、榕园的浓荫幽翠、宏伟的地下坑道,还有古厝、宗庙、古迹、风狮爷等等,这些丰厚纯朴的内涵,和优美的风光,让我们一步一步重新认识金门。

航拍金门岛▲
当年金门游,意不在海岛风光,也不在闽南古厝,更不在金门的糖和酒,我属意在“烟”,在曾经的战火烽烟和战地黄花。这也是受到《万炮震金门》一书的影响吧!
一踏上金门岛,我就想起了那场惨败的金门战役,想起了与之相关的人和事。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下属的三个团登岛作战,进攻金门,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是我军建军以来一次彻底的败仗。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战败不是前线战士不英勇,而是“主帅轻敌,指挥失当”。我军官兵英勇作战不怕死的精神,连被伟人称之为“狡如狐”、“勇如虎”的胡琏都不得不佩服。胡琏曾特意带手下参观我刘天祥团长的古宁头指挥所,他说:“我就是要你们来见识见识,看看人家是什么样子。人家上岛到现在,没进过一粒米水,一个人对我们好几个人,这仗还不残酷吗?”据说,这个指挥所弹痕累累,现在还屹立在那里。遥想当年为了祖国的统一,九千勇士,渡海作战,弹尽粮绝、血洒海疆,感天动地。

登上金门岛▲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壮志未酬的英雄。
在金门战役四十周年的时候,开国上将叶飞登上厦门云顶岩,天突然下雨,他任风吹雨淋,默然伫立雨中,深情地眺望对岸的金门,双手颤动。其后不久,当年的副军长肖锋和妻子带着酒来到厦门海边。他遥望金门,双眼潮湿,向大海里洒了三次酒。许多崇拜、感念和追忆尽在不言中......

金门战役木刻画▲
如今硝烟散尽,两岸和平相处,金门岛上气氛宁静、祥和。
不过两岸昔日军事对峙的遗存还随处可见,岛上依然残留不少军事设施,最多的似是碉堡和坑道。碉堡有多少,导游未作介绍。但在村口、路边,大树底下等许多地方,我都看到了外表涂上迷彩的低矮的圆形碉堡。至于坑道,导游说小岛上有3000多个,或许还不止这个数。因为尽管解放军要炮击的是军事目标,但金门老百姓说:“炮弹不长眼睛。”为安全计,不少人在自家房前屋后挖了小坑道,只能躲进五、六个人。在水头聚落,导游就给我们指看了这样一个老百姓的家用坑道。我们参观的翟山坑道就大了,它是一个人工开凿的A字型的花岗岩山洞水道,水面宽6米,全长357米,小艇和船只可出入料罗湾,是专为守军运输武器、弹药和给养用的,里面能停泊40条小艇或补给船。

专为守军运输武器的巷道▲
两岸情势紧张时,岛上最多曾住有十万部队,随着两岸关系缓和,现在仅有5000人的部队。
去景点的路上,路过一些营区,导游指给我们看,早已人去楼空,营地荒草萋萋,连中心训练场许多地方也长满了小草和野花,看来这地方也很长时间没有派上啥用场了。

海滩早已人去楼空,营地荒草萋萋▲
金门岛上的菜刀、一条根、高粱酒和贡糖是很出名的,这是许多大陆游客喜欢带回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除贡糖1934年创始,前三者都是战争催生出来的产业。金门菜刀钢硬刃利,它是利用了战争时期大陆打过去的炮弹壳精工制作的。金门的“一条根”,原是一种野生的祛风湿的草药,因战争时期常年住在坑道的士兵多有风湿,这种草药在金门被广泛种植、利用。随着一批批老兵退役,“一条根”治风湿便在台湾传播开来,来金门买此物的人越来越多,促进了“一条根”的生产、科研和销售,渐成产业。而金门高梁酒是泡“一条根”的理想溶液。当然金门高粱酒的规模化生产,是因为金门缺水,不产水稻、盛产高粱,蒋经国力主高粱造酒,酒钱换米的主张和他的大力推动。

金门菜刀钢硬刃利▲
来到金门如果只有时间拍一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那必定是莒光楼。
金门最重要的地标,也是战地精神的象征。建于1952年,以传统城楼搭配现代建筑基座,纪念和表彰英勇官兵的事迹。三层楼建筑如今用作展厅,介绍金门风土民情及展示历史文物。金门人说:"没到过莒光楼,别夸说自己到过金门";自建成以来常是金门邮票和风景明信片的主题,莒光楼已经成为金门的象征。

莒光楼▲
金门的另一热门关键词是:邓丽君。
邓丽君早期加入台湾空军康乐队到处演出,曾到过金门劳军表演。金门战地时期用“喊话”打心理战,播音员每天对着彼岸大声广播,当中最著名的一段播音就是由邓丽君以甜美声线殷切呼唤。
广播地点是在最北端的马山,金门本岛与中国大陆距离最近的“天下第一哨”。穿过狭窄的走道进入播音室,隐秘的地下空间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布满使用痕迹的老桌面都是故事,桌上贴着邓丽君的读稿与简陋的广播器材,旁边还有真人尺寸的邓丽君照片。展厅里可听到广播,参考相关介绍资料,后面是广播员居住的地方,卧室、浴室等都在压抑的坑洞空间内。

邓丽君早期金门演出▲
细长坑道通往另一端的出口,出来仍是披上迷彩的碉堡式结构。
沿着坑道继续探索,走到尽头终于露出户外光影。观测站设在隐蔽式的碉堡,贴近地面草丛的位置,谨慎地设计了细长型的窥探窗口,看出去就是大海。
真正要感受邓丽君的喊话,要去古宁头的播音墙。当年金门设有多个喊话站,最先设立的马山播音站如今已看不到实际的大喇叭,位于古宁头的北山播音墙则被完整保留。
工业风的灰色水泥墙面,整齐排列了48组扬声器,特定时段会播放邓丽君的声音:“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接下来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邓丽君歌曲。

邓丽君在金门岛与士兵▲
金门近几年积极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往的军事重地大方公开,不只是战地设施对外开放,就连炮兵的武器与操练也变成观光节目。
民俗文化村附近的狮山炮阵地是实际经历战火的军事重地,也是现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弹炮阵地。2011年转为观光用途,完整的阵地设施全面开放参观。宽阔的坑道里设备齐全,有战备室、库房、炮弹室等,花岗岩墙面上看得到开凿坑道的痕迹,墙上还写着醒目的军训标语。
最大看点是一台美国制造的8英寸榴弹炮,射程可达17公里,如今还可实际操作。特定时段设计了真人炮操表演,时间一到,全副武装的男女士兵步操出场,来到榴弹炮前方,跟随着口令一步步操作,最后实际开炮发出轰然巨响。整个过程游客就在大炮旁边近距离围观,很有临场感。

美国制造的8英寸榴弹炮▲
去金门,也可以到外岛的小金门烈屿,地点处于战地最前线,距离厦门只有6公里。
烈屿开放参观的有三个主要碉堡,统称烈屿三堡,当中的铁汉堡与勇士堡地下有坑道相连。游客从铁汉堡进入,参观碉堡格局与设施,然后进入纵横交错的地下坑道,一路走到勇士堡,感受战地时期的地下生活。目前开放参观的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做成地雷主题展馆。
另一个地点是阳翟大街,2014年台湾电影《军中乐园》在金门拍摄,以金沙镇阳翟大街为主要拍摄场景。这里当年是军人休闲消费的去处,军队撤离后逐渐没落。拍摄电影时把原本的街道修复成1960年代的复古场景,商店街上有澡堂、药房、当铺、理发店、老相馆等等,斑驳墙面上涂写着旧时代的广告与政治标语,浓浓怀旧风,吸引不少人前来打卡拍照,大玩穿越。

来到小金门烈屿▲
另一热门拍照地点是“摩西分海”。(啥叫“摩西分海”?就是将大海一分为二的自然魔力。《圣经》传说里,埃及之子摩西在前有红海阻挡,后有埃及追兵的生死关头,创造了“摩西分海”的奇迹。)
穿越圣经回到现实,此景曾经让澎湖红极一时,而它对岸的东山岛也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就在南门湾与屿南湾之间!金门浯江溪口的外岛建功屿,涨潮时与本岛隔海相望,退潮时海水往两边分开,可沿着原本隐身海水中的石板道,徒步登岛。
石板道两边竖立着四座3公尺高的“牡蛎人”装置艺术,成为游客打卡的海上地标。登上建功屿之后还有一座大型郑成功石像,面向大海,与厦门鼓浪屿的郑成功像遥相呼应。
到这里游玩须掌握好当天的潮汐时间,退潮后沿着石板道一路拍照,一路观赏潮间带生态,登上岛屿后最令人驻足的还是整组的军事碉堡。

金门浯江溪口的外岛建功屿▲
下午五点,游人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的金门特产,满足地返回轮渡码头,排队等候办理回程的手续。
我什么也没买,自然没有购物的这种满足感。走进船仓,找位坐定,我静心一想,反而心生些许的遗憾:辛苦了一天,我的金门游才看了几个景点?本来一日游的时间就很紧,还去买糖、买酒、买刀、买药,几个地方一转,哪有多少时间可细细观景。一些本来很想走一走的地方没能走到,想仔细看一看的地方也没能看仔细,怎么不令人心生遗憾?

金门岛特产——高粱酒▲
老一辈的恩恩怨怨我们很难完全体会。但金门闽式建筑,“毋忘在莒”提醒着,我们都有相同的根。
《金门观景▪七律》——佚名
碧波浩渺映金门,翠影葱茏岛屿尊。
峻岭巍峨云雾绕,沙滩细软鹭鸥奔。
古碉肃穆迎风立,新舍祥和向日存。
渔火明宵歌韵里,桃源胜境醉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