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了决心打到底,面对中国和俄罗斯,特朗普的判断全错了

渡啊 2025-04-08 05:34:50

文|川流儿

编辑|川流儿

2025年4月,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全球目光聚焦于美俄博弈的角力场。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百日之际,其试图通过“联俄抗中”重塑国际秩序的战略遭遇重挫。

从高调推动停火到罕见对俄“翻脸”,特朗普的误判不仅暴露了其对地缘政治的误读,更凸显出了中俄“非对称联盟”的破局智慧。

这场博弈的背后,是普京的钢铁决心、中俄能源与技术纽带的深化,以及美国单极霸权的黄昏。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迅速启动俄乌和谈,试图以经济利诱推动停火。

1月底,他在社交媒体喊话普京:“俄罗斯经济正在衰退,结束战争才能避免更糟的后果。”

2月初,美俄秘密接触达成初步共识:俄方承诺30天内不攻击乌能源设施,并暂停黑海军事行动;美方则默许部分欧洲国家恢复与俄能源交易,但是这一“停火窗口”迅速崩塌。

3月12日,特朗普政府提出“全面停火30天”计划,但普京提出四项核心条件:乌克兰非军事化、承认俄占领土、停止西方军援、解除对俄制裁。

北约情报显示,俄军此时已控制卢甘斯克99%、顿涅茨克70%以上的区域,每日推进速度达冲突以来峰值。

普京甚至在视察核潜艇部队时宣称:“俄军将彻底击溃乌军。”战场优势让俄方拒绝让步。

3月30日,特朗普公开指责普京“拖延战术”,威胁对俄油买家加征最高500%的“二级关税”。

但是这一制裁反而暴露了美方底牌,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在2024年已达1.07亿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输送量380亿立方米,能源纽带早已绕过美元体系。

特朗普的误判根植于其对中俄关系的误读,他原以为通过经济施压可分化两国,但中俄合作的“硬核数据”彻底打破幻想。

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俄对华石油出口同比增长24%,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供应国。

更关键的是,两国技术合作已深入核心领域,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37%,华为自研EDA工具突破14纳米工艺,而俄方则向中国开放北极航道使用权,使对欧贸易缩短12天。

这种“非对称互补”在能源与科技领域形成闭环,当美国试图以“二级关税”切断俄油贸易时,中俄陆路管道与人民币结算体系已构建起抗制裁屏障。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学家谢尔盖·古里耶夫指出:“中国不仅是俄能源的买家,更是战时经济的稳定器。”

4月1日,中国外长王毅访俄时强调,双方将“落实元首共识,深化各领域合作”,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对美方制裁的直接回应。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目前来看已经沦为双刃剑,而且好像对自己的伤害反而更大一些。

4月2日,美国对华加征34%关税后,美股单日蒸发1.03万亿美元,通胀率突破6%。

而针对俄油的制裁更遭盟友抵制,印度、土耳其明确表示将继续进口俄油,欧盟则启动200亿欧元反制计划。

美国财长贝森特因“无法忍受荒谬政策”提出辞职,暴露白宫内部分裂。

普京的底气不仅来自战场,更源于对全球秩序变迁的洞察,他在博鳌论坛上重申:“中俄关系不受外部干扰。”

与此相对,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正加速瓦解,RCEP区域订单激增89%,东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稀土产能占全球90%,而美国54%的半导体原料依赖东方供应。

即便在军事层面,俄军工业通过“三班倒”将无人机月产量提至15万架,远超西欧产能。

4月6日,北约外长会议在布鲁塞尔落幕,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承认:“白宫对普京的耐心正在耗尽。”

当特朗普仍在挥舞关税大棒时,中俄已用油气管道、半导体供应链和北极航道编织出新秩序的网络。普京的“百年战争”宣言与其说是军事威胁,不如说是对美式霸权的政治宣言。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1991年苏联解体时,美国欢呼“单极时刻”的到来;34年后,正是这个曾被视为“战略棋子”的俄罗斯,与东方大国共同改写了剧本。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5-04-08 18:05

    一切,都按照老祖宗的经验在发展,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深深庆幸自己的血统

渡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