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缅军领导人现身佤邦,连声说对不起,点出屡战屡败真相

历史向来有温度 2024-01-08 16:41:15

老街缅军司令部和南天门山这两个最后的据点相继投降,也标志着同盟军经过71天艰苦作战,终于光复了果敢全境。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很多网友应该都在想,被通缉的四大家族主要成员去哪里了?老街缅军领导去哪里了?

四大家族的通缉犯目前还没现身,但网上出现了一个视频,果敢代理主席吞吞敏准将对着镜头,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连声说着对不起。这大概是他会说的为数不多的几句汉语。

他看起来表情很轻松,标志性的黑眼圈也淡了很多。在他身后可以看到几个佤邦的警察,可以推测他人在佤邦。接着网上又出现了佤邦军官宴请吞吞敏等人的照片,其中还有老街军分区司令莫觉杜等人。

也许他们是要经佤邦到缅军三角军区,然后搭飞机去内比都叙职吧。毕竟现在兵荒马乱,走陆路也不太安全。

吞吞敏

吞吞敏接连说了几个对不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对不起果敢老百姓,还是对不起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又或者是对不起托付重任的长官?其实他这几句对不起,恰恰揭开了缅军最大的痛点。

吞吞敏可谓临危受命,接替前任主席李正福,然而耗尽了毕生功力,仍然未能力挽狂澜。

在他上任前一天,同盟军已经攻占石园子,打开了老街的南大门,并且还发布了公告要求老街百姓撤离,准备全面进攻老街。在老街北面,同盟军正在向拱掌发展,即将把果敢拦腰截断。

此时距离同盟军发起1027行动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缅军才决定对果敢进行军事管制。要么是对战局出现严重误判,没有料到北方三兄弟能掀起这么大波浪。要么是决策机构运行效率太低,拖了这么久才层层传达下来。

总之交给吞吞敏的是一个烂摊子。正值壮年的吞吞敏上任后,也体现出杀伐果断的一面,接连干了几件影响战局的大事。

佤邦对饮

第一件便是交出明学昌

明学昌的卧虎山庄事件可以说是整个1027行动的导火索,其实早在开战之前,有关部门就一直在联系果敢方面,要求对卧虎山庄事件进行解释。

不过,当时果敢方面一直在狡辩,出示了一些所谓的手续文件,想要证明卧虎山庄与明学昌无关。即便在中方公开通缉明学昌后,果敢方面也没有任何动作。

这其实可以理解,明学昌是白所成的死忠,也是2009年“八八事件”的功臣。当年正是他率领民兵进入老街,控制了第一特区总部。随后白所成等人才前往老街,发表反战声明。

所以,白所成不愿把他交出来,李正福虽然是主席,但根本动不了明学昌。结果吞吞敏上任当天晚上,便传出了明学昌畏罪自杀的消息,随后他的子女被移交给中方。可见,吞吞敏为了保果敢是动真格了。

此后,果敢还在短时间内移交了三万多名电诈人员,并且老街军警也在满大街搜捕电诈人员。这些举动确实打消了中方的怒气,以后的表态温和了许多,中缅之间也保持着紧密合作。

只是同盟军那边开工没有回头箭,战争一旦打响确实很难停下来。但吞吞敏对局势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不消除中方的怒火,果敢只会丢得更快。

明学昌

第二件事是全面收缩兵力

战场上遇到敌军进攻无非两种选择,要么据险死守寸土不让,要么节节阻击收缩兵力,具体怎么选要视情况而定。吞吞敏选择了后者,因为整个局势对缅军来说极为不利。

战前很多人评估老街守军有六七千人,从战后的结果来看顶多只有三四千人,老街养不起那么多部队。这三四千兵力撒在果敢其实显得非常薄弱,只能分兵把守各个据点,结果处处挨打。

吞吞敏上任前一天,北面战场仰况附近的缅军129营收缩慢了一些,结果被同盟军咬住,最后成建制投降,这对老街缅军士气的打击非常大。

吞吞敏痛下决心,将主力收缩到大水塘和老街城区。同盟军也正是进入这些地区之后,才遭遇到像样点的抵抗。从战略位置上看,大水塘是老街和南天门山北面的屏障,绝不能丢。

同盟军在大水塘方向激战了一个多月,直到最后几天才攻克大水塘,这就是集中兵力坚守重要据点的结果。而在老街南面的四面佛,甚至出现了罕见的反复争夺的战况。此后同盟军进入东城,打观音山、边防营营地、酒坊等地战况都远比外围阵地激烈。

虽然最终缅军仍然未能抵挡住同盟军,但也拖了足够长的时间,问题出在缅军增援迟迟无法抵达,才未能完成逆转。

第三件事顶住压力不交白所成

其实早在开战之初,笔者已经断言老缅不会轻易交出白所成,即便他被通缉后笔者仍坚持这个观点,因为白所成对果敢战局影响太大。

2009年“八八事件”,白所成与缅军结盟赶走了彭家声,此后果敢的体系基本上是他建立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与他有密切的联系。

另外白所成的两个儿子,一个掌握着民兵大队,一个掌握着特警部队。1006边防营也是当年跟随白所成起事的部分同盟军改编而成。几乎所有的果敢部队都与白所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把白所成交出去,毫无疑问以民兵大队为主体的果敢本土部队会立即土崩瓦解,甚至调转枪口打老缅。另外老缅还会背上一个过河拆桥的骂名,以后再想在其他民地武中扶持反对派就很困难了。

与白所成相比,明学昌只是一枚无关紧要的棋子,把他交出去是为了保果敢。但后来局势变化,即便交出白所成也不可能让同盟军停止进攻,相反会加速果敢的崩溃。所以吞吞敏顶住了压力不愿交出白所成。

白家父子

缅军的最大痛点

吞吞敏上任几乎都做了正确的决定,但却无法力挽狂澜,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缅军的战力上。一边是关键据点守不住,另一边是增援部队迟迟打不开通道。那么缅军战力为何这么差?直到老街所有缅军投降,同盟军接管缅军司令部后,一切都明白了。

根据同盟军统计的名单,投降的人员来自5个单位,分别是老街军分区、55师,14、16、12旅,总人数2123人。另外还有家属1601人,南天门上还有300多缅军。

考虑到55师是在战争打响后才空降过来增援的,以及直升机往来已经撤走不少家属,平均算下来驻守老街的缅军人均携带了一名家属。

此外在军人当中还有228名干部,再除去机关、后勤和伤病人员,剩下的能战斗的士兵少得可怜。缅军这个时候投降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点人数再守下去也只能是无谓的牺牲。

如果只是自己牺牲,作为一名军人而言也算为国尽忠了。但家人都在身边,他们牺牲了,家人又怎么办?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谁能眼睁睁地看着炮弹落在自己家人身边,家人又怎么舍得让丈夫和父亲去送死呢!

所以,这仗及时换成美军来打也只能投降。事实上,带着家属是一件严重影响战斗力和士气的事。前文我们提到的仰况附近的缅军129营成建制投降,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部队里面有家属,指挥官难以下决心突围。

那么问题来了,缅军为何都是拖家带口的呢?这里就不得不说说缅军的兵役制度了,他们近些年才强制推行义务兵役制,此前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

虽然法律规定招收的是18-25岁之间的青年,但后来在联合国介入下,缅军清退过一千多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也就是说,缅军经常不按法律规定年龄范围征兵。

另外到了战时,缅军会把征兵年龄放宽到45岁,而且服役时间是5年现役加5年预备役,如果是45岁进去也就意味着最少要55岁才能退役。

但是缅军的退役不是到了时间集体退役,而是要申请,上尉以上的干部要总司令才能批。所以很多士兵服役年限满了,但实际上并不退役:一方面是因为年纪大了出去也干不了什么,另一方面缅军确实缺兵不愿意放人。

由于缺乏兵员,缅军把甚至退役年龄上限从60岁调到了62岁。这就是为什么同盟军的俘虏里面经常出现白发苍苍或者牙齿都掉了的老龄兵的原因。

俘虏缅军

士兵一直服役,个人问题总要解决,于是缅军允许士兵服役三年后成家,并允许家属随军。所以,缅军的各级指挥部里面都有庞大的家属区。

近些年,缅军感受到了压力想推行义务兵役制。但国家陷入动乱之中,年轻人大多不愿打仗,甚至很多人跑到反对势力那边去当兵。这也导致缅军征兵困难,前线部队普遍出现缺编的情况。

之前流出过一份缅军东北军区提交给国防部的报告,原本编制857人的114步兵营,实际在编人员只有132人,满员率只有15.4%。

兵力严重缺乏,只能让老龄兵继续服役,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部队老龄化。人斗志最旺盛的时候是20岁左右,想想那些在社会上打群架,动不动就抽刀子的人大多就是这个年纪。

年纪大了后不仅身体机能退化,斗志也消耗殆尽。老兵油子并不会给部队带来丰富的作战经验,相反枪炮一响他们想的是怎么保命,这必然会带崩年轻人的士气。

一支部队如果没有斗志,必然是屡战屡败,这就是当前缅军最大的痛点。即便来十个吞吞敏也无法改变结局,这大概就是他的无奈之处。

2 阅读: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