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三家武装联合发布“讨贼檄文”,声称要清除果敢电诈团伙。
果敢曾经属于同盟军的地盘,搞电诈的大多是华人,针对的对象也大多是华人,与自称华夏遗民的同盟军有那么一点关系。同盟军扛起清除电诈的大旗起兵讨贼,顺便收复失地,合乎情理。
但另外两家组织却与华人没有太大关联,但他们为何会参与其中?当前网络流行的叙事是“三家组织背后有高人指点”才会联合,事实确实如此。但这个“背后高人”很可能不是北方邻国,而是一个曾与北方邻国作对的组织。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已经拿起了一顶“你收了白家钱”的大帽子,点开评论区开始敲打键盘了。
笔者一直强调情感归情感,事实归事实,地球自转不可能因为你厌恶而停止。如果你只愿听自己想听的话,直接点左上角返回键即可,不必浪费时间影响你的心情。
如果你有那么一点好奇,想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么继续往下看。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了解这几家武装组织的来历,基本就能弄明白事情的真相。参与“10.27行动”的有三家武装组织,分别是:同盟军、德昂军和若开军。
同盟军
坚决禁毒的德昂军同盟军相信大家应该很熟悉,没有必要过多介绍,先从德昂军说起。
德昂军是德昂族的一个组织,他们聚居在中缅边界,历史上常常臣服于周边的强大王朝,并没有固定归属。近代勘定国界后,德昂族才分属于不同的国家。
缅甸境内的德昂族被称为巴朗族(或者崩龙族,翻译导致名称不同),目前人口大约100万,主要居住在掸邦北部的深山中。中国境内也有20000多德昂族人,大多居住在云南。
虽然是同一民族,但中国一侧的德昂人早已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与缅甸的德昂人已经没有太多联系。你不可能指望用2万人去影响100万人。
缅甸的德昂族虽然名义上是缅甸人,但与其他北方山地民族一样,历史上深受中国土司制度影响,部族首领过着土皇帝一般的生活,不愿接受外人领导。
即便是英国殖民时期,也只做出妥协,让北方山地民族自治。独立后的缅甸政府事实上从来没真正掌控过缅北地区。这种情况跟中国清末明初类似,都是军阀称霸一方,中央政府无法插手。
二战后,缅族人为了从英国手上独立出来,联合北方山地民族共同签订了《彬龙协议》,承诺让北方山地民族自治。这个协议策划者正是昂山素季的父亲,但大缅族主义者似乎对此不满,后来将昂山将军暗杀。
1962年,奈温将军通过政变上台,对北方山地民族采取高压政策,试图收回自治权,结束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此德昂族的政治领袖创建了崩龙民族军。
1976年该组织发生分裂,部分人员与北面的克钦邦结盟,把部队改编为崩龙邦解放军。克钦武装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训练和资金支持。
德昂军活动地盘
在德昂族武装成立的几十年里,一直在与缅军作战,但由于自身实力比较小,不得不依附于周边强大的武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缅共分崩离析。脱离缅共的武装纷纷与缅军签订和平协议,在北部山区成立了一系列拥有自治权的特区。比如彭家声最早脱离,他占据的果敢改称掸邦第一特区。他女婿林明贤占据的地盘改称掸邦第四特区。佤邦则叫第二特区。
与此同时,缅军还加强了对北部山区的攻势。1991年,德昂族在军事斗争中失利,也不得不与缅军签订停战协议,成立了崩龙自治区,也就是掸邦第七特区。
此后缅甸势力就不断向各个自治区渗透,到2000年代末缅甸军政府干脆撕毁协议,不断向北方山地民族施压,要求收回自治权,并将地方武装改编为边防营。
2005年,崩龙邦解放军被解除武装。但部分驻扎在泰缅边境的人员对结果不满,坚持抵抗。他们在另一支民族武装——克伦军的支持下于2009年重新建立了武装力量,也就是现在的德昂民族解放军。
当时他们寄居在克伦军的地盘上,与德昂人聚局地隔了十万八千里,一次就能带几十个人过来培训,而且严重缺乏资金。克伦军也无法为期提供更多的帮助。
于是,德昂军的领袖再次找到老盟友克钦武装。克钦也面临着缅军的压力,双方一拍即合。德昂军便搬到克钦的地盘上,这里更加接近德昂人聚局地,便于招募士兵。
在克钦扶持下,德昂军逐渐发展壮大,此后才进入德昂族聚居区。他们也一直在与克钦军联合开展活动,甚至有的村庄是双方共同管理。德昂军的地盘是缅军进入北掸邦的主要通道,在历次联合行动中,他们主要担负破路任务。
在崩龙邦解放军被缴械后,毒品进入崩龙自治区,这严重影响了德昂人的健康。现在的德昂军认为,这是缅军故意用毒品来瓦解德昂人的抵抗意志,所以在辖区内坚决禁毒。
德昂军
一个导游和一个医生创建的若开军若开军是三兄弟联盟中创建最晚但发展最快的一支部队。若开人其实生活在缅甸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西面与孟加拉国接壤。若开族人数接近300万,是缅甸的第4大民族,历史上建立过自己的王国。
提到若开就不得不提到皎漂港,这里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中国与缅甸合作在此建设了多个大型项目,中国的油气管道也从这里经缅甸通往国内。不仅中国,印度等国家也在此地有投资。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个问题。若开与北部山区距离可谓十万八千里,但他们为什么跑到缅北去打仗呢?
其实若开人被缅族人同化程度很高,双方文化、宗教、语言也很相似,彼此之间已经有上百年没发生过战争。但缅甸军政府上台后,对若开族的压迫越来越严重。
此前若开人倾向以政治手段争取民族权利,零星的武装组织根本成不了气候。但政治斗争也往往遭到缅族压迫,比如若开人的政党即便赢得了多数选票,军政府也拒绝让他们的领袖出任若开邦主席。
2009年,通米能和纽通昂带着30人前往克钦邦接受武装训练,途中有4人被捕。最后26人到达,在训练结束后成立了若开军,当时他们只有一条枪。
当然,克钦邦不可能随便来个人就接受,通米能和纽通昂算是克钦邦抵抗组织的代表。
通米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此前从事导游工作,认识了很多外国朋友,他的岳父是若开邦的政治领袖。而纽通昂是一名医生,拥有博士学位。他出生于南部商业发达的皎漂镇,家族人脉非常广。
光看这两人的学历就可以秒杀缅北民地武领导人,而且他们还很年轻。通常若开邦的领袖都出生在北部,南部民众参与感比较低。通米能与纽通昂联手算是南北结合,这也是他们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米能
通米能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此前也经常在社交平台上用英文更新。更让人意外的是,网上还有个采访视频,在大山里训练的个别若开士兵也能说英语。(这难道与英国殖民有关?)
若开军成立时非常困难,当时还主政果敢的彭家声伸出援手,给了100条枪,这也算天使轮投资。按照中国旧军阀的逻辑,有枪就有人,有人就有地盘,有地盘就有钱,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所以若开军与同盟军的关系很铁,彭家声去世后,通米能还亲自去参加了他的葬礼。
当然,对若开军帮助最大的还是克钦,不仅帮助训练、给装备,还给了地盘让他们发展。克钦邦的矿区原本就有很多若开人在务工,这为若开军提供了兵源。
若开军原本打算完成训练后回老家开展武装斗争,但中间缅军和克钦军爆发冲突,于是留下来参加了战斗——实战也是一种训练。
按照若开军领袖通米能的说法,在若开邦有3万人参加他们的组织,但只有6000多人接受了武装训练。部队大部分在若开邦,但有6000多人驻扎在兄弟联盟的地盘上。
通米能把部队放到北部山区参加武装斗争,既能锻炼部队,又不让战火波及自己的家园,算是一个高招。而且在北部山区能获得一些特殊的资源,可能因为其位置特殊,会受到特殊对待。缅军曾指责若开军有107火箭炮,这是同盟军梦寐以求的东西。
若开军
带头大哥克钦独立军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反诈联盟背后的带头大哥就是克钦。同盟军与克钦军的渊源,甚至比前面两家武装更深。
当年彭家声还跟着杨家土司反抗老缅时,在果敢生存不下去,便跑到江西地区与克钦军联合作战,与克钦军的领导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后来彭家声脱离缅共掌控果敢,但克钦独立军还在与缅军作战,彭家声为他们供应武器。
为此彭家声的副手杨茂良还向缅军告密,最后在缅军支持下把彭家声赶下台。直到1995年,彭家声才重新打回果敢。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故事,限于篇幅原因,今天先不展开细说。
2009年,彭家声又被自己的副手白所成背叛,一度流亡泰国。后来他重新回到缅北,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克钦军。克钦军为其提供100条枪,这也是彭家声东山再起的本钱。以上内容,都是彭家声在自述中亲口说出来的。
那么克钦独立军又是什么来历呢?
在缅甸最北部靠近中国边界的地区叫克钦邦,也是克钦人的聚居地。克钦人与中国的景颇族同源,但19世纪末他们受西方传教士影响信奉了基督教。所使用的文字也是传教士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建的,不注意看会以为是英文。
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遭受挫折后,杜聿明指挥的部队就打算经克钦邦返回国内。远征军撤走后,缅甸完全空虚,美国觉得不能让日军这么轻松就占领缅甸,于是派101分遣队到敌后开展游击作战,同时发动少数民族武装抗日。
其中最成功的就是克钦游击队,在得到美军装备和训练后,克钦游击队在二战期间取得了很大成就。巅峰时期有高达1万名游击队员,击杀了5000多名日军,击伤万余日军,还破坏了大量日军设施。这样的战绩丝毫不亚于正规部队。
战后,英国人为了表彰克钦人的功劳,曾承诺允许其独立建邦。有了这段武装斗争经验,克钦人自然不会轻易放下武器,后来的克钦独立军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
基于以上几件事,很多人认为克钦亲西方。
克钦游击队
按照惯例,美国用过的人通常不会弃之不管。比如越战时期,美军曾武装过老挝的苗族武装。后来美国从越南撤军,还允许数千名苗族人移民美国,并且日后还给过他们援助。所以美国给克钦援助并不稀奇。
克钦人还成立了一个克钦民族组织,在泰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设有分支机构,他们的任务就是联系海外克钦人支援民族独立斗争。为了获得援助,他们自然要与西方各种组织保持紧密联系。
一个长期处于战争、生存困难的民族,四处筹钱并没有什么问题。克钦邦的位置比较特殊,处于中缅印包围之中,尤其是克钦军支持印度反政府武装,与印度关系并不好。所以西方国家即便要援助,也只能给点钱,武器很难进去。
这也就注定了西方援助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而且在那个地方,光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必须要与北方邻国搞好关系。事实上,克钦邦与果敢差不多,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北方邻国。
所以,很难简单地评价克钦到底亲谁。他们的抉择更多的是从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态度时有反复。有些人常说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但以利相交的朋友,就一定会左右摇摆,因为你可能什么时候都能满足他的利益。
克钦军
2009年,中资与缅甸合作的位于克钦邦境内的密松水电站正式开工。但不久后便遭到克钦方面的阻拦,设在英国的克钦民族组织在多个西方国家发动抗议活动。后来维基解密披露,在仰光的美国大使馆资助了一些反对密松水电站的活动团体。
缅军原本已与克钦独立军停火多年,因为反对建设水电站,双方于2011年6月再次爆发冲突,断断续续持续到今天。这也导致水电站项目在建设部分基础设施后搁置至今。
克钦人反对密松水电站项目的理由很多,比如破坏环境、淹没村庄、破坏克钦人风水等等,但本质上就两条。
第一水电站是中资与缅甸军政府合作的,克钦获利很少。第二缅甸军政府要借口保护水电站,派兵进来威胁克钦的安全。
克钦军这么一闹,什么资源都有了,而且屡试不爽。
尾声综合以上内容不难看出,缅北武装的利益和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之间的冲突,无非就是为了抢地盘争利益,并没有什么正义可言。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人站出来打反诈战役。但就在佤邦高官被通缉后不久,战斗便打响了。
这是否可以看做,接到强烈信号后,主动跑出来邀功示好呢?或者是扯虎皮拉大旗,来实现自身利益呢?大家自行搜索一下2009年彭家为什么被赶下台便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总之,反诈这面大旗的成色到底有多足还要经过时间检验,毕竟2009年以前的果敢同样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希望诈骗园区能被彻底摧毁,同胞们都能顺利回国。但反诈之战最后到底能打到什么程度,是由各家武装自身利益决定的,而不以各位看官的意志为转移。
缅甸北部民地武派别众多,果敢同盟军、若开军、德昂军三兄弟联盟在果敢反电诈都共同作战,都为果敢彻底铲除电诈出过力。
克钦独立军,中缅合资密松水电站,你们就和中缅政府一起谈好条件,以后合作共赢,利润分红,保护费可以提,让电站项目良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