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来龙去脉: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却丢了克里米亚

历史向来有温度 2023-09-28 13:49:12

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普遍的观点是因为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影响俄罗斯的安全,最终导致战争。

但鲜为人知的是前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参选时就明确表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当选后,他立即访问了莫斯科,再次公开承诺不会加入北约。

接着亚努科维奇签署了《对内对外政策原则法》,从法律上明确了乌克兰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遵守不结盟政策,不加入任何军事政治同盟。

为什么说亚努科维奇,因为冲突的起点就在他任期内。即便他一再强调不加入北约,仍未能阻挡俄乌冲突的爆发。所以很显然,俄乌冲突的起点并非是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

那么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亚努科维奇(左)

俄乌冲突之前的乌克兰

乌克兰独立以后面临着发展经济依靠谁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跟着富人走自己至少也能喝口汤。

假设现在给你发签证,让你自己选择向西或者向东,我相信智商超过90的人都会选同一个方向。

然而,乌克兰独立几十年都无法独立做出选择,无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从历史角度来看,早在波兰统治时期,乌东地区的哥萨克首领便借助沙俄的力量反抗。后来乌克兰又长期被俄国统治,尤其是苏联时期,大量俄罗斯人迁移到乌克兰东部。

使得独立后的乌克兰东西部人民的观念存在着很大冲突,两种观念势均力敌,在政局上的反应就是乌克兰忽然亲西方,忽然亲俄罗斯,一旦出现亲西方苗头,就会被很快扑灭。

从经济角度来看,乌克兰的工业和重要矿产大多集中在东部,独立前这些产品都按苏联标准生产,提供给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想亲近欧盟,但需要一段时间改革才能使自身符合欧盟标准。

如果在这个过渡期,俄罗斯及其影响的独联体国家拒绝乌克兰的产品,那么乌克兰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经济衰退。事实上,俄罗斯经常使用这一招,只要乌克兰出现亲西方倾向,便会在进口产品上施加压力

从资源角度看,乌克兰的天然气进口严重依赖俄罗斯,亲西方总统尤先科执政时期,几乎每年俄罗斯都会利用天然气卡乌克兰的脖子。尽管现在人们常常说俄乌本是兄弟,但俄罗斯给自己兄弟的天然气价格要远高于欧盟,这就是卡脖子的后果。天然气几乎成了影响乌克兰经济的命门。

俄罗斯绝不希望看到一个全面亲西方的乌克兰,当下的主流叙事是俄罗斯要建立“缓冲地带”。其实更重要的是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这是一座优良的不冻港,苏联时期一直是黑海舰队的驻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乌克兰租用了塞瓦斯托波尔港。不难想象一旦乌克兰全面亲西方,租约到期后很可能不会再与俄罗斯续约,甚至还可能转交给北约作为海军基地。届时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将会被完全堵死。

俄罗斯一心想要把乌克兰拴在身边,但有三种办法可用:

一是经济上大力扶助,帮助乌克兰老百姓过上比欧盟还富裕的生活,届时他们赶都赶不走。

二是帮助乌克兰权贵人物永远留在舞台上,像卢卡申科那样,拉拢一小部分人便可控制一个国家。

三是使用武力威胁,捏住软肋,不听话就掐。

经济方面,乌克兰有的俄罗斯基本不缺,两国贸易没有什么互补性。俄罗斯最多只能卖点便宜的天然气给乌克兰,让他收点管道过境费,再给点自己吃剩了的工业。

俄罗斯的市场太小,养个白俄罗斯还勉勉强强,远远无法支撑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乌克兰跟他混下去,做得再好,也只能混成个大号白俄罗斯。

最尴尬的是,乌克兰独立以后模仿西方建立了“三权分立”制度,虽然不完善,但基本上实现了政治人物的轮替。独立几十年,老百姓闹了好几次大的了,没有哪个政治人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学老卢。

所以,俄罗斯只剩卡脖子手段可以用了。除了天然气外,最大的杀手锏其实是乌东亲俄民众,由于数量庞大,他们能在政治上产生很大影响。乌克兰政治人物不得不顾虑他们的情感,即便亲西方,也不敢跑得太远。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武力手段是很难拴住一个人的心的。

战争之下的乌克兰

全面亲西方路线遭受挫折

正如前文所说,乌克兰的产业本来是专门为供应苏联加盟共和国而设计。各国独立后,国与国之间产生了壁垒,乌克兰的产品要进去并不像从前那样方便。而且由于达不到欧盟标准,所以也很难打开欧盟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乌克兰政局动荡,倾向忽东忽西,使投资环境恶劣,外资也不敢轻易进入。几十年来,每当乌克兰想往西边走的时候,总被现实狠狠地拽回来。

最后形成了娘不亲、爹不疼的恶性循环。所以乌克兰独立几十年,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经济水平甚至还不如独立前。苏联时期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怀念那个年代。

作为苏系国家,乌克兰不可避免地存在腐败和垄断等弊病。政治人物不断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政治和经济利益都被寡头和利益集团垄断。始终没有一位总统能带普通老百姓走出困境,老百姓普遍对现状不满。

俗话说,穷则思变。2004年,乌克兰人选出了一位全面亲西方的总统——尤先科。需要说明的是,他并非一步登天,而是有着长期的从政经历,自创政党并一步步发展成议会第一大党派,进而当选总统。

尤先科主政时期,乌克兰出现过短暂的经济繁荣,甚至还出现过8%的增长率。他还推动乌克兰成功加入了WTO。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尤先科当选后公开表示,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

想要加入欧盟并不容易,第一步需要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成为欧盟的候选国。然后进行深度的体制改革,直到符合欧盟标准。

尤先科任内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推动与欧盟的互免签证谈判,计划先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按照约定,乌克兰的钢铁和纺织产品将零关税出口欧盟,欧盟还将给予乌克兰80%的农产品零关税。这对乌克兰人诱惑极大。

经过15轮的艰辛谈判,到尤先科任期末,互免签证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基本上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走流程等签字了。

然而天公不作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加上天然气一直被俄罗斯卡脖子,乌克兰经济受到重创,进入衰退期,甚至出现了14%的负增长。

在2010年的选举中,亲俄罗斯的总统亚努科维奇上台。

尤先科

亚努科维奇的选择决定了乌克兰的命运

政治人物通常不会把自己的倾向写在脸上。亚努科维奇竞选时的口号,也是欧盟优先。这说明乌克兰政治人物清楚地知道站在哪边能带领国家富裕,战在哪边能赢得民众的支持。

但亚努科维奇又认为,乌克兰的产品需要一个过渡期才能达到欧盟标准,在这之前乌克兰仍然要跟独联体国家做生意,也必须保持良好关系。

所以在亚努科维奇看来,欧盟和俄罗斯是远景和近景的关系。因此,他主张采取平衡策略,想把乌克兰打造成中立国家。也就是现在很多人说的一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应当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

亚努科维奇的说法只是为了安抚反对派的情绪,以争取更多的选票,同时不破坏西方对他的印象。他是这么说的,但做的却是另外一套。

亚努科维奇一上台后就访问莫斯科,并做出承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保证俄语地位;延长俄罗斯黑海舰队驻克里米亚基地的租期;双方加大经贸合作。

不久,亚努科维奇又签署了《对内对外政策原则法》,规定乌克兰遵守中立原则,从法律上明确了不加入北约。

亚努科维奇看似中立,但事实上只要俄罗斯军队在克里米亚存在,北约不可能接受乌克兰。而俄罗斯对于亚努科维奇则是又打又拉:

俄罗斯绝不希望看到乌克兰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因为随着乌克兰和欧盟一体化不断推进,之后包括互免签证、立法标准等社会领域合作得到落实,乌克兰将会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成为一个欧洲国家。

俄罗斯抛出了关税同盟(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统一关税),邀请乌克兰参加。2011年普京访问乌克兰时表示,乌克兰若加入关税同盟将会享受到天然气价格优惠,仅这一项就能节约80亿美元。

同时普京又威胁说,乌克兰若要加入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大量不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仍将流向俄罗斯,届时俄罗斯将不得不“构建关税边界”。

乌克兰当时的关税大概为4.5%,如果加入关税同盟将会提高到10.25%,这会违背加入WTO以及和欧盟谈判时的承诺,导致他永远也不可能再加入欧盟。

乌克兰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亚努科维奇也想走钢丝,两边都不得罪。一开始他委婉地拒绝了关税同盟,但随着国内经济不断恶化以及俄罗斯的施压,他对关税同盟的态度不断软化。

他一方面表示准备发展同关税同盟的合作,将按照3+1的模式(不正式加入)签署合作文件。但与此同时,又与欧盟草签了联系国协定。

俄罗斯并不愿给乌克兰走钢丝的空间,得知其与欧盟草签后,施加了更大的压力。2013年8月底,普京直接摊牌,如果乌克兰不加入关税同盟,俄罗斯将被迫采取保护性措施。

在关键时刻,亚努科维奇突然转向,于2013年底宣布暂缓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并试图加入关税同盟。据后来媒体报道,亚努科维奇突然转向的内幕是:

乌克兰国库空虚欠了大量外债,各项经济指标也亮起了红灯,国家陷入破产的边缘,亚努科维奇位置越来越不稳。要知道亚努科维奇任内对一批反对派进行了打击,一旦下台他自己也很可能遭到对方的报复。

在此情况下,他分别与欧盟和俄罗斯进行谈判,希望获得200亿美元的援助。但欧盟的钱都要经过民意机构严格审查的,最终只能拿出6亿1千万欧元,而且还提出要乌克兰进行深层经济改革。

俄罗斯则愿意拿出150亿美元,并且天然气还给予30%的优惠。对于亚努科维奇来说,保命要紧,只有俄罗斯开出的条件能救他,于是他决定暂缓与欧盟正式签订联系国协定。

战争在2014年已经打响

亚努科维奇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乌克兰政治危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能起到变速作用。乌克兰的内因就是,老百姓普遍不同意加入关税同盟。

他们认为关税同盟是“永恒总统的共同体”,因此对亚努科维奇极具吸引力。但对老百姓而言,这意味着无边的腐败、苏联式的经济和低下的生活水平。

于是各地爆发了游行示威,要求亚努科维奇履行承诺,同欧盟签订协定。亚努科维奇一开始试图镇压,不料却导致更大的冲突。

各地的怒火都压不住,亚努科维奇只能向反对派妥协,接受内阁全体辞职。但示威者仍不满意,要求亚努科维奇也下台。随后亚努科维奇逃往俄罗斯,乌克兰国会表决将其革职。

亚努科维奇逃到俄罗斯后,请求俄罗斯出兵帮助恢复地位,但不料俄罗斯派出瓦格纳部队强占了克里米亚,并在乌东地区煽动亲俄民族闹独立。

事情发展到这里,可以总结一下,俄乌冲突的起因并不是乌克兰要加入北约,而是老百姓想加入欧盟,改变穷困现状。欧盟并不是一个军事组织。

但是俄罗斯强占克里米亚之后,事情性质完全改变,利用军队抢占主权领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意味着战争。俄罗斯做的不止于此,还在乌东地区煽动亲俄民众闹独立。

乌克兰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并没有因为克里米亚被占领而向俄军开战,他们优先针对的是国内的分裂势力。当时的分裂势力远不止如今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州,而是横跨了北到哈尔科夫南到马里乌波尔的全部乌东地区。

乌克兰著名的亚速营就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起初他们只是哈尔科夫一个以民族主义者为主的足球俱乐部。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与分裂势力战斗,稳住了哈尔科夫,随后一路打到马里乌波尔。

占领克里米亚的瓦格纳部队

乌军虽然很拉胯,但打乌东这些地方保安团性质的武装还是绰绰有余。事后各方解密资料显示,正是由于乌东武装经不起打,于是俄罗斯把在克里米亚的瓦格纳集团调到乌东,随后乌军遭到痛击。

于是乌克兰方面不得不同意与乌东民兵谈判停火,其中双方打打停停。乌克兰明白光靠自身的力量,肯定无法收复国土,只能寻找外援。只能说乌克兰找到北约是无奈的选择,若不是国土被分裂,谁愿意去打仗呢?

经过北约训练,并装备了部分北约武器的乌克兰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在随后的战斗中,不断获胜,收复了顿巴斯地区大量领土。这个时候俄罗斯终于坐不住了,因为一旦顿巴斯被完全收复,乌克兰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克里米亚。

于是便出现了大家所速知的经典一幕,俄罗斯说自己从未想开战,全世界都在嘲笑美国的情报,但几天后战争全面打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