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大坝到底谁炸的?上一次被炸致10万人遇难,真相隐瞒了50年

历史向来有温度 2023-09-28 13:49:16

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破坏,目前双方各执一词,究竟是谁所为,恐怕只有当事双方心知肚明。这类影响重大的事件,真相往往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浮出水面。

如果对真相好奇,也许我们能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乌克兰的大坝并非首次被炸毁

上一次被炸毁的是第聂伯河水电站,而且在短短几年间竟然两次被炸毁,其规模比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带来的危害也更大。乌克兰方面的历史学家称,至少有10万人在这次事件中遇难。

到底是谁炸毁大坝,当时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此事甚至一度被人遗忘。直到大坝炸毁50年后,一批档案被公开,真相才最终浮出水面。

被炸毁的第聂伯河大坝

曾是苏联人的骄傲

第聂伯河水资源丰富,从19世纪起,沙俄就想在河上建立大坝,以改善急流区的航运条件。可惜当年技术和资金有限,建大坝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十月革命后,伟大导师列宁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苏联掀起一股建设电站的热潮。

1920年2月,苏联成立国家电力委员会,仅5个月后该部门就提交了一份长达500页的关于修建第聂伯河大坝和水电站的规划书。

前期项目被交给一个叫亚历山德罗夫的工程师负责,他带领自己的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勘测,最终将大坝的位置定在距离扎波罗热不远的上游处。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得知苏联要建大坝,想来分一杯羹,但苏联领导人根本不愿使用国外资本。

只不过,苏联刚刚经历了内战,也是“一穷二白”的状态,缺乏资金和技术,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建设大坝的任务。亚历山德罗夫跑去美国转了一圈,请来美国著名工程师库珀的团队作为顾问。

1927年,苏联提出加速工业化,准备建设大量工厂。工厂需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项目也在这个时候启动建设。

建设大坝的工人

在当时的条件下建大坝,更多的是依靠人力。大量工人在第聂伯河沿岸开凿花岗岩石头,只要完成相应的任务,一天可以获得两个半卢布。

大坝建设末期,乌克兰爆发了饥荒。但为了保证工期以及支付外国顾问的工资,乌克兰人民只能勒紧裤腰带,用粮食换成外汇。

为了建设大坝,苏联启动了举国体制。建设大坝所需要的一切材料,苏联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滴慢慢凑齐。比如生产出此前从未使用过的玻璃砖、高品质水泥。

当然,一些核心设备,比如涡轮机和发电机,还是要从美国进口。

1932年10月4日,第聂伯河水电站举办投产仪式。当总工程师温特尔拉上象征发电机启动的电闸后,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山呼海啸的“乌拉”声。

温特尔在现场讲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他说:

美国人和德国人都质疑过我们的能力,但我们最终还是成功了。他们最终见到了他们没有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也不可能有的东西。

这段话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苏联的主流意识,透露出一种扬眉吐气的喜悦。所以这座水电站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苏联人的骄傲,就如同中国人对三峡大坝的情感。

第聂伯河水电站为苏联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1937年,扎波罗热生产了苏联60%的铝、60%的铁合金、100%的镁和20%的钢材。每天至少有600辆货车,从这里拉运货物向东行驶。

这些工厂所需要的电力,全部来自第聂伯河水电站。

建设中的大坝

为阻挡德军炸毁大坝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起初并未意识到德国的军事计划,没有太多防备。在德国人的闪电攻势下,演变成“1小时22分”式的溃败。

基辅很快就陷入包围之中,德军从基辅沿着第聂伯河南下,进行大迂回,推进到扎波罗热附近。

溃退的军队和逃难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向第聂伯河中心的霍尔蒂恰岛,德军也尾随追击登岛,并试图通过岛屿另一边的桥梁跨过第聂伯河。

苏军很快就炸毁了通往第聂伯河东岸的桥梁,无奈的德军只能在岛上炮击扎波罗热和第聂伯河水电站,试图封锁苏军的退路。炮击虽然损毁了水电站的一些建筑,但对于主体结构来说,无异于挠痒痒。

德军越过第聂伯河唯一的通道就剩扎波罗热上游的大坝,情况对苏军极为不利。失去了第聂伯河这道天然屏障,不仅意味着自己的退路被切断,而且东岸地区更加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在扎波罗热还有包括军工厂在内的数十家工厂未来得及转移,如果被德军占领,对苏联来说绝对是个重大的损失。

曾被苏联人视为掌上明珠的第聂伯河水电站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将之摧毁不仅十余年的荣誉化为乌有,而且会给下游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比起这些,更让苏联领导人难以接受的是战败。

最终,苏联领导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万不得已时,实行焦土政策,破坏水电站。

防御部队接到命令后开始破坏,他们让水电站满负荷运转,随后断开润换油分配器。由于缺乏润换,机器因过热而损坏,变成一堆废铁。

这个办法简单而有效,德国人占据了水电站后,德国军备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到此参观,也对破坏方法惊叹不已。

破坏行动还未结束,因为主要目的是防止德军渡江,苏军不得不炸毁大坝。事实上,早在德国追到大坝之前的几天,苏军已经从后方运来20多吨炸药。

工程上校鲍里斯·埃波夫和中校阿列克谢·彼得罗夫斯基负责破坏行动。1941年8月18日晚,轰隆一声巨响,全长600多米的第聂伯河大坝,被炸开了一个175米的豁口。

据前线军官后来回忆:“我们在扎波罗热,突然脚下的大地震动了——空气因巨大的爆炸而颤抖。”

德军被洪水阻挡

50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

江水崩腾而下,下游水位猛升。出于保密原因,炸毁大坝的行动并未通知下游军事单位和附近居民,洪流很快便导致了灾难,下游大量村庄被淹没。

一些正在往后方撤退的部队,被洪水隔绝在第聂伯河西岸。比如苏军第二骑兵军、第18军和第9集团军的一些单位,被阻隔后最终被德军包围俘虏。只有少部分人丢弃装备,逃到对岸。

当时下游沿岸还驻扎着一些军事单位,由于突发洪水,大量装备和士兵被淹。幸好由于两岸平原经常洪水泛滥,附近居民基本都有船,他们救下了不少士兵。

但仍有不幸遇难者,一名目击者称,当洪水退去时,数百名红军士兵和平民的遗体被挂在树上。而在这一带工作和生活的人员,遇难的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当时,苏联并未统计这一事件造成的伤亡数据,所以关于伤亡有很多说法。乌克兰历史学界认为,有大约2万名士兵未能及时撤离,最终被俘或者遇难,共计10万余人死亡。

大坝被炸毁,只迟缓了德军一个多月,10月份德军完全占据扎波罗热。这期间,苏军有充足的时间转移工厂,疏散老百姓。

对于大坝被炸毁,苏联方面坚称是遭到敌人破坏。但美国报纸第一时间报道,是苏军为了阻止德军推进才炸毁大坝。对于这一说法,苏联方面未置可否。

以后此事从未被宣传,到底是谁炸毁了大坝,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甚至被人们淡忘。

直到50年后,苏联解体,许多档案被公开。档案显示,炸毁大坝其实早有准备。莫斯科最高领导人给总参谋部发了一份执行命令的密电。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佩尔武欣后来回忆道:

下午,当炸药铺设快要完成时,前线总部一名代表抵达。他向第聂伯罗军事指挥部的代表递交了一份电报:‘有人’指出,决不能让德国人占领大坝。

夜幕降临后,德军不断对大坝进行炮击,那里已经无法通行,工兵随后引爆了炸弹。

航拍图

尾声:

苏军撤离后,德军也意识到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巨大作用,试图修复。他们强制大批战俘和当地老百姓投入到繁重而危险的劳役之中,这甚至激起了当地一些老百姓的抵抗,发展成游击队。

大概在1942年夏天,德国人修复了大坝。不过那时附近的工厂基本被摧毁,用电需求大减,德国人只修复了部分发电机。

宁静的时间非常短暂,1943年,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后开始反攻。德军为了迟缓苏军追击,也准备炸毁第聂伯河大坝。

不过苏军情报人员提前侦察到了信息,进行了破坏。德国的爆炸不算成功,只破坏了大坝上的车站和一些道路,大坝主体得以保存。

1944年,苏联启动了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复工程。不得不承认,苏联人的修复能力也极为强大。

由于男性都在前线打仗,大量女性参与了修复工程。她们缺乏现代化工具,大多依靠铁镐和铲子,天平均工作长达12-15小时。

二战结束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交付了容量为90兆瓦的新发电机,取代被毁坏的77.5兆瓦的发电机。

1947年3月3日,修复后的水电站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三年后,最后一台发电机组也投入运行。修复后的第聂伯河发电站比被损坏前容量高出1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