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希特勒没打算屠杀犹太人,是巴勒斯坦领袖怂恿他干的

历史向来有温度 2023-11-02 01:57:03

2015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第37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发表了一番惊人言论,他说:

当年希特勒并不打算屠杀犹太人,只是希望把犹太人赶出欧洲。是巴勒斯坦的宗教领袖、大穆夫提阿明·侯赛尼让希特勒把犹太人烧死。

内塔尼亚胡的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就连以色列人也被整不会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给敌人加罪名可以,但不能把另一个敌人洗白啊!于是舆论纷纷批评内塔尼亚胡。

历史学界普遍认为,纳粹的屠杀决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形成,而侯赛尼是1941年才与希特勒见面,所以说他怂恿了希特勒并不准确。

虽然后来内塔尼亚胡对自己的言论进行了道歉,但侯赛尼确确实实对巴勒斯坦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人将其称为巴勒斯坦的“国父”,如今巴勒斯坦的状态与他有很大关系。他也确实曾与纳粹合作,有不光彩的一面。

侯赛尼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侯赛尼

巴勒斯坦最高宗教领袖

侯赛尼家族是耶路撒冷四大家族之一,血统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的先知默罕穆德。该家族长期垄断耶路撒冷市长和穆夫提(宗教职务)两个职务,侯赛尼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是穆夫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扶持红海沿岸的哈希姆家族发动了针对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大起义。侯赛尼原本在奥斯曼帝国干炮兵,后来加入了哈希姆家族费萨尔王子率领的起义军。

他们一路打到大马士革,建立了阿拉伯叙利亚王国。据英国军官观察,当时的侯赛尼是个单纯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希望借助英国力量帮助阿拉伯独立。

他拥护费萨尔王子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在内的大叙利亚王国,为此还办了一份《南叙利亚报》。打算将来巴勒斯坦并入大叙利亚后就用这个名字。

但叙利亚早已经被英国私下划给了法国,不久法国就出兵把费萨尔赶下台,年轻的侯赛尼第一次尝到梦碎的滋味。

接着,英国人还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后来大量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人矛盾日益激化。

1920年4月,耶路撒冷爆发骚乱,阿拉伯人洗劫了犹太社区,并攻击犹太人。导致5名犹太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侯赛尼因涉嫌煽动骚乱被捕,不过他设法逃到叙利亚。侯赛尼家族的市长职务也被竞争对手取代。

侯赛尼的思想开始转变,彻底对英国委任当局失去了好感。加上叙利亚王国的失败,他从泛阿拉伯主义转为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

新上任的英国高级专员为了安抚阿拉伯人决定赦免参加骚乱的人员。侯赛尼一开始不愿接受赦免,因为他认为自己无罪。直到他哥哥去世后,英国有意扶持他接替穆夫提职务,他才赶回巴勒斯坦。

当时侯赛尼才25岁,不论年龄和资历都不满足担任穆夫提的条件。在接下来的选举中,他的得票数在4位候选人中垫底。

由于市长职务已经给了侯赛尼的竞争对手,为了平衡阿拉伯人的内部矛盾,英国人还是决定让侯赛尼出任穆夫提。后来英国人又创建了巴勒斯坦最高穆斯林委员会,让侯赛尼出任大穆夫提。

英国人可谓一把屎一把尿把侯赛尼扶上巴勒斯坦最高宗教领袖地位,他们希望扶持一位有威望并且强有力的阿拉伯领导人充当自己的代理,只是没有料到,侯赛尼早已与他们不是一条心。

侯赛尼上位后一点也没让英国人省心。

阿拉伯武装人员

错过最佳建国机会

侯赛尼上台后,雄心勃勃地募集资金,要修复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企图以此作为泛阿拉伯主义和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象征,获得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共同反对犹太移民。

耶路撒冷同时也是犹太人的圣地,阿拉伯人大兴土木必然影响他们。在随后的十余年中,双方不断发生摩擦,并于1929年到达了顶峰。

一个犹太男孩把足球踢进一户阿拉伯人家中,去取回时被刺死。犹太人无比愤怒,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葬礼。几天后,三名阿拉伯人在犹太社区被谋杀。

于是双方大打出手,多地爆发骚乱,造成136名阿拉伯人死亡和240人受伤,而犹太人也有135人死亡340多人受伤。

这次事件使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坚信,英国人站在犹太人一边反对阿拉伯人,他们对与英国合作的领袖人物越来越不满,开始分裂出多个组织。侯赛尼为了控制自己手中的权力,让侄子秘密筹备了一个青年组织,进行着军事准备。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迫害犹太人,同时英、美、法等国家关闭了犹太移民的大门,使得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

这导致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不满,与犹太人的零星冲突,慢慢发展成以反英为主的全国性罢工,农村地区还发生了零星的武装起义。阿拉伯人要求英国委任当局停止犹太移民和购地政策。

侯赛尼抓住机会整合了各个派别,成立阿拉伯高级委员会,自任主席。在获得意大利的资金支持后,决定公开介入冲突,呼吁阿拉伯人不要向英国缴税并举行总罢工。

英国一边严酷的镇压,一边找外约旦和伊拉克出面调解(这两个政权都是英国扶持的)。并承诺派调查团到巴勒斯坦调查,给出解决方案,第一阶段的罢工才于1936年底停止。

事后英国搜捕起义领导人,侯赛尼听到风声立即跑路,逃到了黎巴嫩。英国皇家调查团调查后得出结论:

英国应该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由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水火不容,应该让他们分开治理。调查团给出的方案是:阿拉伯人占70%的土地,犹太人占20%的土地,耶路撒冷由英国继续代管。

巴勒斯坦骚乱

回过头来看,这份分治方案对阿拉伯人是很有利的。侯赛尼呼吁巴勒斯坦人拒绝分治方案,尽管已经跑路到了国外,但精神上的东西并不受空间的限制,侯赛尼依然对阿拉伯人有巨大影响力。

侯赛尼拒绝分治方案主要原因倒不是认为方案不公。1952年,他接受美国《生活》杂志采访时说:“灭绝犹太人不在我们的规划中,犹太人和我们一起生活了13个世纪,他们是少数族群,是我们保护他们。”

不难看出,侯赛尼也认同历史上犹太人一直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生活,并不是突然跑出来抢占阿拉伯人的地盘。但他却否认了少数族群的生存权,不愿分给他们一块地盘,这种极端思想后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外约旦的阿卜杜拉国王一直想吞并巴勒斯坦,他与英国人关系密切,军事实力也很强,完全有这个能力。同时阿卜杜拉国王与侯赛尼家族的竞争对手关系也很密切,侯赛尼担心巴勒斯坦被吞并后,自己的地位将不保。

最后,阿拉伯世界中只有阿卜杜拉一个人公开支持分治方案。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只能收回方案。因为侯赛尼一念之差,巴勒斯坦错过了最佳的和平建国机会。

1937年秋,大规模起义再次爆发,犹太人的军事组织也展开疯狂报复。一直到1939年中,英国增派兵力后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这时已经处于二战全面爆发的前夕,欧洲局势越来越紧张。英国为了安抚阿拉伯人,发表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移民及购地,并承诺帮助巴勒斯坦人建立一个独立国家。

但侯赛尼仍不满意,在黎巴嫩发表讲话,谴责白皮书是英国一个迂回政策,鼓动阿拉伯人反对白皮书。他还下令暗杀反对派领导以及亲英温和派领导,杀一名领导100巴勒斯坦镑,一名叛徒25镑,一名犹太人10镑。

历史学界认为,正是侯赛尼这种极端政策,更加坚定了犹太复国主义独立建国的信念。假设侯赛尼能稍微做一点退让,巴勒斯坦早已经迎来和平,会少遭受很多苦难。

阿拉伯高级委员会

投靠纳粹

起义期间,侯赛尼一直在寻求意大利和德国的帮助,原因很简单,他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虽然希特勒也曾发表过蔑视阿拉伯人的言论,但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几乎没有干涉过中东事务,阿拉伯人将这种不干涉政策解读为善意。当时德、意还未公开与英国撕破脸,只给了侯赛尼一些有限的资金。

二战爆发后,侯赛尼前往伊拉克寻求庇护,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与德国人的关系,在伊拉克宣传阿拉伯民族主义。

伊拉克内部分为亲德和亲英两派,侯赛尼再次站错队,支持了发动政变的亲德派。不过英国立即调兵镇压,仅用两周时间就重新夺回了巴格达。侯赛尼再一次失去庇护所,只能辗转前往欧洲,进一步投靠纳粹势力。

意大利当即提供了100万里拉的赠款,墨索里尼亲自出面接见了他。双方达成协议,阿拉伯人支持轴心国,轴心国则承诺废除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家园。

希特勒接见

随后,侯赛尼又前往德国,得到希特勒的接见。侯赛尼则请求希特勒发表公开声明,支持阿拉伯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并废除犹太民族家园。希特勒担心公开表态后,将会加强法国抵抗派的力量。

他要侯赛尼牢记:当德国击败苏联并突破高加索和中东时,将支持阿拉伯解放……犹太人不仅会被赶出德国势力范围,甚至会在德国势力范围之外遭到追捕和消灭。

在与纳粹合作的过程中,侯赛尼主要干了三件事:

一是阻止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侯赛尼在回忆录中承认,他曾写信给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国家,要求他们阻止犹太移民。

比如1943年5月,当得知4000多名犹太儿童在500多名成人陪同下成功抵达巴勒斯坦后,他要求德国外交部长“尽最大努力”阻止此类现象。战后,犹太人认为有40万人因无法到达巴勒斯坦而遭到屠杀,侯赛尼该为此负责。

二是充当纳粹宣传员。德国每个月提供给侯赛尼50000马克作为活动经费,当时德国元帅每年的工资才25000马克。侯赛尼利用自己在穆斯林中间的影响力,进行广泛的舆论宣传。

他在柏林的广播电台上公开声称:“阿拉伯人,为你们的神圣权力而战。无论你们在哪里找到犹太人,都要杀掉他们。”

三是帮助招募穆斯林士兵。当时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德国计划在这里招募穆斯林士兵,不过一开始进展并不顺利。德国要求侯赛尼出面宣传,侯赛尼多次前往巴尔干地区拜访,并在部队中发表演讲。

二战期间,德国招募了三个穆斯林党卫军山地师,这些部队主要用来对付游击队。其中第13山地师对塞尔维亚人和犹太平民实施屠杀暴行,以残暴和野蛮而闻名,就连正牌党卫军都自叹不如。

侯赛尼向穆斯林部队敬礼

战争末期,侯赛尼在德国南部被法国军队逮捕。法国为了利用侯赛尼维护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对他优待,不仅给了别墅,还配了小车和工作人员。

但英国、南斯拉夫将侯赛尼列为战犯,要求引渡,犹太人也组织人员准备到法国暗杀。法国捡了块烫手的山芋,不好处理,最后只能故意让其逃走。

侯赛尼前往埃及,得到埃及国王法鲁克的庇护。因为在这之前,阿拉伯国家就成立了阿拉伯联盟,埃及是当时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法鲁克有意通过侯赛尼扩大影响力,争夺联盟领导权。

在阿拉伯联盟的建议下,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高级委员得以重建,侯赛尼不仅逃过了审判,还成了高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只不过,此时的侯赛尼成了巴勒斯坦独立的累赘。

1947年,联合国在讨论巴勒斯坦问题时。犹太人专门制作了一本叫《阿拉伯高级委员会起源、人员和目的》的册子,这本册子里详细地列举了侯赛尼与纳粹高层的通信,以此证明巴勒斯坦领袖在二战期间勾结纳粹迫害犹太人。

侯赛尼过去的污点,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联合国调查委员会对巴勒斯坦进行分治的决心,他们相信犹太人在侯赛尼等人的领导下,难逃厄运。

后来联合国分治方案出台,侯赛尼再次拒绝,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说服埃及出兵干涉——这又是一个昏招。

由于阿拉伯联盟内部的分裂,以及美苏支持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联军失败告终。巴勒斯坦的土地完全被瓜分,侯赛尼的影响力一落千丈。

侯赛尼仍不死心,不时组织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攻击。1959年,埃及总统纳赛尔担心与以色列爆发战争,将全巴勒斯坦政府解散,侯赛尼也被迫前往黎巴嫩。

1974年7月4日,侯赛尼在黎巴嫩去世。他生前曾要求葬入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但这里已经被以色列占领,以色列表示拒绝。为民族独立奋斗一生的侯赛尼,却连葬身之地都没争取到,落得一个凄惨结局。

前线部队正在读侯赛尼编的册子

尾声

侯赛尼作为阿拉伯世界中最早的一批民族主义者,在反英斗争中表现出不屈的意志,对巴勒斯坦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确实称得上“国父”。

但他似乎走入了为了拒绝而拒绝的死胡同,不懂得妥协退让,还总在关键时刻站错队。最后巴勒斯坦的土地越闹越小,老百姓也遭受了无尽的苦难,这无疑是一个悲剧。

6 阅读:3411
评论列表
  • 南山 31
    2023-11-13 16:35

    卖50万一片面包也是巴勒斯坦人忽悠你的吗?

  • 2023-11-13 16:59

    内塔尼亚胡真无耻!

  • 2024-01-13 09:15

    世界太疯狂,老鼠给猫做伴娘,为了利益信口雌黄……

  • 2023-11-05 19:25

    标题党瞎编的东西也能信?

    蜕变 回复: 斯图卡
    饭都端到你面前了,你却还要别人咀嚼了喂给你[笑着哭][笑着哭]
    斯图卡 回复:
    那你来证明一下
  • 456 4
    2023-11-14 11:08

    这事我证明,说的没错,前两天我们吃烤串时说的[笑着哭]

  • 2023-11-14 04:57

    哈哈哈哈哈哈哈

  • 2024-01-13 12:01

    德国人表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