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爱将郭炳生投敌叛变,为确保击毙他,成排步枪同时射击

四海视野 2025-02-18 11:51:58

1932年9月,为突破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时任我军第五军长的彭德怀,正与其他指挥员紧张商讨突围方案。

此时,一名警卫员携电报步入,将其递交至彭老总手中。

老总审阅电报完毕,面色凝重,瞬间呆坐在椅上,陷入沉思。

曾在我军红三师担任师长的郭炳生,临阵叛逃,带领部分战士投靠蒋介石集团,此举对我军构成了重大威胁。

彭老总既怒且惜,他倾注心血抚养之人,视如己出,而今竟犯下背叛革命之重罪。

彭老总与郭炳生关系如何?郭炳生后来命运怎样?

【郭炳生的身世背景】

郭炳生之父郭得云,凭一身武艺投身湘军,并追随孙中山参与多项运动。

在军营中,郭得云与彭老总交往甚密,他引领彭老总参与多项社会运动,使彭老总得以积累丰富的斗争经验。

郭得云常照料彭老总,并曾救其性命,彭老总对此深感感动。

1922年,郭德纲(注:原文中的“郭得云”可能为笔误,假设此处指“郭德纲”)身患重病。

弥留时,他唤14岁的郭炳生前来,令其投奔旧友彭老总,并叮嘱务必听从教导,以期日后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郭炳生年幼,却明辨彭叔叔为人善良,遂决定跟随于他。

郭炳生在郭得云去世后,携其父遗书与信物,前往彭老总所在军营寻访。

彭老总为报恩,应允抚养郭得云,并承担其上学费用。

然而,彭老总未曾料到,这位养子日后竟会与他背道而驰,踏上叛变之路。

【郭炳生成为我军栋梁】

郭炳生在彭老总的悉心教导下,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他当时心怀救国梦想,一是源于继承父亲的遗愿,二是为了回馈彭老总对他的养育之情。

18岁时,他顺利参军,正式踏上军旅之路。

彭老总见其好学且聪敏,遂让其随侍左右,意在倾囊相授。他勤学不辍,进步显著,终获彭老总认可。

1928年,他追随彭德怀总司令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红军队伍的一员。

彭德怀将军发动平江起义时,郭炳生被委以重任,担任向岳州传达起义信息的使者。

起义成功后,因任务完成出色,郭炳生被众人推选为红军第五军的排长。

9月,郭炳生领兵赴江西,与敌展开激战。

战斗中,郭炳生英勇无畏,冲锋在前,率战士与敌激战,最终歼灭敌军,因此荣获彭老总嘉奖。

12月,他获得晋升,成为大队长。

1930年6月,红军第三军团成立后,彭德怀出任总指挥一职,同时,郭炳生被委以第三师师长重任。

在攻打长沙的战役里,郭炳生领导红三师,成功歼敌大部,赢得胜利。

长沙战役是郭炳生最辉煌之战,彭老总深感欣慰,赞其智勇双全,未负期望。

自此,郭炳生成为彭老总的爱将,然而不久后,他发生了彭老总未曾预料的巨大转变。

【郭炳生的投敌叛逃】

长沙战役胜利后,红军第三军团的装备条件显著提升。

战士们均着新军装,武器装备亦升级,第三军团士气大振,战士们迫不及待欲投身下一场战斗。

第三军团师长郭炳生最为自豪,他已成彭老总最信任之人,仕途正上升,战士们皆服从其管束与指挥。

郭炳生22岁时,因手中权力超出自身认知,导致迷失方向。

他暗中对彭老总隐瞒,私下滥用特权,追求享乐,且私自占有缴获的财物。

1931年,蒋介石部署了对红军的第三轮“围剿”行动。

毛伟人此次提出新作战方针:“诱敌深入”,即令红军主力东渡赣江,伺机击败敌军。

红三军团召开特别会议,旨在依据上级指示,制定新的行军计划。

部分同志忧虑此行危险,建议彭老总改变计划。郭炳生戏谑称,部队抵达陌生之地,恐难以立足。

彭老总见众人反对毛主席指示,怒拍桌子站起,坚定道:“我支持主席主张,红三军团需统一,以凝聚众人之力。”

郭炳生向来畏惧彭老总,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服从彭老总的指令。

红三军团东渡赣江后,成功完成任务,验证了毛伟人的指示与彭老总的坚持无误。

不久后,红军因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而人数大幅减少。

红三军部分师长干部阵亡,严峻战况令郭炳生对未来生忧,渐生怨恨,信仰动摇,日益悲观。

彭雪枫政委察觉其思想波动后,持续进行开导。

郭炳生此时已丧失革命信仰,萌生了叛逃之意。

1932年8月末某日,红二师与陈诚部激战正酣时,郭炳生率五团战士突然无故撤离战场。

经侦察,确认郭炳生率众前往抚州,该地由蒋介石管辖。

彭雪枫恍然大悟,意识到对方的意图竟是欲投靠蒋介石。

当前红军处境极其困苦,若任由其投靠蒋介石,必将对我军造成重大损失。

彭雪枫毅然无视生命危险,率领15名战士策马疾驰,追捕郭炳生。

五日后,彭雪枫等人抵达崇仁县,寻得驻此的五团,顺利会见了郭炳生。

他严词斥责郭炳生,令其即刻悔悟,并命令其带领五团战士迅速返回。

郭炳生执意寻找借口,决意离弃红军投奔蒋介石。彭雪枫见状,只得返回向彭老总报告此事。

彭老总阅电报后震惊,愣坐椅上,难以置信。他倾注厚望、亲手培养的郭炳生,竟成了叛徒。

【郭炳生的下场】

郭炳生投奔蒋介石阵营后,被任命为国军第三十七师师长,职责在于对抗彭德怀总司令的部队。

他毫不犹豫地应允,无视彭老总昔日的养育栽培,为追求荣华富贵,甘愿沦为蒋介石的爪牙。

郭炳生为表忠诚,下令对红军狠下杀手,并企图消灭彭老总部队后,占领其管辖区,意图割据自封,成为地方霸主。

但他由彭老总培养,因此彭老总必然了解并能应对他的用兵策略。

1933年3月,郭炳生屠戮红军战士,彭老总对此极为愤怒。

他认为此人已成人民公敌,不可因私情纵容,必须为牺牲的战士们讨回公道。

彭老总遂下令攻击郭炳生部队,决心清除叛徒。

红军战士将悲痛转为怒火,交战中果敢出击,给予郭炳生带领的国军第三十七师沉重打击。

红军战士齐举步枪,瞄准郭炳生同时开火,致其身亡,年仅25岁的他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之中。

郭炳生所部全军覆没的消息传至彭老总处,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他回想与郭炳生共度的近十年,未料精心培养的部将竟成敌人,深感辜负了老班长郭得云的信任与嘱托。

郭炳生叛逃成彭老总心中永痛,致侄子彭启超投奔时,他严词警告:若怀二心,必枪毙。此事对彭老总心理创伤极深。

【结语】

郭炳生本可前程似锦,却因一时虚荣,舍弃了光明的未来。

凭其军事才能,若多在彭老总麾下锤炼数年,他日后必成一代名将,受世人尊崇,被历史镌刻,得以青史留名。

他因贪恋虚荣、背弃信仰,终将导致不良结局,此乃自食恶果,无可救药。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