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2003年,我从一位职场懵懂小白开始参加工作,到现在成为职场老人,已经快20年了。
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说,自己一边努力工作,不断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尽快实现升职加薪;一边尽力与领导与同事处好关系,以期能够更好地加持自己的工作,甚至能在职场发展中出现惊喜,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或者走上“绿色通道”。
工作过程中,自己既是下属,与各类大小领导共事,又是上级,跟一线员工打过交道,同样也是同事,与周边的人谈天说地。工作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越发地感觉到与他人处好关系的重要性。
有句话,“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起初,自己一直以为只要手里有“金刚钻”,就一定能揽到瓷器活,工作上过得硬,人际关系自然也就能过得去,实则并不完全是这样。
在较为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个人的确因工作能力突出,成就过一段人际关系,但也摧毁过一段人际关系。正所谓。“成也工作能力,败也工作能力”。
那是09年的时候,公司几位可以称之为“大笔杆子”的老员工,有的提拔为部门领导,有的借调到上级机关,还有的离开了原单位,导致部门一时间奇缺能写材料、出文章的选手,而当时还算有一点文字功底、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自己,自然而然成了领导眼中的“香饽饽”。
每次领导写材料时,总能把自己带上,几次材料撰写顺利过关后,领导更是视自己为“小老弟”,私下里以朋友相处,从办公设施配备到请假时限把握等,都替自己考虑得非常周到。
正当自己为之得意时,并且对自身日常要求有所放松时。转过年的上半年,随着其他一些写材料的新人,日益成熟乃至可以独当一面地工作,自己这位所谓“材料高手”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吃香,到后来,一起跟领导汇稿的机会都少了。
三个月过后,随着与自己相处很融洽领导的离开,自己明显感到貌似提前被他人打入“冷宫”。往常原本不是事儿的工作当中的小情况、举手之劳的小协调,突然间,在一些同事与领导那里开始变得推来阻去,很不爽快,也让自己很是不解。
直到自己的原领导在离开前,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小施,工作是工作,人际是人际,别把自己不当回事儿,但也不能太当回事儿。”
从简短的话语当中,自己总感觉里面透露着什么。揣着这句话,个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开始不断地注意与他人相处方式的把握,逐渐地摸索出一些实在管用的相处门道。事实证明,以下4种人,几乎在任何场合,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
一、经常面带笑容的“欢喜人”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首因效应”。这一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人与人之间的最先接触,当然是彼此间的举止着装、音容笑貌等外在形象,但这里面起着关键作用的,往往是人的外在表情。脸上经常挂着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感觉的人员,总是能好、更快地与他人建立好人际关系,否则,一脸欠钱未还的“催账相”,则很容易吃瘪。
记得自己入职不久,因工作上的一次失误,被直接领导点名批评了几句,为此,搞得一天心情都不太好。再到其它部门协调工作时,不良的情绪也不由地反映到自己的脸上,说话的语气也显得有些冲。
结果,本来是借用投影仪的小事儿,却被对方要求要跟他们的领导打招呼。谁都知道,这明明就是器材管理员份内的事儿,哪个领导会天天盯着投影仪、电视机这些器材啊。
后来,自己又是打借条,又是签保证书的,总算把东西借到手。那位管理员看自己刚来不久,也挺不容易,便直言相告:“要么你职务很高,给下面整点儿脸色,显得你有力度,否则就和气点儿,心情不好,也不是我弄的。”
从那以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事情,我都竭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每一位领导与同事。
事实证明,很多事情不见得有多糟糕,而是要注意到自己的心态,反映到脸上就是自己的面部表情好不好。要相信,事情但凡火爆开局,没有谁会是赢家。
二、总能说到做到的“诚信人”常言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人与人之间相处,本质上处得实则就是“诚信”二字。只有在彼此都能信得着、靠得住的情况下,工作上的一些大事小情,才有继续办下去的可能,有了信任做基础与保障,带来的便是互相间人际关系的增温与巩固。
想一想,自己步入职场工作几年之后,能够得到领导的器重,有些时候,并不见得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多强,标准有多高,但有一点把握住了,那就是领导交办的事情,自己只要答应了,即使再难,也要按照当初领导定下的时间节点完成。
为此,自己也曾为完成一项应急任务,连续两个通宵加班,直至任务顺利完成。虽然确实很苦,但身处职场还是相信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想尝到甜头,不先吃点儿苦头怎么能行。
后来,但凡涉及到应急工作,领导总能第一时间想到我,用他的话说,“这项工作,交给小施我放心,先不说标准如何,肯定能拿出个东西出来。”
因为,有这层彼此信任关系打底,在涉及到自己提职加薪上,面对有的人员议论纷纷,领导自然也是力排众议,成全了自己。这在很大程度上告诉我,当自身利益未能实现到位时,要第一时间想到跟领导关系是否处到位,彼此的信任程度是否到位了。
三、始终守口如瓶的“靠谱人”职场当中的“口风严”,既是一种工作要求,也是一种职业道德与素养。一个人靠不靠谱,能不能跟他(她)相处,说话是否有把门的,占到了第一位。很难想像“满嘴跑火车”的大嘴巴,说啥传啥的万事通,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对于这样的人,往往唯恐避之而不及。
自己曾在一家公司做过办公室主任,应公司主要领导要求,年底要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薪资调整,涉及到具体的调整额度还未真正确定,没过几天就接到了个别车间主任打来的电话,声称调整额度有些偏低,能否建议公司再增大一下比例。
当时自己既觉得很被动,也十分肯定地认为,私下里有人乱传小道消息了。果然,经过一番调查,不实的消息,是从工资员口里传出的,当时,她还倍感委屈,认为这是她最要好的闺蜜,不可能告诉其他人的。
结果,出现了人际关系的“多米诺骨牌”现象。首先,那位工资员违反了工作纪律,被调整到其他岗位。其次,那位挖掘内幕消息的闺蜜,也因“出卖”朋友而断送了与那位工资员的日常往来。再次,自己也因为此事,影响了自身在公司领导心中的形象。
经历了这次不大不小的插曲,内在的人际关系也随之荡然无存了,甚至“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处事哲学,也被抛除在外了。
常记那句话,“两年学说话 一生学闭嘴。”人际关系有时也是一种易碎品,在一些流言蜚语、道听途说的话语面前,很容易被搞得支离破碎。
四、时刻收放有度的“稳重人”异性之间相处,有一句俚语:“别拿笑脸当爱情。”意在指明,相处时要一个度,对方用笑脸示好,并且是对你情有独钟,或许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礼节而已,不要想多了。
职场里,与他人相处依然也须把握好尺度,正所谓过犹不及,懂得分寸,才是成熟的表现。
有一次,部门里一位同事小赵因提职表示周末几位同事一起聚一下。与小赵同期入驻公司的两位同事小李和小孙,在饭局上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事后,也得到了小赵不同的回应。
小李,感觉小赵提职实属偶然,颇不服气,酒桌上不由地流露出不满的想法,讲了一些过格的话,行动上也无视日后中的上下级关系,对小赵称兄道弟,显得非常熟络,对此,小赵尽管表情有些不自然,但还是笑了笑。
而小孙则认为这是小赵个人努力的结果,不但表示祝贺,也谦逊地表示日后要多向自己的新上级小赵学习,小赵那边听后开心地举杯,先干为敬。
自那次聚会过后,小李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开展,一份简单的批阅件,都连续改了3次,至于请假,小赵给出的要求则是必须及时销假,否则,视为逾假未归,视情扣当月奖励工资。
而小孙则不然,一些小来小去的工作,小赵安排给了其他人,一些重要工作才让小孙参与,至于其他方面,小赵则没有提出过多要求,因为他知道小孙是一个懂分寸、知多少的人。
职场当中,一直奉行一句话,“高调做人,低调做事。”会做人,做好人,会生成一种温暖,让人心生好感;而不声不响、积极稳妥地把事情处理好,则是一种善良,让人喜欢接近。
回顾近20年的职场生活,时间属实不短,期间经历了太多人际交往当中的世故冷暖,有成功的经验启示,也有失败的挫折教训。
有关这些,自己利用大半年的业余时间进行了思考整理与归纳总结,形成了本专栏的核心内容,以期给正处职场的你,特别是刚入不足两三年的职场新人,提供一些参照与借鉴,少走弯路,尽快成长成事。
关于内容阐述,我将结合自身的实战经历、所见所闻及必要的热点素材,采取场景代入、问题剖析,方法总结等形式,将实际工作中人际相处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逐一讲解分享给大家。
通过全文的讲解,相信你定能很好地打通人际相处的任督二脉,工作起来事半功倍,快速成为领导与同事的喜欢之人,早日升职加薪,成为职场当中更好的自己。
第二节专栏内容预告《一见领导就躲开,怎么能行?你的人气指数恰恰取决于出镜次数》
职场里,你是否有过见到领导就躲,尤其是在电梯里、走廊里乃至出差时,与领导同乘一辆车,这种想说说不好,想躲躲不开的尴尬,真得是特别难受,但又不能一躲了之,一言不发。
类似这些常见但却又不好解决的情景,到底该如何处理,敬请期待下一节内容。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