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上海市委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私下查看了张春桥妻子文静的个人档案。这件事惹怒了张春桥,他直接把这个负责人的所有职务都给撤掉了。张春桥为啥要干这种事?文静其实是他妻子后来改的名字,她本名叫李淑芳,1943年那会儿在晋察冀边区投身革命工作。但文静被日本兵抓住后当了叛徒,背叛了革命事业,害了很多抗日战友,给解放区的抗战工作造成了严重破坏。
文静不仅投靠日本人当走狗,还帮着他们拉拢中国人叛变,加入日本人的宣传部门专门写些卖国文章,彻底沦为汉奸,被乡亲们痛恨鄙视。1946年,张春桥与文静结为夫妻。文静曾经背叛过组织,但这件事她一直瞒着大家。后来她自己坦白说,当时把整个经过都告诉了张春桥,一点都没藏着掖着。要想不被人发现,除非自己没做过。文静以前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上级很快就查到了证据。虽然之前多次调查过,但因为害怕张春桥,一直没人敢揭发这件事。后来张春桥写的文章被毛主席看中,加上有上海一把手柯庆施的支持,他的仕途就顺风顺水,步步高升。《海瑞罢官》这篇文章虽然是姚文元写的,但真正在背后出主意的是张春桥和江青。张春桥拼命想掩盖文静当过叛徒的事,但消息还是传开了。在"九大"之后,张春桥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而文静却悄无声息地从上海的公开场合消失了。张春桥瞅着自家媳妇,就跟看见个甩不掉的麻烦似的。
在上海革委会的扩大会议上,有人为了巴结张春桥,突然提议让"张春桥的夫人"进入革委会当委员。拍马屁没成想拍到马腿上,张春桥当场就翻脸破口大骂。挨骂的人一头雾水,站在旁边的徐景贤却看得很清楚:张春桥这是急眼了,巴不得立刻跟文静撇清关系。张春桥和文静两口子日子过得挺和睦,他们生了四个孩子,有儿有女,家庭很圆满。张春桥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文静从不干涉,反而经常陪着他一起。每当张春桥熬夜工作时,文静都会让厨房准备宵夜,对他的日常生活更是无微不至地照料。张春桥总替文静打掩护,可心里越来越害怕。他担心老婆的历史污点会像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张春桥调到北京工作后,开始有意疏远文静。这未必是因为感情破裂,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1972年秋天,张春桥从北京返回上海后,出人意料地没有回家,而是住进了兴国路招待所。更让人意外的是,从那时起直到1976年10月,整整四年时间里,他再也没有踏足上海。
在北京的张春桥总爱往江青那儿跑,两人一聊就到深更半夜才回家。这事慢慢传开了,没过多久就传到了文静的耳朵里。文静对张春桥始终心存疑虑,总想亲自去北京盯着他。虽然张春桥明确反对,但她还是经常找各种理由往北京跑,表面上是去找张春桥,暗地里其实是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文静干脆当面提醒张春桥:"你得多留神江青的动向。"张春桥听出老婆话里有话,觉得她目光太短浅,忍不住在心里埋怨起来。他表示现在正在采取"绕道而行"的策略,就是想先跟江青搞好关系,借此机会接触到毛主席,这样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文静终于完全看透了,张春桥这次是铁了心要抢班夺权,他越是拼命往上爬,处境反而越危险。只要张春桥出现在显眼的地方,肯定会有人把他那些陈年旧事都抖落出来,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拿文静以前的事来攻击他。张春桥野心勃勃,早就想摆脱文静这个包袱。他三番五次跟文静提离婚,可文静死活不肯答应。张春桥实在没辙,只好把妻子留在上海。文静在北京不太显眼,但在上海还能帮他盯着点,相当于留了个眼线照看那边的动静。张春桥仕途顺遂时一度目中无人,招致不少干部群众反感。后来毛主席对江青态度日渐冷淡,张春桥意识到自己好日子到头了,迟早要遭清算。再加上妻子文静的历史污点,更让他整天提心吊胆。那天深夜,王洪文的秘书肖木去拜访张春桥。往日趾高气扬的张春桥此刻像泄了气的皮球,软绵绵地瘫在椅子里,脸色蜡黄。见到肖木时,他眼神黯淡无光,说话时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
张春桥反复提到毛主席在世时对他的栽培,还详细讲述了自己在主席逝世后如何守护遗体,参与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时做了哪些贡献,以及为出版《毛选》第五卷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不停吹嘘自己所谓的"功劳",想靠这个减轻自己的过错。他还跟肖木分析当时的情况,话里话外都透着对邓小平的刻骨仇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报复邓小平。张春桥让肖木在上海多留意邓小平的动向,搜集相关消息,好让他在三中全会上能抓住把柄,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张春桥虽然还在硬撑着不肯认输,可肖木明显察觉到他内心充满了无助和痛苦。听完这些,张春桥又特意叮嘱肖木,让他再跑一趟去找文静,表示自己还是坚持要跟她办离婚手续。张春桥特意派肖木联系马天水和徐景贤,嘱咐他们抽时间再和文静沟通,尽快把两人的离婚手续给办妥。肖木正听张春桥谈论国家大事,没想到他突然把话题转到私事上。这让肖木心里很不痛快,觉得这人真没意思,便没好气地说:"都拖这么久了,你还是铁了心要离?"张春桥一脸不耐烦,他连王洪文都看不上眼,更别说这个小秘书了。他烦躁地挥挥手,语气强硬地说:"这婚必须离,马上办!"肖木准备离开时,张春桥突然转身对他说:"我想离婚,但文静和孩子们都不明白我的苦心。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他们着想!"肖木实在想不通,张春桥选择在这时候离婚,究竟是为了甩掉包袱再搏一把,以后另寻新欢?还是彻底想开了,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不愿连累妻儿,想给他们留条活路?张春桥的心思其实谁都看得明白。他火急火燎地办了离婚,转头就把马天水、徐景贤和王秀珍叫到钓鱼台密谈,说是要找个秘书帮忙。这几个人回上海后精挑细选了三个男党员送过去,个个都是能写会算的好手,还有个会开车的。可张春桥一个都没看上——他哪是真缺秘书,分明是想找个能陪在身边的人。
在张春桥下达的最后指示中,他在上海的亲信们又开始忙着帮他办理离婚手续。这次张春桥铁了心要离婚,表示家里财产和孩子都可以让妻子文静带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姚文元和妻子闹起了矛盾。他琢磨着把老婆孩子都接到北京来住,心里总觉得不太踏实,盘算着要把孩子送去上海。可这个主意刚说出口,就被媳妇金英一口回绝了。张春桥为此还批评了姚文元:"这种事怎么能听媳妇的?本来就不该把他们弄到北京来,留在上海更稳妥,在这儿万一出事整个班子都得完蛋。"张春桥告诉姚文元,他现在睡觉都不脱衣服,就是为了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肖木到上海后,文静依然认真完成张春桥交代的"情报任务"。她给张春桥打电话,报告了上海发生的异常情况。电话里她特别关心张春桥的健康状况,询问他身体如何。文静还提到马天水建议她去趟北京,想和她当面聊聊。张春桥表面上一声不吭,其实心里对肖木和马天水一肚子意见。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巴不得立刻就把婚离了。可肖木和马天水不但没帮他把事情说妥,反倒想把文静叫到北京来,这让他更加窝火。张春桥死活不让老婆来北京,两人就这么僵持着。直到后来张春桥被抓,他想离婚的念头始终没能如愿。
1981年1月,张春桥被判了死缓,两年后刑期被调整为无期徒刑。20多年过去,张春桥刑满释放。其实当年他和文静离婚是经过组织同意的,只是没对外公布。出狱后文静依然接纳了他,老两口相互扶持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在"四人帮"这个小团体里,除了姚文元,王洪文和张春桥都闹过离婚。华国锋曾痛斥王洪文是当代陈世美,而张春桥为了离婚折腾了好几年,心里打着小算盘。虽然他对自己的结局可能心有不甘,但面对妻子,他肯定充满了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