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三次最紧张时刻,豫东战役排第一位。在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称为伟大胜利的战役很多,但称为辉煌胜利的仅有豫东战役之睢杞战役。主席更盛赞之为“山坳子”之战,直到淮海战役前的48.10.11“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电报中还准备让粟裕再次复刻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的攻城打援都要的模式,可见主席是如何看重豫东战役的胜利。
豫东战役的惊险度和紧张度绝对排解放战争中所有战役之首,没有之一。主席不仅授予粟裕全权指挥华野1,4,6,3,8,10纵、特纵一部、两广纵队、中11纵、中9纵之权,而且赋予粟裕不需请示机断专行之权,但限制了粟裕直接指挥友军的权限。友军主要是中野刘邓部、华野山东兵团许谭部、冀鲁豫军区独立1,3旅和豫皖苏军区部队。友军的配合或协同作战只能由粟裕向军委申请,由军委直接指挥。
粟裕的大战役视野很宽广,在豫东战役发起前就对外围可能加入战场的国军可机动部队通过军委做了相应的安排并分配了任务,主要是三个方向,武汉剿总方向的胡琏兵团(整11师,整3师)和吴绍周兵团(整10,28,85师)由中野刘陈邓部牵制或阻击,徐州剿总方向的黄百韬整25师、直辖的整83师及整72,74,63师等由山东兵团许谭部牵制,郑州方向的孙元良整41,47师由秦基伟中9纵牵制和阻击。在睢杞之战期间,除了郑州方向无实质动作外,武汉方向和徐州方向都出了些问题。武汉方向还好点,最后胡琏整11师甩开中野的纠缠到达太康,中野起码还是挡住了吴绍周兵团的3个整编师。徐州方向问题最大,不仅被派去救兖州的整25师回头杀入豫东战场,从徐州方向加入豫东战场的先后有整75师、整72师、整25师、整63师、整74师以及快三和交警总队等部队,可以说许谭山东兵团对徐州剿总的机动兵力没有起到任何牵制作用。豫东战役期间主席起草的直接指挥电报暂且不说,本文从周公以军委名义发出的三份直接指挥友军的电报来看粟裕打睢杞战役到底有多难,可以认为豫东战役国军外援是源源不断到达而我军却无一个援军,全靠粟裕使出浑身解数和华野众将士的奋勇拼杀。在解放战争中,署名为军委的作战指挥电报大多数是主席起草,军委成员审核修订后发出的,其次是周公起草,军委成员(包括主席)审核修订后发出的,不论是主席起草还是周公起草都是代表军委的命令。这里展示的三份电报来自《周恩来军事文选》收录的豫东战役期间的军委电报,分别是图1的48.6.30给许世友、谭震林山东兵团的命令,图2的48.7.1给华北军区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萧克的命令和图3的48.7.4给中野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的命令。这三份电报都是在睢杞战役十分紧张阶段,军委要求友军配合作战的命令。
军委给许谭兵团的命令1,军委给山东兵团许谭拖住或拖回整25师的命令电报是48.6.30凌晨3-5点,见图1。这份电报的看点是6.29上午7-9点和9-11点粟裕发给军委并告许谭的艳辰电和艳己电,在豫东正在激战中的粟裕是怎么知道救援兖州的黄百韬整25师要来豫东的,而在整25师当面的许谭山东兵团居然什么都不知道,而且没采取正确的动作,竟然需要军委紧急发命令给在兖州的许谭兵团7纵不等9,13纵集结就采取动作,这就很奇葩了,许谭山东兵团到底在干嘛,两个眼睛只看到兖州守城的弱旅霍守义整12师?只见芝麻不见西瓜,毫无战略配合的大局意识,不向南威胁徐州,却掉头回去打兖州,此时徐州剿总和王耀武2绥区都不关心兖州,全部关注的焦点都在豫东,能投送的兵力都投向了豫东。
军委给聂薄滕萧的命令2,军委给华北军区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和萧克的命令电报是7.1晚21点,见图2。这份电报需要正文和注释一起看才能明白。首先是粟裕准备用于阻援黄百韬兵团兵力只有中11纵,兵力不够,粟裕6.25就命令冀鲁豫军区的赵(健民)徐(运北)率领冀鲁豫独立1,3旅到陇海路南与中11纵一起阻击黄百韬兵团,为华野1,4,6纵围歼区寿年兵团争取时间。睢杞战役是6.27-7.6,战役还没开打,粟裕就对阻援黄兵团做了安排,只能说明粟裕是极度不信任许谭兵团能拖住黄百韬整25师,粟裕对战役进程预判的提前量是足够的。赵徐在接到粟裕命令的当天即6.25给聂荣臻发电报,以护粮和护堤为由不愿意参战。聂薄6.30给军委电报说同意赵徐意见,还在原地即路北,请粟决定。战场在路南,在路北就是不参战,粟裕能怎么决定呢?尽管周公代表军委给聂薄滕萧的电报说冀鲁豫独立1,3旅过陇海路南配合中11纵钳制整25师极为重要,且让聂薄滕萧命令赵徐坚决执行不得迟误。赵徐最终也没过陇海路参战。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的分界线是陇海路,睢杞战场正好在陇海路南的睢县和杞县,属于豫皖苏军区,冀鲁豫独立1,3旅过陇海路属于跨区作战,一般原则是军区部队不跨区作战,野战军则不受限制。
军委给刘陈邓的命令3,军委给中野刘陈邓的命令电报是7.4晚21-23点,见图3。此时粟裕正在以连续作战近1个月的疲惫之师不得不继续围歼从徐州增援的黄百韬兵团,粟裕是既无援军也无预备队,兵力转用也到超级极限。胡琏识破刘陈邓意图,不搭理中野直奔睢杞战场。周公在主席命令中野全军起码陈赓四纵尾随胡琏之后,再次命令已经追上胡琏的陈赓四纵要像宛东战役中陈唐兵团阻击胡琏那样以真面目做攻势作战,周公用词已经很不客气了,有责备中野打“巧仗”之意。很遗憾,胡琏完全甩开陈赓四纵突破到达太康。华野的侦察部队先于中野通报,报告了正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叶飞,胡琏到达太康。时间来不及了,在张震的建议下,粟裕不得不放弃全歼黄百韬兵团,收兵撤离战场。粟裕撤离战场的原因有多个,如部队连续作战伤亡大,无援军,无弹药补给,敌军陆续突破阻击线且不断有援军即将到达等,所有援军中,胡琏整11师战斗力最强,威胁最大。粟裕指挥战役别人学不会的特点是对战役的阶段预判、作战时间和战场空间的把控精度超级高,不论是林彪还是刘伯承都到不了的程度,说粟裕打仗爱冒险其实很片面。被俘的区寿年在粟裕准备围歼黄百韬兵团前曾对粟裕说,背靠黄河,三面临敌,死战之地,别野心太大,蒋对中原决战的决心极大,再不走就怕走不了了,转胜为败不划算。不仅国军看不懂粟裕,我军即使林彪和刘伯承也看不懂,除了主席和周公。
睢杞战役歼敌战果,武器缴获部分略睢杞战役的战果是巨大的,见图4。
中央对睢杞战役的祝捷电中共中央对睢杞战役的评价是伟大且辉煌的胜利,见图5。豫东战役在军战史界公认的解放战争十大战役排名中,仅因规模和歼敌数不及淮海和辽沈而位列第三。我个人认为其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远超辽沈战役,应该与淮海战役在伯仲之间,是粟裕和华野扭转中原战局之战,是破局之战,是转折之战,是战略决战阶段的首战,是解放战争真正的转折点,主席称之为山坳子之战非常形象生动。单从军事角度讲,粟裕在此战中展现的军事才华可以认为是登峰造极之作了。粟裕在创造战机、抓住战机、果断决策、坚决行动、兵力转用、连续作战、完美撤离等方面是一气呵成,在无援军且友军配合不到位而国军的援军源源不断积极增援的情况下,能打成并取胜睢杞战役,生吞整75师,又要生吞积极增援的黄百韬兵团,足以在心理上彻底摧毁国军与我野战和会战的信心和意志,同时也坚定了粟裕仅凭弱势兵力就以寻衅滋事的方式主动找国军决战的信心,济南和淮海战役就顺理成章了,在粟裕看来,豫东、济南和淮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南线决战整体。
没有孟良崮战役成建制歼灭国民党一个军规模的整编师,没有豫东战役成规模基本歼灭国民党整兵团,当时其他解放军友军还在处处被国民党军队追击挨打的地步,更不敢想象成规模歼灭国军成规模的军、兵团!正因为战神粟裕超高的指挥艺术和战略决策能力,才让我军开启成规模歼灭国军军以上建制的战局,才让我军敢于和国军进行大规模阵地战、运动战。豫东战役粟裕以1:2的劣势兵力歼灭开封守敌和欧寿年兵团,实现了超过2:1的战损比,并由此导致军委决策开启辽沈战役,此后又在粟裕建议和谋划下开启淮海战役,因此豫东战役的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三大战役
战神粟裕
大决战序幕之战——豫东 晋中 济南三大歼敌十万人左右的大战役!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打垮了国军的信心和斗志
致敬!!
打神仙仗[点赞]
神鬼莫测!
指挥艺术发挥到了极点[点赞][点赞]
[点赞][点赞][点赞]
苏中七战七捷后,国军发现一个旅的兵力不能单独行动;孟良崮战役后,国军又发现一个整编师单独行动也不行;豫东战役后,国军又明白了即便是一个兵团也不安全。所以后面济南战役,杜光亭就是迟迟不敢去救王耀武。
林彪说:像豫东战役这样的战连我都只有五成把握,但是粟裕就敢打……
可见粟司令的军事本领不是这些将领所拥有的
粟总了不得,不愧为“战神”
粟大将真战神也!硬生生打垮了国军的士气,大大提振了我军的士气,自此由防守进入反攻,使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大提前!
豫东战役是我军军事指挥艺术之顶峰
伟人评价那么高,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