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乡亲们来说,这样的好事让他们提前就乐开了花。1949年10月17日那天,恶名远扬的大地主刘文彩,因为病得很重,在回安仁镇的路上,走到双流县时就去世了。
这个人以前老欺负农民,在村里横行霸道,压榨老百姓,现在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能有人会觉得不甘心,但说到底,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嘛。刘文彩到底是怎么富起来的呢?他的家人和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呢?【以兄为贵攒家财】1887年,刘文彩出生在一个挺普通的中等农户家里,他可不是靠祖宗留下的财产,坐吃山空才变成地主的。说到底,他能当上地主,主要还是多亏了他弟弟刘文辉的帮忙。他们老爹是晚清时候的贡生,所以家里头从小就盼着孩子们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给家族争光。不过,刘文彩是家中的老五,他小时候对读书没啥兴趣,反倒是他后面出生的弟弟刘文辉,学习成绩在家里是最棒的。
刘文辉十三岁那年就考进了培养军官的学校,后来他的军旅之路挺顺畅,一开始只是个上尉参谋,慢慢地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旅长。刘文辉的名声越来越响,他觉得自己的地盘不够用了,脑筋一转,就想到了自己的亲哥哥刘文彩。刘文彩小时候读书不咋样,但他脑子转得快。等长大些,他就去闯荡商界,还真挣了不少钱,给自己攒下了第一桶金。当他瞧见弟弟刘文辉在政坛站稳脚跟,心里也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两兄弟很快就想到一块儿了。有了弟弟的鼎力相助,刘文彩没过多久就捞到了个小官当当,后来更是一路高升,坐上了叙府百货统捐局局长的宝座。
刘文辉想增强自己的军力并且多找点钱,就和他哥哥一起拼命攒钱。他们不光偷偷藏着大堆现金,还搞起了各种各样的买卖。这时候,刘文彩的商业头脑开始显现,只要哪个生意能赚钱,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搞外贸、办银行,甚至暗地里搞点小买卖,这哥俩的钱袋子越来越满,都算是这一带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了。【搜刮百姓成地主】1932年的某一天,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的长街上,浩浩荡荡走来了一大队人马,听说他们运回了好多刘文彩从外地弄来的大洋和枪械。早先时候,因为弟弟刘文辉在四川的争斗中败下阵来,实力大减,所以刘文彩就带着自己赚来的几百万大洋和其他家当,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回到老家的刘文彩,为了能够一直过着他那豪华奢侈的日子,开始动起了抢占别人土地的歪脑筋。他先是硬逼着自耕农和小地主们把土地卖给他,不管是那些辛勤耕作的农民的地,还是那些没落的小地主的地,都被他一一收入囊中。接着,他又把这些地以很高的价钱租给其他的农民种。在那个又打仗又闹饥荒的年月,田地就像宝贝疙瘩,没了其他赚钱门路的庄稼人,为了能活一口气,对刘文彩的盘剥和欺压也只能咬牙忍受。渐渐地,刘文彩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就像积攒起来的雪球,越变越大。
根据当地留下来的记录,刘家老大刘文彩在当地拥有的土地大约有7500亩,而在外地也有差不多5000亩的田地。且不说那些在土地上建起的商铺等生意,这么多让人咋舌的钱财,可都是建立在老百姓苦不堪言的日子上的。刘文彩不光抢占老百姓的土地,还干起了贩卖鸦片赚黑心钱的勾当。要是农民租了刘文彩的地,他就会想尽办法,借着收租税的名头,硬让农民种罂粟。要是不种,他就从别的地方找茬,多收税来压榨。老百姓心里头一百个不乐意,但为了活命,又能有啥办法呢?
刘文彩钱财多得数不清,他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奢侈。他不仅建了个超豪华的刘氏庄园,里面装饰得金碧辉煌,专门供他和家人享乐放松,而且私生活也相当放纵。他斥巨资建的豪宅,土地改革后就被政府收走了,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但那里曾经的豪华气派依然能看得出来。
刘家大院占了很大一片地方,总共有七万多平米呢。这地方有五百多间屋子,足够刘氏全族的人住,而且啊,里面种满了从四面八方运来的珍贵花草树木,好玩的设施、漂亮的亭台楼阁到处都是,随便一瞅就能见到平常人难得一见的好东西,简直就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大宅子。在这个花钱如流水的地方,刘文彩的老婆孩子们过着啥都不用干、吃穿不愁的懒散日子。不过,要说最会享受这种豪华生活的,还得是刘家的当家人——刘文彩。【生活奢华镜中花】
刘文彩总共娶了五位老婆,不过只有第二个老婆杨仲华给他生了孩子,而且一共生了七个。以前,刘文彩的大老婆吕氏生过两个孩子,可不幸的是,这俩孩子都因病早早离开了人世。这之后,吕氏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最后因为身子弱,心情郁闷,也病故了。刘文彩还没混出大名堂的时候,就娶了吕氏当老婆。作为他的原配,吕氏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刘文彩对她挺不错的。但是,当老婆离世,身边没了知冷知热的人,而自己手里又握着大把花不完的钱时,刘文彩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了。他在一次出门收房租的路上,碰巧在一个农户家里,见到了一位名叫杨仲华的姑娘,正帮着爸妈干农活呢。当时17岁的杨仲华长得如花似玉,十分惹人怜爱。尽管刘文彩比杨仲华年长许多,他还是向杨仲华的父亲提出,想要娶杨仲华为小老婆。
不光是她,那个人甚至比杨父的年纪还要大。这让杨父心里非常为难,但在刘文彩的地头,谁敢说个不字呢?杨父只能先为一家老小的饭碗着想。最终,年轻漂亮的杨仲华还是踏进了刘文彩那座大宅子。在接连生下几个孩子后,杨仲华凭借着孩子们的地位,迅速成为了家里内宅的当家人,管起了家中的大事小情。对刘文彩而言,请了管家并不代表他会收敛,反而是他开始更加放肆地玩乐和享受的新阶段。没过多久,他又瞧上了一个杨仲华极力阻拦的风尘女子。
他整天游荡在风月场所,没过多久,就在一家妓院里看上了正在招待客人的凌君如。在风月场所混迹多年的凌君如,瞧见了出手大方,还说要娶她回家的刘文彩,心里不由得泛起涟漪,想着自己的下半辈子或许能有个安稳的归宿了。刘文彩瞧凌君如点了头,哪管二姨太的阻拦,没多久就把凌君如迎进了家门。而他的四夫人,跟他在青楼认识的凌君如有关系,说起来,凌君如还算是他们的牵线人呢。
其实,凌君如在刘家过得挺不自在的。一方面,我每天都被困在这内宅里转悠,想想以前虽然漂泊辛苦,但至少还能四处逛逛,赏赏花找找乐子,现在在这儿,简直就像被囚禁了一样。另一方面,凌君如过得挺没面子的,虽说挂着三太太的名头,可好多人都不瞧不上她。就连二太太也因为她的缘故,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这样一来,她的日子就更是雪上加霜了。想来想去,凌君如找到了远方的亲戚梁慧灵,并想办法让她和刘文彩走到了一起,然后她自己就直接去了成都。
刘文彩晚年时期病得很重,只有五姨太愿意留在身边照料他。王玉清这位五太太心眼儿好,老爱帮衬穷人,不是给他们送钱就是送吃的。她还劝刘文彩多做好事,经过她的努力,刘文彩办起了好几所学校,并且不让学生们交学费了。正因为王玉清做了这些好事,所以最后她的下场比其他妻妾子女要好得多,这也算是她得到的一种好报吧。
说到刘文彩的七个孩子,他们靠着老爸过着逍遥自在、不问世事的生活。就拿大儿子刘元龙来说吧,他整天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不光抽大烟,还赌博把钱都败光了,更离谱的是,他还参与过闹事的武装行动。他的两个小儿子,老二刘元华和老三刘元富,不抽鸦片但也没啥出息,靠着叔叔刘文辉的帮忙,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刘文彩家的小儿子是家里最被看好的,大家都盼着他能给家族带来希望和未来。尽管他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但他心里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去当兵,想干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来。在刘文彩的三个闺女里头,老大刘忆云,成天在刘家的大院里,要么就跟她大哥一块儿抽大烟,要么就叫上朋友躲在黑洞洞的房间里玩牌,很少看到她出门去。
刘忆云是这几个孩子里头走得最早的,1938年那会儿就因病不在了。刘文彩让另外两个女儿,刘婉兰和刘婉惠,去上了学。她们学成后就嫁了人,专心在家照顾丈夫和孩子,很少再回娘家了。刘婉兰嫁的田家挺有钱,她老公田明迁的老爸是四川的大军阀田颂尧。虽然刘文彩的弟弟刘文辉之前和田颂尧有过一些不愉快,但这并没有怎么妨碍到他们俩的婚礼,没多久,两人就结成了夫妻。【大厦倾倒后世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们翻身做主,再也受不了地主的压榨,纷纷站出来斗争。四川有名的大地主刘文彩,碰到了当地农民的强烈反对,没办法,刘家人只好妥协,同意给农民们减租,好让大家消消气。重病缠身的刘文彩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急得不行,结果一口气没上来,吐血死了。
大树一倒,猴子就散了,刘家靠剥削农民过奢侈日子的时代终于落幕了。头一个遭殃的就是刘文彩的那几位太太。刘文彩去世时,五太太王玉清还在他身边,她接收了刘文彩留下的遗嘱,就这样成了那些钱财的新主人。可是,刘文彩的家产全都被没收了,所以那位曾经的阔太太一下子变成了啥也没有的普通人。为了活下去,王玉清改嫁了人,还去当过女工,最终靠给人做衣服来挣钱养活自己。
王玉清一辈子都过得挺清苦,直到2003年因病离世,享年92岁。在五个妻妾里,王玉清这样安安静静走完一生的,结局算是最好的了。刘文彩的二房太太杨仲华,在失去刘家的依靠后,只能靠给人缝缝补补来过日子,艰难地撑了不到三年,就离世了。那个当初从刘家大院逃跑的凌君如,最后竟然成了过得最不如意的人。以前因为有了刘文彩这个大靠山,她在外头过得挺顺风顺水的。但当刘文彩的名声不再响亮后,凌君如的日子就变得艰难了,慢慢地,她甚至沦为了乞丐,最后在一条没人注意的胡同里,穷困而死,身边空无一人。她之前给刘文彩牵线的那个表妹,也就是他的四房太太,刘文彩走后,她就改嫁了外地,之后再也没听到过她的消息。
刘文彩过世以后,刘家的庞大财产被全部没收,不仅如此,还遗留下了天文数字的债务。这笔大钱最后落到了刘文彩几个儿子的肩上。他的三个女儿里,有一个很早就离开了人世,另外两个也都远嫁他乡,所以家里只能指望那几个儿子了。因为要把东西没收,还得刘家人来作保,刘元龙就先被留在监狱里了。原本应该挑起家中长子重担的刘元龙,因为鸦片把身子掏空了,在牢里还没等到他兄弟归来,就支撑不住,撒手人寰了。老二刘元华听到家人没了、家也散了的消息,只好回老家。他卖了家里的东西,到处去讨债,想补上这个大口子,可这点钱哪够啊。最后还是靠叔叔刘文辉,才把这个大麻烦给解决了。为了还清债务,刘元华只好放弃了靠刘文辉得来的军官职位,没了工作成了闲人。他领着刘家剩下的人回到老家,过着紧衣缩食、凑合着过的日子。刘元富原先是靠着叔叔刘文辉的关系,在成都谋得了一份和账目打交道的工作,可没多久,就由于家庭背景的缘故,被单位给开除了。
然后就回到了老家当起了农民,一辈子就守着自家那块小田地生活。大家心里都盼着的小儿子刘元贵终于去当了兵,可退伍回家的路上,他倒霉地被火车撞了,就这样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