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玩玉石也能翻身!过时苏工低价淘,这样修改后价格直接翻五倍!

桥蕤看文 2025-02-25 14:16:59

昨天大叔写的文章,居然在后台收获了不少共鸣,很多玉友都在留言问大叔:“灰料子我还是不喜欢,能不能再讲讲别的捡漏技巧?”,当然,大叔一定会想方设法满足咱们玉友的各种要求,即便这要求不算合理,因为除了“泛灰”的籽料,还有一类瑕疵也特别容易“捡漏”,但很多玉友一听到有“瑕疵”就摇头,觉得瑕疵料子不值钱。但和玉大叔要告诉您这瑕疵里头,可藏着不少宝贝呢!

瑕疵里淘金:什么样的瑕疵能“捡漏”?

我们必须得承认,并不是所有的瑕疵都能“捡漏”,有些瑕疵反而是“致命”的,比如串礓裂、礓块太大,这些都影响了整体的美观和价值。既然我们要寻找“捡漏”的机会,这类无法拯救的肯定就要Pass。

礓边出细肉: 这可是行内人都知道的“秘密”。带礓的籽料一般切开以后玉质特别细腻。但这礓必须是“死礓”,也就是面积聚在一小部分,没有向玉肉伸展的这部分,假如是“活礓”,那就得小心了,这类礓很可能直接穿过整个料子,切都切不干净,整体垮掉。

白皮出细肉: 白皮是指部分籽料表面一层比较厚的白色皮壳。这“白皮”说的可不是白棉,因为大面积的棉几乎都会深入玉肉,影响玉质。白皮往往只聚集在表面,不会影响内部。白皮籽料根据经验大多是密度较高,玉质细腻,只是玉肉往往微微发闷,需要用上好的工艺去弥补。

对于捡漏而言,我们必须关注那些因为颜色、外形等因素被低估的高玉质料子,只有当你的眼力足够强,能穿透表象看到玉质的本质,才能真正找到被低估的好料。

过时工的籽料成品——低价淘高质

除了玉质,我们也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历史淘金”上,因为现在中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十分迅猛,玉雕工具相较十几年前提升了许多,最主要的是因为审美改变,许多好料因雕工落伍,导致价值被低估甚至归类到垃圾货里。这类“过时工”的籽料成品反而成为了市场上的“潜力股”。

比如说十几年前非常流行的“大头观音”,就是因为那时流行仿古,加上工艺的局限性,导致形态呆板,细节不够精致。可是这些作品使用的原料往往非常出色,如果能找到一块料子足够好的“过时工”作品,重新打磨、二次雕刻,甚至可以实现价值翻倍。

如何判断“过时工”的成品是否值得入手?

一看原料:如果原料细腻、油润,即便雕工较差,仍然有翻新的可能。

二看雕刻手法:浅浮雕作品往往较容易重新打磨,而深雕、镂空雕的改动空间较小。

三看市场价格:有部分老工艺的料子因为比较丑,可能很久没有卖出去,遇到玉商急需现金,报价远低于同等料子的市场价,那么这类成品的性价比就相当可观。

对于预算有限的玩家来说,这种“博人性”的思路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捡漏方向。当然还有一些小众的方向,比如特殊皮色的籽料——除了常见高价的红皮、洒金皮,市场上还有很多冷门的皮色,比如“秋梨皮”、“油库皮”、“铁灰皮”等等,这些皮色的籽料因为不符合大众审美,价格相对较低,其实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打破信息茧房,“捡漏”不是用极低的价格买到极贵的东西,在如今信息透明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机会几乎不存在。真正的捡漏不是低价格捡垃圾,而是发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料子,以合理的价格,或者说是未来可能会涨的价格入手,在股票这个叫“价值投资”。

和田玉市场仍在不断变化,过去被忽视的泛灰籽料、瑕疵籽料、老工艺成品,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玩家重新认识。抓紧时间从市场的“冷门”中找到价值,这才是“高手捡漏”的真正技巧。

0 阅读:23

桥蕤看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