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时你敢说真话吗?"这是某公司员工最近热议的话题。28岁的海归硕士林阳,用亲身经历验证了一个职场潜规则:有时候,掌声越响亮,结局越荒诞。
周一晨会上,老板陈总特意让新人林阳坐在前排。这个顶着麻省理工光环的90后,入职第一天就被安排进核心项目组。当市场总监汇报完年度方案时,陈总突然点名:"小林啊,听说你在国外做过类似项目,给大家提提建议?"
林阳扶了扶金丝眼镜,起身抛出三把"飞刀":
1、现有客户分级制度导致资源错配
2、报销流程比竞品公司多5道审批
3、管理层级过多影响决策效率
会议室鸦雀无声。财务总监捏碎了手中的签字笔,人事经理的假笑僵在脸上。直到陈总突然鼓掌:"说得好!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稀稀拉拉的掌声这才响起来。
第二天,林阳的工位上堆满积压三年的报销单据。"陈总说让你优化流程,这些正好当样本。"财务助理甩下这句话就走了。
更蹊跷的是,林阳提出的客户管理系统改革方案,被转交给入职五年的"关系户"张主管执行。当林阳拿着写好的代码找技术部对接时,却被告知:"张主管说用Excel更方便。"
周五下班前,陈总亲自邀请林阳参加部门聚餐。酒过三巡,陈总拍着林阳肩膀说:"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学会..."话没说完,林阳的手机突然收到解聘邮件。
"公司最近战略调整,你提的那些建议很好,但我们暂时不需要了。"陈总晃着红酒杯,屏幕上正好闪过张主管的微信:"表舅,那套客户管理系统我改个名字就能用。"
林阳收拾物品时发现,公司内网已清空他所有的会议记录。更讽刺的是,他工位旁的公告栏新贴了《员工守则》补充条款:"严禁越级汇报,违者视为重大违纪。"
前台小姑娘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是财务部刚通过的决议:张主管因"创新性优化客户管理体系",获得年度特殊贡献奖,奖金正好是林阳三个月工资的总和。有匿名员工爆料,陈总其实是张主管的亲舅舅,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全是裙带关系。
大家如何看待林阳提的建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