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历史///天使or魅魔?

我是个大司徒 2024-08-17 00:59:59

圣经旧约将犹太人的乐土称之为流着奶与蜜之地,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对追求甜味的渴望。

大家好我是大司徒,前一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将甜味剂阿斯巴甜宣布为可能致癌物质,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得不让我对人类追逐甜味的历史产生了研究。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生物都在孜孜不倦的追逐着一种神奇的物质,糖。对于生物来讲,获取能量是最重要的,而在自然界中最有效的能量,就是糖。

虽然大部分有机物中多多少少都含有糖,但由于占比不同,导致其甜度也不一样,而最早发明食用糖的,不是人类,而是一种古老的生物,蜜蜂。

人类同大部分杂食性动物一样,最早想要获取糖分更多甜度更大的食物,主要靠两样,一是水果,二是蜂蜜。但自然界中,蜂蜜太少,天然的水果呢甜度并没有多强。

现代以前,蜂蜜一直都是少数人才可以享用的奢侈品,原因无他,太稀缺了,而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也开始学习蜜蜂,制作属于自己的甜味剂,而最早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种甜味剂——麦芽糖。

谷物的嫩芽中含有麦芽糖酶,可作为催化剂,它可以将淀粉转化为糖。

距今三千七百年前,古埃及人就将麦芽和蜂蜜混合,制作出麦芽糖,但这种做法过于奢侈。而在古老的东方,商周时期的中国人则利用糯米和黍粟等谷物制作麦芽糖。古人称之为饴糖。

不过虽然小麦在距今四千年前已经传入中国,但并不普及,此时的麦芽糖很多并不是以麦芽作为催化剂,而是用稻米的稻芽。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就说:古以芽米熬之成液,今或用大麦为之。《齐民要术》就记载如何制作麦芽糖,取黍米一石,炊作黍,着盆中。蘖末一斗,搅和。一宿则得一斛五斗,煎成饴。蘖末就是指谷物的嫩芽。大多数谷物都可以,不一定非要用麦芽。

很长一段时间,利用谷物制成的饴糖一直是主要的甜味剂来源,而与此同时另一种甜味剂也在悄然的成长着,这就是日后称霸全球的蔗糖。

甘蔗原产于新几内亚。后传入印度和南洋,并于周代传入我国南方。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利用甘蔗来获取甜味,屈原在楚辞中说: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柘就是甘蔗,这句诗就是说当时的楚人在清炖甲鱼和烤羊羔的时候会淋上甘蔗浆汁。

汉代时期,市面上出现一种被称为石密的东西,就是甘蔗汁熬煮暴晒后制成的块状蔗糖。

《神农本草经》就记载:“石蜜,味甘,平,主心腹邪气……”

关于此时的蔗糖石密,究竟是起源何地众说纷纭,季羡林先生在《糖史》中搜集大量例证,证明应该是从西域印度等地传入,因为此时的石密被称为西极石密或西国石密。

汉代由于开辟丝绸之路,使得来自印度的蔗糖传入我国,三国时期,曹丕的《诏群臣》中记载了大量甜食,其中就有来自西国的葡萄和石密。我看网上有人据此分析曹丕很可能死于糖尿病,因为他在群臣诏和与吴监书中就记载了大量的甜食,什么来自西域的石密和葡萄酒啊,来自南方的荔枝龙眼柑橘,来自真定的御梨等等。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不断扩大,来自印度的制糖技术开始在我国生根发芽,唐太宗就曾派人去往印度学习制糖技术,当时的蔗糖主要以黑糖红糖为主,随后经过提纯脱色制作出了黄糖甚至白糖。

而白色的糖在当时是十分珍贵的,说到白糖脱色提纯,肯定有人想到那个流传甚广的故事,黄泥脱色法,就是说有个制糖工匠,有一次不小心把黄泥掉进了缸里,结果意外制作出了白糖。

但问题是,黄泥脱色法是明朝才发明的,而且此时的白糖并没有现如今的白糖这么雪白透亮,那此时,白糖脱色主要用什么方法呢?我这里卖个关子,待会再说。

《新唐书》就说:扬州制作的蔗糖色味逾西域远甚,逾是指更加超过的意思,当时唐代的中国人制作的蔗糖已经远销海内外,不论是色泽还是味道都是顶级的。

但当时来说蔗糖这种东西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属于奢侈品,其实许多食品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有一个价值就是药用价值。唐代许多医书例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就记载了白糖的药用价值。

这里我说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查资料的时候主要参考的是季羡林先生的《糖史》,季羡林先生在查阅史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令他十分疑惑的事情,就是在唐朝的史料和一些医药类书籍中就已经出现白糖了,按理来说,到了宋代,宋代的经济和科技十分领先,制糖工艺应该更进一步,但季先生在查资料的时候却很少发现白糖,而且宋代的医药书籍中关于白糖的记载也不像唐朝那么详细了,就连宋代的制糖著作《糖霜谱》中都没用记载白糖。

反而在《宋史外国传》中却记载,当时海外的三佛齐和大食等国的贡品中有白沙糖,为什么呢?明明唐代就掌握的技术到了宋代却没有了,而后来的元代又重新掌握了,是宋代技术失传了吗?

我这里有个猜测,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什么原因?哎!这就要说我刚才卖的那个关子了!这一时期人们用什么给蔗糖脱色呢?

根据印度和中东等地的文献记载,他们用的最多的是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受热凝结,把许多杂质裹在里面,一经撇出,杂质就减少,糖质就变得更为纯洁。

根据许多资料显示,唐代人很喜欢乳制品,元代人就更甭提了,宋代呢?很少喝牛奶了。也不是没牛奶,而是缺少牧场。

当然,宋代也不是完全没有牛奶和自己制作的白色蔗糖,也有,叫什么呢?叫乳糖。也是用牛奶炼制的。主要是四川地区出产,可能是当时四川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牛奶产量比较高。

宋代典籍《政和证类本草》中就说:“炼沙糖和牛乳为石蜜,即乳糖也。惟蜀川作之……”他们还将这种乳糖制作成狮子形状,《谈苑》中也说:川中乳糖狮子,冬至前造者色白不坏,冬至后者易败多蛀。

可以看出,宋代虽然白糖技术落后了,但制糖业却开发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糖类食品,比如韵姜糖、花花糖、乌梅糖、玉柱糖、合子糖,缩砂糖、麻糖、鼓儿餳、铁麻糖、芝麻糖、小麻糖、黄糖、杨梅糖、荆芥糖等等。

最早的冰糖葫芦也是此时出现的,甚至出现了各种人物和动物形状的糖果,比如我刚才说的狮子糖,还有《都城纪胜》中就有小儿戏剧糖果,类似于后来的糖人糖画。

到了元代,虽然牛奶产量增加,但利用牛奶脱色成本还是太高,于是当时的人急需研究出一种更加廉价的脱色法,

据吹牛大王马可波罗描述,中国人在制作白糖时会加入草木灰进行脱色,马可波罗称这种方式来自巴比伦。

不过,此时的白糖在纯度上仍然不能与现代白砂糖相比,到了明朝,中国人终于发明了黄泥水淋糖法,《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此法,制作出的白糖与今天的白砂糖无二,明清时期的制糖技术基本沿袭此法。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制糖技术有所提高,但糖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仍然是奢侈品。

此时亚洲的白糖革命基本已完工,下一场白糖革命则转移到了欧洲和美洲。

长期以来,对于欧洲来说,别说平民,就是贵族也很少接触蔗糖,主要还是因为气候原因没有甘蔗,一开始欧洲的甜味剂主要还是蜂蜜,还有少量的麦芽糖,罗马人会在麦芽中加入乳酸和芥末,但罗马的麦芽糖工艺不高,而蜂蜜又太贵重,所以罗马时期最流行的甜味剂是铅,没错就是铅。

罗马人很早就发现,利用铅锅熬煮的葡萄浓汁会更加香甜,而且还有防腐作用,于是乎这种重金属甜味剂在罗马平民和贵族的饮食中频繁出现。

罗马人对铅糖的喜爱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我们知道罗马人发明了最早的自来水,而当时所使用的水管就是铅制,这样会使饮用水更加甜,但这也导致罗马人铅中毒严重。

铅中毒的表现为记忆力消退,不孕不育等等,据说这也是导致罗马灭亡的重要原因,欧洲食用铅糖一直持续到中世纪甚至更晚,直到他们发现了遥远的东方一种神秘的力量,蔗糖。

有一种说法是:欧洲人第一次接触甘蔗是在亚历山大东征至印度北部时,一些军官和士兵突然发现,这里有一种神奇的芦苇,不用蜜蜂就能产出蜂蜜。

不过美国学者西敏司在《甜与权力》这本书中认为,这有可能是以讹传讹。西敏司认为直到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攻占西班牙,才将甘蔗带到地中海沿岸,欧洲人才认识到蔗糖,而真正挑起欧洲人对蔗糖贪婪的是11世纪开始的十字军东征,让他们真正对这种物质着迷。

当时的中东地区制糖工业发达,阿拉伯人还会将糖制作成精美的糖雕,他们会制作各种宫殿和清真寺形状的糖雕。

一位公元1040年在埃及旅行的波斯访客,告诉我们当时的苏丹为了斋月用掉多达73300公斤的蔗糖——他的节庆餐桌上有一棵完全用蔗糖制成的树,

这种糖雕艺术也传至欧洲,甚至更加发扬光大,一名十五世纪的英国厨师在他的菜谱里记录了当时贵族的糖雕有多精美奢侈,他将糖雕制成一场狩猎战争场景,里面有一头糖制的鹿,当箭镞从它腹部拔出之后便会流出红葡萄酒制作的“血”;一座城堡的炮兵在向军舰开炮;甚至糖里还装有真正的火药用以表演节目。

贵族们对于糖的渴望让欧洲人开始寻找能够大量种植甘蔗的土地,从一开始的地中海沿岸和地中海小岛,一直寻找到大西洋上的岛屿,都不是特别合适。

而随着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美洲逐渐成为了欧洲的甘蔗生产基地,随着三角贸易的发展,蔗糖逐渐征服了欧洲人的味蕾。

最开始,欧洲的制糖工业由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老牌帝国掌控,随后英国人后来者居上,利用自己在西印度群岛的大片殖民地和奴隶贸易开始了蔗糖的生产和销售,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加持,使得从19世纪开始蔗糖的价格也随之下降。

从此,蔗糖对于欧洲的老百姓来说不再是奢侈品,以前只能眼睁睁看着贵族们吃糖的穷人也开始大量吃糖了。1852年,英国总共消费蔗糖超过10亿磅,也就是人均50磅左右,22公斤,这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今天大多数国家了,当然主要是因为今天的人更注重健康了。不过就算这样这个数字也是十分吓人的。

19世纪末更是将近人均90磅,当然这也是制糖业的资本家们愿意看到的,毕竟纯靠贵族富人们,大量的糖也无法出售。资本家们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副食品中大量加入糖的成分,毕竟,糖对于提味和保鲜的一个重要材料,有了糖,许多食品的口味才得以提升。尤其是面包和果酱,还有红茶。英国人下午茶的习惯一直持续至今。这其中,糖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

甚至从19世纪开始,穷人对于糖的补偿性消费,已经超过了富人。根据当时的资料,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白面包和茶从富人的奢侈品而变成穷人的桌上餐。

糖的普及使得果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食物,特别是对于劳动阶层来说。当时果酱中的糖含量高达50%到65%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以面包为主食的人们对果酱上了瘾。他们把它涂在面包上来替代更为昂贵的黄油,或是加到红茶中。布丁或蛋糕在工人家庭的账单里频频出现是19世纪60年代的事。在当时对农村劳动者的调研和访问中发现,那些贫苦家庭,要么买果酱,要么用树上落下的苹果乃至偷来的水果自制果酱。只有在最穷的家庭里母亲才会为是否打开果酱罐而犹豫,不是因为果酱贵,而是如果涂上果酱她的孩子便会吃掉更多面包,她心疼的是面包。当时果酱厂商的主要利润来自劳动阶层中;对于这个阶层,曾几何时作为奢侈品的果酱现在成为了一种生活必需品,当然,主要是他们吃不起黄油。

但与此同时,在家庭中男人作为体力劳动者,吃肉是成年男性的特权,而作为补偿妇女和儿童会吃大量的糖来补充热量,这势必造成妇女儿童的营养不良。

19世纪,欧洲人开始尝试利用甜菜来制作白糖,不过蔗糖仍然是主流,甜菜制成的糖主要是绵白糖,纯度不如蔗糖,我们看《我爱我家》中和平说的那个

这是和平失忆误以为自己还在六七十年代,她觉得这样吃是十分奢侈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一直到上个世纪,糖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比较贵重的,要凭票购买的,我记得那个时候不是还有个传言,说那个谁生活奢靡,说她床头摆个红糖罐子,床尾摆个白糖罐子,拿个馒头蘸完红糖蘸白糖,蘸完白糖蘸红糖。这是那个时候老百姓能想到最奢靡的生活了,中国人实现糖自由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1961年,美帝国主义对古巴进行经济制裁,为了支援古巴的经济建设,中国每年都从古巴进口40万吨原糖。从此古巴糖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记得,那个时候吃古巴糖是十分时髦的。但是以现如今的标准来看说古巴糖是粗制滥造,可一点儿都不夸张。

古巴糖长久以来本来就是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大多数古巴糖仅仅能称之为“糖的初级原料”。

但即便是这样,在当年古巴糖对大多数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品。古巴糖,伊拉克蜜枣,是那个年代的人民对甜的回忆。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近些年中国人均糖摄入量已经达到每年19.6公斤,比三十年前翻了五倍。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就是糖尿病发病率奇高,14亿人,1.4亿糖尿病患者,当然也包括我。

不过这也引发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欧美白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似乎比亚洲人要低很多,首先以美国为例,三亿多人口三千多万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达13%,比中国略高,但美国的人均糖摄入量高达每年152磅,也就是68.9公斤,这是抱着糖罐子嘬糖呢!你看美国的甜甜圈,甜的发齁!

就这才与中国差不多,凭什么啊?

而且即使到今天,糖摄入量最高的还是欧美国家,中国连前十都排不到,但许多白人的糖尿病发病率还是比中国要低,有人说,可能是中国人碳水吃的多,淀粉中也有糖啊!但中国每人每天碳水摄入量只有120克,其实是很低的,至少比欧美低。

那究其原因是什么呢?当然糖尿病的诱因有很多种,除了饮食结构外,压力大啊,生活不规律啊,甚至遗传基因啊都是原因。

其实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还不算特别高,发病率前十的许多国家是你听都没听过的小国,你想想也是,欧美人实现糖自由已经一二百年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才大量吃糖,身体和基因不适应很正常。

今天你去超市看看货架上的配料表,几乎所有副食品中都含有白砂糖。糖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物质,但同时也不宜过量食用,现如今,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规律和饮食健康。于是近现代,市面上出现了各种代糖,阿斯巴甜就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关于代糖是否致癌这个话题,由于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也就不多谈,那我为什么会想到谈这个话题呢?一方面是我在今年血糖突然升高,我们家也有糖尿病史。

另一方面,我其实是想从衣食住行,尤其是吃这一方面来谈谈古人的生活。糖只是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现在很多东西我都不能吃,所以我特别想做这个领域的内容。

我之后还会做其他食物的历史,大家有什么喜欢吃的,或者想听的都可以在评论区弹幕中进行谈论,比如火锅的历史啊,酱料的历史啊,烧烤的历史,炒菜的历史,面条的历史,或者我可以系统的谈一谈古代的饮食史。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0 阅读:0

我是个大司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