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从尿酸高进展到慢性痛风的路径,慢性痛风最难治,也有方法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3-07 14:11:35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32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今天科普应粉丝要求分享痛风是如何从一开始的尿酸高,一步步走向痛风、慢性痛风乃至痛风肾的,搞清楚疾病的发展路径,让每个痛风者都知道自己正处于痛风的哪个时期,体内邪浊都会蓄积在哪里,该如何针对性的治疗,这样疗效好不好,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数。

大多数中医都认为痛风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虚是以肝脾肾亏虚为主,实是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

根据个人经验,认为痛风是“内湿致痹”,而且从发现高尿酸血症转向慢性痛风要经过以下这些路径——

内湿和脾虚互作,湿浊蕴久不化,形成“脾虚湿浊内蕴”的高尿酸血症。

如果湿浊郁久化热,湿热合邪为患,阻滞气机,痹阻关节,就会出现湿浊瘀热痹阻肢节引起急性痛风发作。急性期痛风,主要表现为实邪为主,脾虚的痛风本质就被关节症状给掩盖了。

随着脾虚湿热的进一步进展加重,痛风可反复发作,瘀热郁蒸,痰瘀慧姐,反反复复,流注肢体关节,蓄积胶结难化,导致痛风结节痛风石关节肿大急性等症状,这就形成了脾虚湿热夹痰瘀互结的慢性痛风。

怎么治?

针对上面慢性期痛风“脾虚夹适合做痰瘀热互结”的核心病机,中医拟定出化浊散结出比方来有效调理,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土茯苓、萆薢、肿节风、金钱草、猫爪草、马鞭草。

此方具有健脾利湿化浊,清热祛瘀化痰活血的功效,临床证实可有效降尿酸、控制痛风发福发作,消除痛风石的功效。

方中苍术辛苦温入脾胃肝经,能健脾燥湿,消除内湿生化源头。

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功擅清热燥湿,清下焦湿热。

薏苡仁甘淡性凉,入脾为肺经,可健脾渗湿除痹散结。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肾经,可活血化瘀清热祛湿,导药下行。

上面四药就是四妙散的组方,可清热祛湿健脾益肝肾。

土茯苓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功擅除湿利浊、健脾和胃、通利关节。其和苍术共为君药,以健脾祛湿泄浊。肿节风辛苦平归心肝经,功擅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这两味药和黄柏一起作为臣药,辅助君药来清热利湿散结除痹消肿。

萆薢 苦平入胃肾经,可利湿祛浊、祛风除痹。金钱草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可清热祛湿利尿通淋,导湿热二邪从小便而出。猫爪草甘辛温,入肝肺经,可化痰软坚,散结消肿。马鞭草苦凉入肝脾经,可活血散瘀、利水祛湿。这四味药作为佐药,能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活血通络。

方以牛膝为佐使药。

全方诸药共奏健脾祛湿化痰散瘀通络消肿,标本兼施、扶正祛邪,临床证实对慢性期头发疗效显著。

辨证加减方法:

伴有血压高,加天麻、钩藤、槐米等平肝泻火以降压。

伴有高血脂,加泽泻、荷叶、山楂等化浊降脂。

伴有高血糖,加黄连、干姜、乌梅等辛开苦降、寒热同施、协同降糖。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24年第3期《 中医药通报杂志》林巳塬等文章《苏有新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探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