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的艺术技巧,对审美风格有何影响?

青梅论全球事 2023-10-12 11:08:00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观众老爷们点点“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觉,谢谢您的支持。

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

“马踏飞燕”为一尊汉代青铜雕塑,于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甘肃武威雷台县发现。全铜铸件,整体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约7.15公斤,目前收藏在甘肃博物院。

这尊马俑的主要造型是一匹正在奔跑的马,它身体强壮,仰天长啸,三条腿高高扬起,就像是在飞行一样,它的一条腿踩在一只飞鸟上,那只飞鸟回头看了一眼,非常漂亮。

“马踏飞燕”的形制栩栩如生,尺寸精确,历来受到许多考古学者和艺术家的关注和研究。

从艺术创作的视角出发,对奔马形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和比较,从中找到了这位汉人画家在这幅画中运用的技巧和体现出来的审美风格,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马踏飞燕”的写实主义手法

马匹是最早被人训练出来的一种牲畜,它既是农事活动的有力工具,又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力量。

西汉王朝的西疆因受到游牧部落的侵袭而动荡不安,特别是在汉武帝时代,匈奴利用自己的铁骑之利,对西疆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根除匈奴入侵,又有张骞远赴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从那里引入宝马、骏马,以确保大汉境内的安定。所以,从汉王朝的帝王到平民,没有一个不喜欢好马的。

在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还颁布了“马复令”,以免除劳役来激励民众饲养马匹。殿堂之内,悬挂着青铜“天马”,代表着皇室的尊严。

“马踏飞燕”是西汉末年驻扎在张掖地区的一位张姓将领及其夫人的一处坟墓。从墓主的身份来看,这些青铜马俑应该是和墓主平时所乘坐的马有关的,都是上等马。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自从张骞去了西域之后,两国的贸易就变得更加顺畅,于是他就把汉马从丝路上带了过来,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改造,让它们变得更加擅长奔跑。

改进后的马匹多为头短颈长、四足纤细、胸脯宽阔、屁股丰满。从“马踏飞燕”一曲中所描绘的马形象来看,其形象与以上所描绘的形象极为相似。

另外,根据有关媒体的报导,在“马踏飞燕”被发掘之后,中国有关的动物学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对其躯干、四肢和头颈进行了测定;

并与新疆和青海当地培育的优良品种进行了比较,最后确定了“马踏飞燕”所描绘的马的形象为一匹良马畜种。

进而也说明了汉代工匠在设计制作“马踏飞燕”的过程中,采用了比较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一匹体健善奔的宝马良驹。

“艺术美不仅是一种美学体验,而且也是一种物质的真实存在”,这是我国美学家李泽厚对此的诠释。

“马踏飞燕”是一件以现实主义为主的雕刻,作者以一种极高的技巧,将汉人对于好马的崇拜与欣赏,与某种美学体验相融合,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中国的先秦时期,以现实主义技法进行雕刻的情况并不普遍,尤其是以青铜器为主的雕刻,因其材料珍贵,就更加少见了。

综观先秦美术发展,特别是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生产达到鼎盛阶段,青铜器雕刻多为仿造器物或以部分装饰品出现,缺乏逼真感。

到了秦汉,随着雕刻的发展,雕刻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的现实主义题材的雕刻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拿秦始皇的陶器来说吧,陶器不但体积庞大,造型精美,就连青铜器上的雕刻也十分精细。

例如秦始皇陵的第二辆青铜马车,它的长度是三点一七米,高是一米六,它的车门和窗户都是可移动的,它的外形和现在用在窗户上的活页很像。马肚子和马颈上的套环,都是用扣子来固定的,和现在的腰带一模一样。

时至今日,青铜战车上的锁链依然灵活地旋转着,门、窗开闭自如,牵动辕衡,仍能载舆行驶。

在汉代,人们习惯于埋葬,所以在考古发掘中,雕像的数量要比秦代多得多,雕像的体积要小得多,也要笼统得多,保留了前代的写实艺术,只不过,汉人的工匠们不仅重视了雕像的形状,也重视了雕像的精神。

“马踏飞燕”在总体上注意到了奔马的体型,对它的躯干和四肢进行了精确的塑造,虽然没有像秦人那样细致,但也大致反映了它的一些特征。

二、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

“马踏飞燕”是一种古老的造型艺术,它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把一头雄壮的骏马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一头奔腾的骏马的一蹄之下,把一只燕子刻在上面,这就是它的特点。

虽然有关“飞燕”还存在争议,但是正是它的加入,使整个作品的艺术意象得到了升华。

燕子在半空中飞翔,与奔马并不相干,但“马踏飞燕”这句话,却是一只飞翔的燕子,一匹奔驰的骏马。骏马高大健壮,飞燕娇小轻盈,两个站在一起,形成了绝妙的对比。

更为精妙的是,奔马四蹄分张,如游走于空中,飞鸟如箭掠过奔马身边,瞬间被马的神速所惊扰,回首间马蹄已经轻触燕身。

明明是一对互不相容的对立面,此刻竟有了一种奇妙的均衡,那只燕子便成了整只战马的中心,而奔马的速度也因飞鸟的衬托变得出神入化,整体看似不着边际,却又在情理之中。

马像的造型比较容易,但是如果要表达出马速,就不能很好地通过马匹的运动来达到。但是,汉朝的匠人们,巧妙地运用了一种在天空中翱翔的鸟儿,彼此呼应,将鸟儿和马匹的比赛画面,定格在一片寂静之中。

从艺术和美学的观点来说,按照《二十四诗品》中有关“以诗论艺”中所说的“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马踏飞燕”中的奔马形象,四蹄翻飞,翩然若游,足下飞鸟惊愕,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了中国传统诗歌审美的刚健、飘逸、豪放的审美特征。

“天马”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北山经》中:“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到了汉代,随着皇帝对马术的高度关注,“天马”从一种飞行生物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骏马。《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因其受天下之宠,故"天马"也就成了一种泛指的"西域骏马"。

在两汉时期,由于黄帝和道家的影响,天马成为了一种吉祥的象征,逐渐从一匹普通的骏马,演变成了一匹长着翅膀的骏马。

山东省嘉祥县“南武梁祠”的石门上,雕刻着一副“翼马飞车”,“天马”已经从“真实”走向“仙境”。

“马踏飞燕”中的马,虽无翅膀,却与鸟儿一起翩翩起舞,彰显出一种神圣的气质,通过对比和映衬的创造技巧,使画面中的生活情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画面的艺术风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他以一种具有汉朝特色的浪漫方式,点出了汉朝的美学与人文倾向,使其达到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体现了汉朝的人文精神。

三、亦虚亦实的艺术品位

对于奔跑马姿,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来源于《秦汉绘画史》一书顾森,他提出“马踏飞燕”中所描绘的马姿,是以其与马形相似的事实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风格描述。

雷志华在《铜奔马姿势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利用英国摄影家麦布里奇所拍摄的一组马步图片,并将其与“马踏飞燕”一剧中的马形象相比较,从而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一些疑问,首先,在汉朝的画中,马的形象要么是赶车,要么是坐着的,按照汉朝的教化和礼仪,它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追求速度了。马不讲究跑得快,四蹄并用,而不是全速奔跑。

英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中,援引麦布里奇1872年所作的一系列图片,这些图片都是一系列关于一位赛马者全速奔驰的快照;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马匹在奔驰时,并非按照“马踏飞燕”中所描绘的那种姿态奔跑。

从“马踏飞燕”一词的角度来看,汉人仅凭目测很难准确地捕捉到一匹马的疾驰姿态,因此,这种姿态并不十分真实。

另外,通过与实际中马跑动图像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在“马踏飞燕”一段中,马尾部翘得太高,四肢离开马腹的间隔太短,这也是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这样说,“一个艺术家会认为他显然是在做一件冒险的事情。他们要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摒弃那些已经被接受的关于肉是粉色的,苹果是不是黄就是红的。

这些偏见并不是那么好消除的,不过,这些偏见中的佼佼者,所能创造出的画作也是最具有启发性的。”

画家经常在创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想像力,摒弃既定的规则,进行创造性的创造。汉人在充分利用骏马本身的形态特征的同时,又以稍显浮夸的手法,将飞马与飞禽相伴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创作能力。

英国美学家赫伯特·里德在其著作《艺术的真谛》中写道:“当一件东西的形状、外观和块面之间的协调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就是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就是丑。

“马踏飞燕”的造型,也是一种让人愉悦的造型,例如,马的头,马的脚,马的尾巴,都是一个几乎相等的三角形。前肢与前胸的底部相连接,后肢与髋关节的底部相连接,构成其他两个三角形。

在平面上,九个实心的圆点组成三个三角,在平面上组成一个“品”字的构架,不仅增强了平面的平衡感,而且使得平面的布置更加协调。

另外,马头,马腰,马尾构成一个敞开的大圆弧,与之相应的,马蹄的前伸,腹部和后伸的马蹄构成一个敞开的圆弧,呈敞开的圆弧向下;

马头和胸部与马的前肢构成一道前开的圆弧,马尾和臀部则与马的后肢构成一道后开的圆弧。

四道圆弧将马群的总体布局限制在一个似开非开的、似闭非闭的空间中,使得整个马群的形体在合理范围中具有更高的艺术性。

结语

“马踏飞燕”是一种浪漫和写实的融合,它以一种特殊的手法,展现了一匹骏马的速度和力量,同时也将观众带到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之中。

它展现出了汉人热情奔放、不羁的性格,展现出了汉朝的强盛与荣耀,让观众们有了一种纯粹的艺术享受,也让他们对中国的文明充满了信心。

0 阅读:29

青梅论全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