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了!银行消费贷,开始紧急“刹车”

人言财经 2025-04-01 08:46:07

金融市场风云突变,周末两则重磅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3%以下利率的消费贷或将被紧急叫停。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发布公告,宣布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国家队大佬们纷纷出手认购,认购金额高达5200亿,这一数字已然达到去年全年A股IPO募集总额的三分之一。

如此大动作,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01

银行资本充足率,这一衡量银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近年来正面临严峻挑战。

按照巴塞尔协议,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这是一道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防线。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当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正被不断削减。

一方面,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吐出了数千亿利润。

另一方面,银行的坏账、不良率持续攀升。

近期各大银行陆续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六大国有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全部走高,部分中小银行的数据更是惨不忍睹。

与此同时,存款增速前所未有的高,目前已高达135万亿,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负担。

以邮政银行为例,截至2024年,其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低至9.56%,距离警戒线近在咫尺。

在资本充足率偏低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自身风险考量,不太愿意向实体经济放贷,这也是周末3%以下消费贷被叫停的原因之一。

银行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枢纽,其资本困境若持续加剧,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从宏观层面看,实体经济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扩张受限,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但从微观角度看,这又是另外一码事:储户的资金安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银行的信誉受损,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02

面对银行资本困境,国家队果断出手。

财政部携中国烟草、中国移动、中国船舶等国家队级别的大佬,向四家国有大行注资5200亿。

其实,早在去年,高层就已释放相关政策信号,今年全国两会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如今利好终于落地。

给银行注资主要有两大目的。

其一,防范金融风险。银行资本实力增强后,应对坏账和亏损的能力也随之提升,能更好地抵御金融风险。

其二,推动银行资本支援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

此次国家队注资旨在提高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银行大规模信贷投放创造条件。

据机构分析,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效果远比直接发钱更为显著。

从过往经验来看,每次对国有大银行的注资,都会间接利好股市、房地产和实体经济。

而且,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甚至地方性银行大概率也将获得注资。

当银行获得充足资金后,首先可以更从容地处理不良资产,降低坏账率,优化资产质量。

其次,有了雄厚的资本作支撑,银行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能发挥更大作用。

比如,为一些资金链紧张但项目前景良好的房地产企业提供合理的信贷支持,避免因资金断裂导致项目烂尾,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在实体经济领域,银行可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03

周末消费贷利率3%以下被叫停,看似突然,实则事出有因。

银行的资金并非无本之木,其向央行批发资金是有成本的,以往常参考mlf利率,如今逐渐被7天逆回购利率替代,最新的7天逆回购利率为1.5%(3月31日更新)。

国际上认为银行的净息差一般需保持在1.6%至1.8%,才处于安全范围。

如此算来,银行给普通人贷款的利率起码要达到3.1%-3.3%才能保本。此前央行放宽房贷利率,多数城市商业贷款利率已低至3%左右甚至更低,银行已然承担了部分损失,加之过去两年存量房贷利率集体下调,银行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此时若再大规模推广低利率消费贷,无疑是让银行亏本放贷,银行自然难以接受。

不过,言叔认为:这一叫停大概率只是短暂的,待利率下调,银行资金充足后,消费贷业务有望恢复。

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来看,消费贷政策的调整是灵活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体现。

当前,消费市场虽然有复苏迹象,但整体仍较为疲软。低利率消费贷本是刺激消费的有力手段,但在银行资本承压的情况下,不得不暂时放缓脚步。

未来,随着银行资本状况改善,以及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消费贷有望再次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届时,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教育等,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财政部此次大手笔注资银行,意义重大。

不仅增强了银行资本实力,防范金融风险,还为银行配合高层行动,支持重点国家战略行业奠定了基础。

新一轮大规模信贷投放条件已初步具备,这对股市、房地产和实体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也预示着金融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与发展。

0 阅读:1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