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笔法即毛笔书写时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大愚认为随着毛笔字的产生,笔法便随之产生,故笔法可称为书法之始,万体之源,没有笔法则一切归零。大愚将主要的笔法归纳为六则:
一、笔笔中锋
笔笔中锋要求运笔时笔尖在笔画的中间走,不能偏于两边,即蔡邕所云“令笔尖在点画中行”,中道是天下之大本,中锋用笔同样也可以说是笔法的根本,没有娴熟的中锋控制能力,就谈不上笔法,也就谈不上书法。书法之妙便在于笔笔中锋,必得转腕顺毫的熟练功力,方能实现中锋用笔。
二、笔笔饱满
只有做到笔笔中锋才能完美地实现笔笔饱满,中锋用笔时写出的笔画两个边缘受力相等,而笔锋居中突出,这样就易达到圆浑饱满甚至立体的视觉效果。笔笔饱满要求下笔要有力道,迟速合宜,笔笔送到,而不可虚浮柔弱,草率流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线条的质量,体现线条的张力,彰显线条的美感。
三、笔笔见形
书法是由笔画线条构成的艺术,每一笔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从秦代草隶演化而来的章草,其结字灵动变化,纵横交错,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每个字仍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笔画构成。因此用笔要笔笔见形,笔笔生动,以体现出不同笔画线条的美感,体现出书者的气息、情感、修养乃至独有的风格、意趣和心造。
四、藏头护尾
中国文化崇尚含弘光大的沉静和引而不发的张力,书法上也同样如此,蔡邕云“画点势尽,力收之”,藏头护尾就是起笔要藏锋,逆向入笔,收笔时回锋,使尾部饱满厚实,不致圭角外露。所以运笔要“无起不逆,无往不收;欲上先下,欲右先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余韵不尽,来之无穷的艺术效果。
五、一波三折
书法之所以称之为书法,是因其蕴含着书者内心的精神追求,人的内心是鲜活灵动、变化不居的,书写时纸张会将之如实记录,这就要求用笔要有一波三折的状态感,线条要直中有曲,曲中有直,体现出书者气息情感的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赋予线条丰富的内涵和变化神韵,使之隽永有味。
六、主次分明
在行、草等书法的书写过程中还要讲究主次分明,字的构成笔画为主笔,笔画之间的线条连接为次笔,主笔与次笔之间要笔笔交代清楚,严格区分开,而不能模糊不明甚至喧宾夺主,字不成字。只有“入乎规矩之中,又出乎规矩之外”,才能“法备气至”,通达造化,达到主次分明又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注:本文为根据大愚观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