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著名书画家崔鏏二十二幅传世经典工笔绘画仕女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5-28 00:27:03

清代中期著名书画家崔鏏二十二幅传世经典工笔绘画仕女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笔者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清朝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明亡。同年5月清兵进京,10月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政府开始统治中国。

对于满清的统治者来说,一方面必须压制各种反抗,另一方面也必须尽快融会吸收汉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长久的统治。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两项相辅相成的文化政策:一是大兴文字狱,以钳制任何可能的文化反抗,二是主动地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整理。而陷入异族统治下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通经致用,朴学逐渐兴起。在朴学学风中成长的金石、考据学,让人们重新发现了秦汉、北朝书法的艺术价值,从而形成清代书法发展的新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清代是我国书法史上的转型和总结时期。

自清朝建立至清康熙年间,是清代绘画发展的前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都直承晚明的余绪而向前发展,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继承晚明董其昌的文人画传统,重视师古人胜于师造化;“四僧”则重视独特个性的抒发,适应了市民文化思潮,影响了清代中期的非正统派绘画。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清代中期著名画家崔鏏绘画作品

崔鏏(wèi),生卒年不详,字象九,一作象州,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曾官同知。亦能画梅。与黄鼎友善(1660-1730),并时常合作。画家。

工人物、仕女,擅写真,宗法宫廷画家焦秉贞,略得西洋晕染技法,画面颇有古风,布局饱满,用笔细致,有宋院体画之风,带有受郎世宁画风影响的痕迹。描染净丽,格调婉约。唐熙六十一年(1722)为鼎画坐酌松醪图卷,鼎自补景,现藏南京博物院。又同年与鼎合作瑞鹿图。《国(清)朝画徽录、觯斋书画录、读画辑略、榆园画志》。

传世作品《伯爵图》《绿天小隐图》《李清照像图》《仕女图图》其二,《仕女斗蛐图图》《荷亭消夏图》《仕女图》其一,《秋闺思妇图》《仕女画》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其七、其八、其九,《广育图》《贵妃出浴卷》《芙蓉图》《仕女图》《和合二仙》《教子图》《云台听箫图》等。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伯爵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伯爵图》也称《百雀图》立轴,绢本,设色纵 161.5厘米横96厘米,1740年作。广州美术馆藏。款识:伯爵图。庚申立春前三日,摹宋人笔,写于槐云堂。襄平崔鏏。印章:崔鏏印(白文方印)、象州(朱文方印)。

此图用笔工整而又流畅,设色清丽,略含苍郁。所画梅枝、竹叶、茶花、雀群互相交错,繁杂中颇显自然。梅枝老干曲折,新枝飞舞,冰姿怒放,知暖报春。群雀争枝振翅,上下踊跃,或就地啄食,或相依相亲。冬去春来,顿逞生机。竹用双钩,梅干加皴擦,苍劲有力,新枝于双钩中染以翠绿,更显青嫩。雀鸟工而不板,千姿百态,神态生动。

此图描绘了上百只雀鸟栖聚于梅竹丛的场景,笔法工整细致,竹叶、白梅、茶花以双勾法勾勒,设色典雅清丽;群雀形态各异,或飞鸣、或瞰视、或憩息、或觅食,形象生动活泼。画面布局有条不紊,疏密有致,雀鸟的灵动与植株的静雅相映成趣。此作以“百雀”谐音“伯爵”,寓意加官进爵,是古代花鸟画作品中常有的一种在抒情中寄托寓意的表现手法。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绿天小隐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绿天小隐图》也叫《小青像》立轴,设色,绢本,钤印:崔鏏、象州。题识:襄平崔鏏。为清代画家崔鏏作。此图画一素装仕女斜倚榻上,线条劲挺,开相秀美,眉发如生,布景写实而有秀韵,并不完全拘泥于焦氏法门。是他的真迹佳作。裱边有乾隆时人长篇题识,增加了此画的可读性。崔鏏,工画仕女,描染净丽,格调婉约。

画中女子为女诗人小青,她衣衫素淡,身穿淡蓝色花纹的白色罩衣,袖口和腰间露出淡绿色的襦裙边缘。小青脸庞明净,有着饱满的额头,淡淡的眉毛,双眼若有所思。她一手托腮,一手扶着榻边,榻上铺了精致带花纹的锦缎垫子。

她看起来有一丝慵懒,微微弯曲着身体躺在榻上,静态的身体却有着流水般的韵律。她喜欢山水田园,榻上的大理石贴面颇具云山诗意,榻后屏风上绘着宋画风格的山水画。榻前一瓶荷花,她处在花香之中,如荷花般纤尘不染,雅洁而娴静。荷花、芭蕉、山水画,揭示了她的诗人情怀和非同一般女子的审美趣味。小青之美不在胭脂水粉,而是在她浓浓的书卷气。

小青本姓冯,从小敏慧,工习诗词,妙解音律,娇美绝伦,十五岁时被卖给杭州某高官的儿子冯文将做妾。冯文将的正妻一见到小青时就直呼“标致!标致!”正妻是个妒妇,她让小青住在西湖的孤山别业中,不允许冯文将去见她。正妻娘家有钱有势,冯文将怕老婆,再也不敢见小青。有位杨夫人时不时过来看望小青,并劝说小青离开冯文将,但小青拒绝了。小青不愿离开并不是因为她喜欢冯文将,而是离开冯文将,她又能去向何处呢?

不久,杨夫人随着丈夫离开了杭州,从此小青更是整日黛眉不展,以诗书度日。她特别喜欢读汤显祖的《牡丹亭》,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触动了小青,她写下一首《无题》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然后她模仿杜丽娘,请人为自己画了一张像,每天认真梳洗打扮,对着画像焚香、敬酒,希望自己能像杜丽娘一样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爱人: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8岁那年,小青在孤独压抑中身体日渐虚弱,越来越差。她给杨夫人写了一封信,然后写了一首诗:百结回肠写泪痕,重来惟有旧朱门。夕阳一片桃花影,知是亭亭倩女魂。诗写好后,小青潸然泪下,一恸而绝。冯文将的正妻烧毁了小青的大部分手稿,只有极少的诗文包括小青写给杨夫人的信被保留下来。

文人们对小青无比同情,在他们看来,“千百年来,艳女、才女、怨女未有一人如小青者。”绿天小隐图,不过是想象中小青的一寸光阴而已。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李清照像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李清照像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61.5厘米,横96厘米。广州美术馆藏。

此图用笔工整而又流畅,设色清丽,略含苍郁。所画梅枝、竹叶、茶花、雀群互相交错,繁杂中颇显自然。梅枝老干曲折,新枝飞舞,冰姿怒放,知暖报春。群雀争枝振翅,上下踊跃,或就地啄食,或相依相亲。冬去春来,顿逞生机。竹用双钩,梅干加皴擦,苍劲有力,新枝于双钩中染以翠绿,更显青嫩。雀鸟工而不板,千姿百态,神态生动。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图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图图》仕女册·其二,

仕女册·其二局部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斗蛐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斗蛐图》绢本,镜片, 纵127厘米横43厘米。题识:康熙丁酉年上谷崔鏏写。钤印:崔鏏(白)、象州氏(朱)。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荷亭消夏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荷亭消夏图》此幅画曾经在苏富比春拍的,贝氏情色艺术专题拍卖中取得好成绩。

受到业内人士好评。

他在人物和仕女图方面有着不俗的成就,在传习焦秉贞的基础上,兼受宫廷西洋画风的影响,笔致秀雅、清润净丽。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图》仕女册·其一。

仕女册·其一局部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秋闺思妇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秋闺思妇图》纸本,设色画,纵56.7厘米,横56.8厘米,现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描绘一名年青妇女,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独自坐在一大块湖石上的情景。湖石横卧,造型奇特,中间低凹处,似马鞍形。一位女子默默无言独坐着,上穿短褂、下着长裙,头梳高髻,头发乌黑,与洁白的脸面形成鲜明强烈对比。右手托腮,支撑于湖石上,斜侧懒散地在湖石上半卧,左手放在膝盖上。面目清秀,双目凝视,表现凄恻,描写出深思远念的神情,形象传神逼真。画幅的右下角款署“崔鏏”。钤有二印。

此画背景不落一墨,人物画用笔极工细。人物神情刻画入微,衣纹线条流畅工细。虽为设色,但用色不多,色彩也不厚重浓烈,很是雅致,这与整个画面的情调较为默契。所以此画可称作崔氏工笔仕女画的代表作之一。

陈振濂:《秋闺思妇图》不但人物衣纹的勾勒凹凸晕染中,已经见出近代工笔画走向写实的大致倾向——在古代是只有线条区别的描法变化,而没有衣纹皱褶的暗部熏染的技巧意识。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其三。崔鏏宗法清焦秉贞的基础上兼受宫廷西洋画风的影响。虽然其在艺术史上名不见经传,但这几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仕女作品画的极好,笔致秀雅轻灵,傅色清润净丽,温柔又有情趣,双目暗送秋波,迷人不已。

仕女册·其三局部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四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四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五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五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六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六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七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七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八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八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九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九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十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画》仕女册之十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广育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广育图》立轴,设色,纸本,纵172厘米横88厘米,康熙癸丑(1673年)作。设色纸本

题识:广育图。康熙癸丑,上谷崔鏏画。苏庚春(b.1924)题签条:清崔鏏写广育图。精品。博陵苏庚春题签。钤印:苏·庚春。钤印:崔鏏·象州。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贵妃出浴卷》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贵妃出浴卷》手卷,绢本,纵28厘米横207厘米,丙申(1656年)作,题识:康熙丙申年夏四月,上谷崔鏏写。钤印:源瑜之印、一片冰心在玉壶。说明:阮瑜题引首,阮瑜、长坚题跋。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芙蓉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芙蓉图》立轴,绢本,纵101厘米横43厘米。题识:襄平崔鏏写。钤印:崔鏏。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仕女图》立轴,设色,绢本,横40.5厘米纵75厘米。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和合二仙》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和合二仙》立轴,设色纸本。纵97厘米横56厘米。款识:雍正建元花朝日象九崔鏏画。钤印:崔鏏象九。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教子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教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云台听箫图》赏析

清代著名画家崔鏏《云台听箫图》立轴,设色,纸本。听月感觉是乾隆时期的画作,服饰不写实,就是一般仕女画的装扮。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0 阅读:10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