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已放下高期待,孩子厌学抑郁为什么还没好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6-21 12:57:18

有的父母跟我说,我孩子平时也还好啊,挺懂事的,也知道学习,从小到大,我们没打过他没骂过他,有什么需求我们基本都会满足,怎么就抑郁了呢?怎么就不想上学了呢?

在家长看来,抑郁都是因为打骂贬损这种粗暴养育造成的。这个成因确实很普遍。

但家长们不知道的是,也许他们在无意间制造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家庭氛围,在其中生活久了,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人格,让孩子变脆。

这就是父母的高期待。

被高期待,高要求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孩子反复检查作业,对每一个字是不是写的好都非常纠结,想要立刻成为自己想像中的样子,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和逃避,成绩下降一点就开始焦虑,恐惧,甚至是出现躯体症状。

在高焦虑的孩子身上,我们会发现,家长的高期待和高要求几乎成为必然。

“鸡娃”成为社会现象,每个家长都在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来督促自己,在鸡娃的路上越来越卷,也越来越焦虑,时刻担心失控,好像毁灭性灾难随时都会降临。

在这样的家庭中,最常见的就是孩子卷不动了,开始厌学,躺平,和父母对抗,甚至是离家出走,有的还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严重的还会出现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问题。

这些来自于父母的高期望往往没有基于分析子女的实际能力,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在强大的思想包袱面前,孩子会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学习。

这些情绪和情感问题过程一般包括:

第一阶段:焦虑与恐惧

孩子了解到父母高期望之后会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怎么办,困扰心绪的担心与压力会渐渐地使孩子形成焦虑。

不断的焦虑会使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这种过度紧张往往会造成孩子终日处于惶惶不安之中,注意力不易集中,干扰学习所必需的一些能力的发挥,如记忆能力、组织技能等,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

在生理上,常因此出现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心悸、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

第二阶段:逃避或回避

如果第一阶段没有处理好,学业不良会使孩子觉得会让父母太失望,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从而会更加过度地焦虑,影响孩子的行为、智力及人格等,表现出退缩、过度顺从、逃避、回避等。

他们经常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分敏感,自我评价过低,做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忧郁消沉。

由于连续的失败,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自信心或自尊心开始不愿上学或逃学回避学业不良的课程,学习状态越来越糟,父母越来越失望,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第三阶段:对抗或抑郁

家长越来越多的失望会激起孩子的不满,家长言语、行为的不满会刺激孩子的不良反应,导致越来越紧张的亲子关系:

“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对抗,“就是在沉默中灭亡”——抑郁。

更多的孩子选择的可能是拒绝上学、视父母为路人、离家出走等。

父母的高期待如何压垮了孩子

体现在3个方面

所谓高期待,并不一定是给孩子树立很高的目标,高标准严要求——这种是显性的。

还有一种隐性的高期待,也许父母自己也没察觉,渗透在平时温和的话语行动中,被敏感的孩子捕捉到了。

比如学习。

父母高期待体现最普遍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学习。

一些家长,凭借自己通过勤奋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渴望孩子能够追随他们的脚步,甚至超越他们。

另一些家长,由于曾经忽视学习的重要性而遭受挫折,因此更加强烈地希望孩子能够避免自己的错误。

尽管这两类家长的出发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

一旦涉及到学习,他们就容易感到焦虑,对孩子的学习进展保持高度关注。

通常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无论是晚上、周末还是假期,孩子的空闲时间大多被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所占据。

家长们每晚都会陪伴孩子学习,讲解题目,纠正作业,否则他们会感到不安。

家长们的情绪也会随着孩子的成绩波动起伏:

如果孩子的排名上升,他们会暗自感到欣慰,同时悄悄地提高期望值;

如果排名下降,他们就会忧心忡忡,考虑是否需要为孩子报名更多的辅导班,以弥补不足。

当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投入过多的关注时,孩子也会内化家长的价值观。

孩子将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己的期望,将学习成绩视为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尺度,将学业成功作为维护自尊的重要支柱。

一旦遇到成绩挫折,便容易崩溃。

父母的高期待还体现为,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有一类孩子,从小被夸着长大,比较乖、懂事、学习也不错,很让父母省心。

有些孩子在不断的赞扬中长大,表现出色,让父母骄傲。

父母经常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经常当着外人夸孩子。

但孩子可能感受到潜在的条件性:只有我表现好时才配得到父母的爱。

这种心态让孩子害怕失去爱,不断努力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们追求完美,不敢放松,内心充满不安和自责。

长期下来,父母的期待变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可能会感到疲惫,选择放弃努力,变得无所谓,甚至被摆烂躺平,成为别人眼中的抑郁。

还有一种高期待,更为隐形,是家长在比较中表达出来的。比如家长无意中杀鸡给猴看。

这种情况在二胎家庭中比较多。

父母可能无意中偏爱表现好的孩子,而对调皮的孩子严厉对待。

乖巧的孩子可能会内化这种偏爱,感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害怕失去宠爱。

这些孩子能敏锐地感知父母的期待,即使父母没有明说。

哪怕父母只表达了3分期待,他们会自动增加到7分8分,努力满足父母的要求。

但过度的期待和有条件的爱让孩子害怕被嫌弃,最终可能导致他们选择放弃,不再迎合父母的期望,表现出抑郁、躺平或摆烂的态度。

为何父母放下了期待

孩子还是没有变好?

有的父母在妈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开始对孩子放下期待,但孩子的表现还是之前那样,迟迟没有变好。这是为什么呢?

1、父母假性放下了期待。

嘴上说我们对你没有任何期待,只要你开心快乐就行。

但是一看到孩子打游戏、不出门,不学习,眉头就皱起来了,整体唉声叹气,甚至觉得自己这被子没希望了等等。

这些表现看起来并没有表达对孩子的期待,但是行为和表情都在说,我不接受现在的你,你让我很失望。

这种情绪必然会被孩子觉察,那个严苛的期待和标准其实一直在,我达不到,父母就是不满意。

2、孩子人格已经形成,难以一时放下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六岁以前人格就已经形成。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对孩子高期待高要求,在生命的前几年已经被孩子内化于自己的人格当中,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了行为问题或者心理问题的时候,父母开始放下高期待,认为孩子也应该同时放下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但现在的放下,并不能改变孩子在6岁前形成的人格,所以孩子仍然放不过自己。

父母应该怎么办

首先,父母要放过自己。

我们能否放下对自己的高期待。

很多情况下,是父母对自己又很高的期待,但自己又做不到,才会把这部分放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替自己完成。

如果父母能够勇敢面对自己是个普通人,自己有擅长的领域,也又不擅长的领域,自己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对自己没有苛刻的要求。

或者是已经内化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社会期待,所形成的严苛的超我,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

换句话说,我们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才能接受孩子是普通人。

2、父母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享受生活,能够处在无可无不可的状态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

给孩子一个自我觉察、自我消化,自我思考的空间,相信孩子是向好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是有力量的。

边界清晰,自我负责,家长和孩子都承担自己该承担的,才能够真正帮助到孩子。

能够允许自己失败,能够享受生活,能够处在无可无不可的状态,不仅是和孩子划清界限的表达。

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在父母身上看到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父母可以对自己不那么苛刻,孩子也就从父母身上学会对自己不那么苛刻。

著名的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过: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父母自己的人格水平比做父母的各种技巧更重要。

想要真正帮助到孩子,归根结底是提高父母的人格水平,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1 阅读:311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