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多因肛门腺感染化脓所致,初期表现为肛门周围出现小硬结或肿块,伴有疼痛、红肿,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临床上,肛周脓肿患者常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就医。肛周脓肿如未及时治疗,感染会进一步扩散,炎症向肛门周围的组织间隙蔓延。随着时间推移,脓肿逐渐形成慢性病灶,脓液不断积聚,破坏周围组织,最终形成肛瘘。
肛瘘会在肛门周围出现外口,反复流出脓性分泌物,引起肛周皮肤瘙痒、湿疹等。中医在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治疗及护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等进行辨证治疗。对于热毒蕴结型的肛周脓肿患者,常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等清热解毒,白芷、防风等消肿排脓,以控制炎症发展。对于肛瘘患者,若属正虚邪恋型,可选用托里消毒散,通过益气养血、托毒外出,促进瘘管愈合。
二、中药外治1.中药坐浴:可选用医院自制的参榆洗液、玄明粉和冰片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止痒功效的中药坐浴。坐浴时,药物和水按比例配置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减轻疼痛、肿胀,清洁创面。对于肛周脓肿初期可控制炎症,对于肛瘘可促进创面愈合。
2. 中药外敷:在肛周脓肿未破溃时,可选用鱼石脂软膏和百多邦等外敷,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若脓肿破溃或肛瘘术后,可使用九华膏、象皮生肌膏、百多邦和生长因子等,以加速伤口愈合。
三、穴位按摩按摩长强、承山等穴位,对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恢复有一定帮助。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肛门后上方,按摩此穴可疏通局部气血,缓解疼痛。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按摩该穴能调理肛肠功能,减轻不适症状。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科 王殊】
【编辑:sa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