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全球超重与肥胖人数持续攀升,我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超重和肥胖影响的不止是身材,还会显著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超重与肥胖的危害,学会如何科学减重。

医学上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23.9为正常,24~27.9属于超重,28及以上则被界定为肥胖。此外,腰围也是评估肥胖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对健康的威胁更大。
肥胖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1. 心血管疾病
超重和肥胖人群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往往较高,这些多余的脂肪会在血管壁上逐渐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受阻。这不仅会引发高血压,还大大增加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
2. 糖尿病
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血糖难以被细胞有效摄取和利用,进而升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中,80%以上超重或肥胖。此外,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的血管和神经,引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截肢和肾衰竭。
3. 呼吸系统疾病
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胸部和腹部,会限制肺部的正常扩张,影响呼吸功能,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导致夜间缺氧。长期缺氧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4. 骨关节疾病
超重会给关节,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等承重关节带来额外的负担,导致关节软骨加速磨损,引发骨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5. 癌症
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这是因为肥胖通过影响激素水平、炎症反应和代谢过程,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何科学减重1. 控制饮食
首先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糖果、饮料、动物内脏等,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比例,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同时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升糖指数较低。其次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每餐七八分饱,避免暴饮暴食和夜宵。
2. 适当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消耗热量,还能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即使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也可以选择高强度间歇训练,如快速冲刺跑与慢跑交替进行,这种训练方式在短时间内就能消耗大量热量,并且在运动后还会持续提高代谢率。
除了有氧运动,每周还应进行2~3次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以增加肌肉量,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3. 行为调整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激素水平,而睡眠不足会影响食欲调节激素的分泌,让人更容易感到饥饿,同时还会导致代谢紊乱,降低身体消耗热量的能力。
其次,要避免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玩游戏或工作,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下,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工作、多做家务等,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热量消耗。此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减重过程中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而灰心丧气。
4. 医疗干预
对于上述方法干预无效,或伴有严重肥胖相关并发症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提醒的是,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严格监测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手术的常见方式有胃旁路手术等,通过改变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减少食物的摄入和吸收,达到减重的目的。手术治疗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桂东县中医医院副院长 郭慧敏】
【编辑: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