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子宫内的“不速之客”!子宫内膜息肉该如何治疗?

清汛康康 2025-04-23 17:26:09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局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过度生长,被覆上皮并突出于周围子宫内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是临床上导致不孕和复发性流产的因素之一。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后,该如何治疗呢?

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应用他莫昔芬、感染、宫腔操作史及遗传因素等,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不孕等。根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可初步诊断该病,确诊则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主要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期待治疗

6.3%~27%绝经前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直径<1厘米)可于1年内自然消退。因此,对于无症状、无恶变高危因素、息肉直径<1厘米的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观察随访。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不建议期待治疗。期待治疗推荐3~6个月超声复检1次,若病情稳定,则可每年随诊1次,若息肉增大或出现症状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很少单独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一般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术前,鉴别真性息肉与假性息肉,或术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及恶变,对于存在恶变高危因素的患者,需排除息肉恶变后再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孕激素类药物、复方口服避孕药等。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3. 手术治疗

手术是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宫腔镜下子宫腔膜息肉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刮宫术等。具体方式需综合息肉的大小、位置、治疗目的、手术风险、医院条件等因素决定。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是否绝经、有无症状、有无生育要求、有无恶变风险进行个体化管理。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原则为改善症状、保护内膜、促进生育、预防复发;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原则为去除病灶、改善症状、减少复发、预防恶变。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科 主治医师 阮建兴】

【编辑:XC 】

0 阅读:2